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与井上天气变化的有密切关系,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的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文章从山西省主要矿区重大典型事故案例资中分析了煤矿瓦斯的主要气象诱因,建立井下在自然通风情况下瓦斯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实时监测与预报模型,搭建山西省煤矿瓦斯气象预报预警平台。由此可提前预报煤矿瓦斯浓度变化趋势,提醒煤矿管理人员及时加大通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减轻事故发生,成为气象为能源安全发展服务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瓦斯浓度监测是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预警的重要的手段,其浓度变化预测对于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矿井瓦斯浓度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Keras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矿井瓦斯浓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矿井瓦斯浓度时间序列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时间序列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通过调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为矿井、采区和工作面通风提供瓦斯涌出方面的基础数据,其预测精度直接决定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在白龙山煤矿一井井田地勘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开拓方式、煤层赋存及煤质、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等条件,运用分源预测法对该矿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综合分析得出白龙山煤矿一井为高瓦斯矿井。研究结论为白龙山煤矿一井的矿井初步设计、瓦斯抽采设计和瓦斯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过程中存在的指标繁杂致使预测精度低的问题,首先运用R语言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煤矿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分析;然后引入量纲分析理论,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消除量纲对数据的影响;最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MRA)结合多种多元回归模型,最终选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并选取部分数据对所建立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能有效减少预测变量的个数,经主成分旋转后构建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其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99%;主成分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预测,且满足工程需要,可为井下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气象条件变化对呼市地区大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5至2002年呼和浩特市区空气污染物PM10、TSP、NO2、NO2、SO2浓度的实际监测数据与同期的地面要素场资料、大气边界层气象参数和地面天气图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气象条件变化对呼市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呼市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统计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丰城矿务局是我国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现生产能力为230万T/年左右。局属各矿均系高沼气矿井。1977年2月坪湖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造成了严重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事后在坪湖、建新两矿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经几年的连续运转,瓦斯抽放量及抽出浓度均较为稳定。但由于未建立瓦斯民用工程的储气与输送设备,所抽出的瓦斯除少量利用外,大部分是对空排放,严重浪费能源和污染空气。经煤炭科学院抚顺研究  相似文献   

7.
煤矿瓦斯浓度精准预测及提早预警对于预防瓦斯灾害发生至关重要。为充分利用井下多传感器监测信息提升矿井瓦斯浓度预测及预警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组合的多参量瓦斯浓度预测及预警模型。针对监测数据的时序性、动态性和非线性强等特性问题,采用邻近均值法、小波降噪和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PCA对数据降维以简化GRU模型拓扑结构,提高瓦斯浓度预测精度,通过构建基于SVM的矿井瓦斯浓度预警模型实现对矿井安全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选取安徽某煤矿171105工作面的实测数据对PCA-GRU-SVM模型预测结果与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PCA-LSTM、PCA-RF和PCA-BP模型,本文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减少了18.45%、56.36%和87.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减少了5.17%、9.04%和67.52%,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4.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瓦斯灾害的预测及超前预警提供参考,对矿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建军 《能源环境保护》2015,29(2):42-45,13
针对平庆煤矿1178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现状,结合煤层赋存状况,决定采用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通过经验公式理论计算,确定了高位钻孔倾角、数量、终孔层位以及钻场间距等参数,并在117801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试验,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高位钻孔合理布置层位在裂隙带的中下部(工作面顶板12m~32m),合理钻场间距60m;通过到位钻孔抽采,工作面上隅角最大瓦斯浓度0.7%,回风巷瓦斯浓度均低于0.6%。经过现场考察,能够很好的满足采空区瓦斯治理的需要,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家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举足轻重.但因为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在所有的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最多,成为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头号杀手”.本文在讲述了瓦斯在煤层中存在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瓦斯为什么会产生爆炸,怎样减少瓦斯爆炸的几率,对瓦斯进行综合治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煤矿瓦斯利用的必要性,概括了瓦斯利用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某一瓦斯利用的具体案例,讨论了瓦斯利用所产生的节能和减排的效果并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煤矿瓦斯的有效利用对企业、社会以至全球的气候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