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临夏市南龙镇罗家湾村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对该村土壤环境中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与评价。南龙镇罗家湾村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级为无污染,需要继续保持土壤环境的清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分析与评价参照标准为《土壤环境环境质量评价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用模糊贴近度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模糊贴近度方法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并以贵州省遵义市环境质量评价为实例,探讨了模糊贴近度方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原理直观、客观,计算方法简单,能较完整地反映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定地区性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土壤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原有的矿山、化工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需要对周围环境质量不断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的污染。新建设的工矿企业,必须对环境污染方面,作出预测和评价。近些年来,有关土壤环境污染的纠纷时有发生,要对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管理需求和土壤监测技术特点,按照"建规则—控过程—设监管—有评价"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总思路,建立了具备全程序、全要素管理理念,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质量监督为辅,评价标准规范量化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监督体系,并通过多层级、多方式、多措施、多元化管理措施的运行模式予以实施,有效保证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的完成,促进了整体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新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对2014年山西省晋城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新旧标准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新标准评价对空气质量评价产生较大影响,达标率下降,空气质量变差。新标准更加科学客观,与公众感受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6.
对甘南州部分县市畜禽养殖场进行摸底调查,筛选3家畜禽养殖场开展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市城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都江堰城区周边农耕地为对象,按照国标方法对土壤样本中的Cr、Cu、Cd、Pb、Zn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部分样本中的Cd、Cu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对研究区内Cr、Cu、Cd、Pb、Zn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Cu、Cd为主要污染元素,污染指数处于轻、中度污染,Cr、Pb、Zn对土壤尚未构成污染关系,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峻,土壤环境监测是保护土壤环境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尤为重要,是客观评估土壤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土壤保护方案和指导土壤保护策略的重要参考。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包含一套科学的流程,文章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现场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流转和实验室分析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调查相关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概况。针对2016—2021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简称“土壤详查”)工作特点,明确了土壤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路线及方法,总结了其在强力协调、全面指导、过程协同、信息化应用、创新质控手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深入挖掘土壤详查质量管理成果、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研究、加强土壤质量控制样品和标准物质研制、研究建立土壤环境调查单位分级评价体系、持续探索日常土壤环境调查质量控制工作模式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土壤调查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壤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空白试验、检出限、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标准文本等方面,指出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对土壤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适用性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保证土壤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标准执行质量,应研究适宜土壤监测方法标准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及时修订《HJ 168—2010》或发布补充要求;对现有土壤监测方法标准进行技术评估,加强对于土壤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福建沿海地区不同区域的水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Hg、Cd、Pb污染富集现状,采集样品195件,采用单因子指数、地质累积指数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各区域水稻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污染。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Hg分4级,分别是安全等级、警戒线级、轻污染级和中度污染级;Pb全部为安全等级;Cd分2级,分别是安全级和警戒线级。Hg的地质累积指数分3级,分别是轻污染级、中度污染级和中强度污染级;Pb全部为轻污染级;Cd分2级,轻污染级和中度污染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安全级有5个地区,警戒线级有3个地区,轻污染等级2个地区。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调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为Cd、Pb平均值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Ⅱ级标准,Hg有40%地区超标。福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中等到高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发展历程及现状。根据现行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类型、数量和污染物控制项目,以及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土壤环境管理需求,提出了完善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建议:加快标准制修订,合理增加污染物项目的控制种类和检测方式;加强不同标准方法之间的可比性研究,使标准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性;加大土壤监测技术基础性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化学形态、在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及其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建立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和标准体系,并应对重金属在城市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城市土壤质量演变与郊区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江苏南通某乡镇土壤铅的污染以及水稻对土壤铅的吸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与稻米铅污染严重。通过盆栽实验建立了水稻对铅的吸收积累及评估模型,提出了符合该地区大米安全生产的土壤铅临界含量值,为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实例。同时结合国内外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提出无污染农产品对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变化,建议制/修订土壤铅环境质量标准值。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由现行的250~350mg/kg改为80mg/kg。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按信息分类编码的方式对环境标准分类管理的方法,根据惟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适用性和规范性原则,采用复合码的形式,将环境标准代码分为分类部分和标识部分,其中分类部分由环境标准分类号和环境要素代码组成,标识部分为该标准在此类环境标准中的登记顺序号。建议建立环境标准基本信息数据库和环境标准图片库,实现环境标准计算机检索与网上查询。结合实验室认可工作,提出了环境标准在环境监测部门的受控程序,明确了各职能科室、业务科室在该受控程序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客观评价能真实反映环境管理成效。复杂的大气污染形势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目前国内外环境质量标准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探析,探讨了MEG法在典型高原山地工业园区有机污染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针对MEG法为核心建立的评价体系得到了单点位主要污染因子,找出了不同点位污染程度,对国内当下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颁布执行是我国声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一件大事。它完善了我国环境噪声标准体系,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理顺了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相关噪声监测方法进行了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中有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从事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经验,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对《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有关标准限值、测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修订建议,以期为今后标准的再修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