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1年7月23日,湖南涟钢田湖铁矿大茶园竖井发生一起卷扬制动失控跑罐事故。罐笼跑出井口,撞坏井口钢板盖,撞弯井架斜撑角钢四根,撞脱两根,罐笼损坏报废(图1),停产抢修六天后才恢复生产。由于罐笼未在信号指示的50米中段停住上人,幸未造成人身事故。  相似文献   

2.
1985年5月22日20时40分,我公司铜录山矿副井发生一起井筒装备破坏事故。损坏摇台和摇台托梁各一个、木质罐道三根,钢质罐道二根、马头门门框立柱一根、矿车一辆,罐笼的两根立柱变形,停产96小时。一、事故经过当日中班20时左右,罐笼从井口降落至-185米中段,出空车一端的一名推车工关闭罐内铁轨上的阻车器后,立即去空车场汇集空车。这以后,另一端上重车的推车工,  相似文献   

3.
1988年8月9日,湖南涟邵矿务局牛马司矿水井头主井井底的东罐(滚筒上出绳侧)上提、井口的两罐(滚筒下出绳侧)下放之初,提升机处在加速阶段时,突然西侧罐笼的钢丝绳于滚筒出绳处破断,罐笼坠入井底(此时,深度指示器指示运行距离17m)。事故发生后,更换了两根主提升钢丝绳和西侧罐笼。为检查罐道是否存在问题,8月14日零时进行空罐试车,两罐于井筒中交会后,利用惯性自由滑行至距井底30m处即  相似文献   

4.
罐笼安全栏     
为确保罐笼运送人员的安全,临江铜矿曾使用过多种罐笼安全门。近年又改用制作方便、拆装容易、使用灵活的罐笼安全栏。如图1所示,在罐笼入口安设开关式安全栏,它系用φ7/2英寸钢管焊成,一端用活动绞链固定在罐笼上,另一端设弹簧闩。运送人员时,由各中段打点工负责打开或关闭安全栏。运送物料时,由打点工拉开弹簧闩,上提安全栏,拆下后放到井口适当位置。  相似文献   

5.
汝城钨矿某坑口采用单罐笼、单箕斗混合竖井提升系统。某日,七中段一辆2.5t电机车进罐笼时,由于罐笼突然上升,使该电机车坠井毁坏,并造成一人死亡,竖井井筒和井底遭到严重破坏,坑口被迫停产抢修。事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天,这辆2.5t电机车的司机带领3个农民合同工到七中段作业,先将电车开到七中段的东头井口,准备吊到五中段充电,信号工向卷扬机房发出信号,罐笼很快下到七中段并且停稳。司机将电车从井口东头开到罐笼边,并且边开车边向五中段发出将罐笼停稳的信号,但在五中段未发出停罐信号的回铃时,电机车的两个前轮已进罐。而在七中段未发出提罐信号的情况下,卷扬司机却又将锥笼突然上提,并很快加速,致使电机车的两个前轮从罐笼中滑出,  相似文献   

6.
某矿深井工程主井净直径8m,井深522m(由157m至-365m),井壁厚(素混凝土)350mm,井内布置5m~3箕斗一对,双层单车罐笼一对,采用柔性钢丝绳罐道,于1970年投产使用。从生产使用情况来看,钢绳罐道在提升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多次发生事故,如两罐笼在上下运行中相遇时,曾发生过罐耳相撞事故。1981年,曾建议改为单罐笼配平衡锤,但设计产量减少一半,而且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还有人建议全部改为刚性罐道,使用双罐笼,虽可保证设计生产能力,安全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但需投资411万元,施工需停产16个月。笔者  相似文献   

7.
1995年8月20日,某矿主井JKD4×6提升机发生一起过卷事故,造成提升系统停运16小时。 事故经过。8月20日11时25分,该主井提升机箕斗放矿后,往井下运行过程中,空箕斗下放至第一减速段,正常减速运行。当进入第二减速段,提升机不但速度未减,反而突然加速,司机来不及采取措施,致使提升机过卷,平衡锤挤坏罐道木。  相似文献   

8.
1.引言 TW103型提升机超速保护装置,当竖井中的罐笼速度过快或是发生过卷时,它就会使提升机跳闸制动。对于某个具体的提升机和矿井,本保护装置中都有一条预存的罐笼速度深度特性曲线,并且将所测得的每一英尺深度间隔上的速度,与该深度处预存的最大速度进行比较。有一条提升人员用的速度特性曲线和一条提升材料用的速度特性曲线供选用。该保护装置的电子设备,是一式两套。当这两套设备发生差异时,事故指示灯就亮了。保护装置的电源是240伏或110伏,50赫单相。但是,它也有一个浮动充电式备用电池,最少可供四小时之用。  相似文献   

9.
过卷事故是提升卷扬机的最普遍,最严重的事故。按常规,乘人罐笼均设有二个过卷保护开关,一个装在机房内的深度指示器上,一个装在井架上。但不少矿山因井架上过卷保护开关安装维护困难而废弃不用,也有少数矿山由于疏忽,二个开关都失去了作用,问题更为突出。目前,井架及深度指示器上的二个过卷开关,都采用冲击式行程开关,用以断开安全闸接触器回路,再通过电磁铁带动四通阀,泄放安全闸油缸的油,施行紧急安全制  相似文献   

10.
我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每一个分段都有卸矿溜井。因溜井口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曾发生过人员坠入溜井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1.
在有色金属矿山,当采用竖井提升系统作业时,经常发生井口矿车坠井事故,影响生产和工人的安全。为了杜绝矿车坠井事故,我矿自行设计安装了四台竖井一字型自动挡车器(如图1、图2所示)。经使用证明,这种挡车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等优点,它只靠罐笼的上下运行就可带动工作。这种挡车器适用于木制矩形的竖井井口、竖井中段和竖井井底安装使用。我矿自安装这种挡车器以后,避免了矿车坠井事故,受到了工人的好评。 结 构 竖井井口一字型挡车器主要由长臂(挡车杠)、短臂、轴、瓦座、底板、长短臂插销、滑车、橡胶…  相似文献   

12.
武钢程潮铁矿东采车间KJ2×5×2.3提升机担负着-80米、-150米、-220米、-290米和-360米五个中段的付井提升任务(井口标高 85.7米)。提升机双层罐笼型断绳保险器之抓捕器,于1982年6月中旬相继发生两次误动作,造成西边制动钢绳被捕断和一人坠井身亡的严重事故。为了分析抓捕器误动作的原因,武汉钢铁学院机械系矿机教研室应邀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和电测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罐笼坠落致26人死 10月8日9时15分许,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矿2直井运输矿工的罐笼因刹车失灵导致飞车,2个载有31名矿工的罐笼坠落。截至16时,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5人受伤。9日下午,冷水江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罐笼坠落事故调查正式展开,系统的现场勘察开始启动。湖南省安监局表示将邀请国内矿山设备专业权威专家参与事故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14.
谭剑 《安全与健康》2009,(12):29-29
罐笼坠落致26人死 10月8日9时15分许,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矿2直井运输矿工的罐笼因刹车失灵导致飞车,2个载有31名矿工的罐笼坠落.截至16时,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5人受伤.9日下午,冷水江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罐笼坠落事故调查正式展开,系统的现场勘察开始启动.湖南省安监局表示将邀请国内矿山设备专业权威专家参与事故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15日,我矿采矿部主井提升机发生故障,造成罐笼坠落井底,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 事故的发生过程是这样的:当班司机在进行正常提升时,听见绞车有异响,立即急刹车查看,发现φ2m绞车提升机的游动滚筒离合器外移,啮合齿轮向外侧退出近10mm,这时游动滚筒提升的罐笼离井口约20m。时近中午,机修班工人均已下班。区长找主管采矿机械的工程师到现场处理。在现场,按调绳程序,在合上四通阀开关的瞬间,游动滚动开始转动,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啮合齿轮完全退出。工程师与绞车司机眼睁睁地看着罐笼拉着整条钢丝绳坠落到井底。  相似文献   

16.
栗木锡矿水泵工石燕柱,在井下作业完毕,自作主张拿了两根Φ3水管(分别长3.65和4.05m,放入罐笼,并且人与管子同罐提升。由于管子长度超出罐笼高度,又没捆好,结果在罐笼运行过程中,管子颠动  相似文献   

17.
罐笼属矿山非标准设备,其设计和加工都是按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的,缺乏系统、全面、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给罐笼的使用留下许多事故隐患,不能满足竖井提升安全的需要。罐笼提升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还将直接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因此对罐笼的安全技术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88年5月2日,我矿新1号竖井发生一起断绳事故。该竖井为双罐笼提升井。5月2日4时,2号罐笼自1460中段(位于井底)提运矿车,刚刚提升2m左右,钢丝绳突然破断,罐笼坠入井底水仓。经检查,钢丝绳破断位置在桃形环上方第1个绳卡下沿。第2个绳卡下沿亦断丝5根,第3个绳卡下沿断丝1根,第6个绳卡上沿断丝4根,第7个绳卡上沿断丝9根。据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绳安全系数偏小。根据《冶金矿  相似文献   

19.
在Freddies Consolidated矿业有限公司的3号井和1号井井口及53水平,同时安设了4个空盒气压计。通过对这4个空盒气压计的观测,可以清楚地看出,罐笼运行对气压计读数有明显的影响。在罐笼运行过程中,当罐笼位于观测点上面时的气压计读数明显低于罐笼位于观测点下面或井筒中无罐笼时的读数。罐笼的作用有点象汽缸中的活塞或滑动调节装置。 1号井和3号井的气压计读数的波动是一致的,这些读数都明显地受3号入风井里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和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唐村煤矿共同研制的行程放大式罐笼自动安全帘 ,填补了我国矿山罐笼帘的一项空白 ,为人员提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目前已通过了技术鉴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矿山立井提升罐笼进出口两头必须装设罐门或罐帘 ,高度不得小于 1 .2 m。当前 ,我国矿山立井提升罐笼安全帘都是采取人工托挂的方式 ,操作工艺十分落后 ,而且容易发生误操作。在帘条变形或冬季井口结冰等情况下都很难托挂安全帘 ,既延长了提升时间 ,又造成安全隐患。原有的设施与现代化矿井显然已经很不配套。新研制的行程放大式罐笼自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