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标准动态     
正电动汽车强制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1月24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工信部编制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电动客车  相似文献   

2.
标准动态     
《环境技术》2012,(2):3
电动汽车三项标准修订启动会在津召开2011年12月27-28日,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标委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组织,在天津召开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行业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以及电动汽车用钠盐电池测试规范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主持,标准起草工作组的部分成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成熟的汽车企业已经将高加速环境应力试验引入装车电工电子设备的研发、试产和批量供货的管理中,其需求已进入国内检测市场。本文以已发布的车企文件为基础,介绍并讨论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的各项要素和实验室要求。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和稽核(HASA)另行拟文讨论。  相似文献   

4.
铅酸蓄电池行业废水(铅酸废水)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通信电源、电力变配电系统、铁路、船舶通讯、照明等领域的电源制造行业。据统计,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全国保有量已达到1.4亿辆,95%采用铅酸蓄电池。1998—2011年我国仅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就从5.8万辆猛增至3096万辆,年均增幅超过40%,年需新增和更换起动型铅蓄电池超过5300万kVAh。其它汽车储能电池、通信后备电池等工业电池也增长迅速,产生的含铅废水含铅量约为150万t/a。铅酸废水水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各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积极研究开发新型、清洁型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已开发出的主要有铅酸、镍、银、锂、钠、空气、燃料及飞轮系列电地。电动汽车大大降低了汽车排放污染,但同时又造成了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兰娟  姚华民 《环境技术》2014,(2):26-28,57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内饰件感官测试——气味性测试的常规测试方法,对比归纳了国内车企对气味性测试方法的制定依据及参考要素,总结出了比较理想的气味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凯  张旺威  张仕彬 《环境技术》2023,(2):133-138+145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汽车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加上纯电动汽车的兴起;在我国,依托互联网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创立的新势力汽车品牌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纯电动乘用车的电子电气集成度更高,车辆的安全配置、辅助驾驶配置、多媒体娱乐配置、人机交互功能等越来越智能化。因此,车上众多电气化集成度高、功能复杂的零部件的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也无疑成了各品牌整车厂高度关注的一个维度。本文通过对国内新势力汽车电子电气部件机械负荷试验标准进行客观的差异化分析,旨在为设计开发人员对提高电子电气部件可靠性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碳达峰目标的确定加速了汽车电动化转型的步伐。随着电动汽车逐年增多,由制动磨损、轮胎与路面磨损、路面扬尘等产生的非尾气排放颗粒物污染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由燃烧产生,位置与形式相对单一;而非尾气排放颗粒物主要由摩擦副摩擦产生,位置分散,成分复杂。虽然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多年来的尾气排放治理已使得尾气颗粒物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但传统燃油车保有量仍占有绝对优势,在突出和加快非尾气颗粒物排放控制的同时,尾气颗粒物排放依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建议,在延续尾气排放治理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政策法规、工程技术、交通管理三个方面着眼,多角度协同控制,加强汽车颗粒物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9.
技术     
《环境教育》2011,(9):6-6
工信部定调新能源路线 混合动力车将重新上位 从狂热的纯电动技术,转向以节省和替代燃油为目标的各种节能技术l共同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正在回归理性。“在全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同时,过渡期一定要抓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标准动态     
正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发布电动汽车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组织起草、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首批强制性标准。这三项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覆盖了电动汽车和电动客车的部件、系统以及整车多层次安全要求,主要内容与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 GTR No.20)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 833辆和2 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截至2019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车累计数量为6 000辆。此外,有相关专家统计,今年年初两个月,国内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新增了110家。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年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争取实现接近万辆的规模。氢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市政府对液化石油气(LPG)出租车改造和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第一代LPG汽车尚达不到欧洲1号排放法规的问题,上海市经委专门立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汽车排放控制研究所联合上海太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开发ET—LPG汽车低排放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闭环电控LPG燃料供给与三元催化技术。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所开发的ET—LPG系统在一氧化碳(CO)、碳氢(HC)、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与第一代LPG汽车相比,有害排放大幅度下降。安装ET—LPG系统的三辆普通桑塔纳轿车,经严格测试,…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规定要求采样,并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10辆新轿车内空气中甲醛,结果表明,有8辆车超过了该指南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mg/m3,汽车内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趋势及系统防治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到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270万辆,保有量将达2000万辆;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4400-5000万辆,位于世界前列。机动车排汽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当前及21世纪面临的重大环境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惊艳表现。从2014年9月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正式启动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的财政支持,加上车牌(如北京的单独摇号或上海的免拍卖)和不限行等多个地方优惠措施,让迟迟未能启动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终于迎来了业内期待已久的井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48万辆,比2013年增  相似文献   

16.
《绿色视野》2016,(4):57
正随着谷歌、百度等一大批科技企业的实质性介入,无人驾驶汽车这本属科幻电影中的产物,已经开始了路试阶段。2016年2月14号,谷歌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撞了,这将无人驾驶汽车的话题重提了起来。软件是否真的比人类司机靠谱?  相似文献   

17.
两会花絮     
骑自行车开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国通在小组讨论会间隙展示了一辆环保无污染的锂电池自行车。赵国通委员呼吁一些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尽快调整“禁车”政策。赵委员带来的这辆电动自行车非常小巧,而且还可以折叠。赵委员说,这辆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锂电池,对城市的环境没有污染。“广州和珠海禁止电动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使用“绿色”燃气汽车减少城市交通污染"GreenGas"UsedtoReducethePollutionofCityTrafficinU.K.英国第一辆以纯净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公共汽车经过三年的研制,已开始在布里斯托运营。与传统的、柴油机驱动的汽...  相似文献   

19.
李楠 《环境技术》2020,38(3):216-223
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作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首先总结并分析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典型部件,指明由于这些器件通常工作于高压、大功率状态下,且部分器件具有能量存储能力,成为电气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其次,通过对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规范(United Nations Regulations)的解读,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电动汽车所存在的潜在的关键电气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触电保护,电池安全,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以及碰撞工况下的安全问题。该文不但有助于增强电动汽车用户对汽车安全问题的认识,同时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电动汽车安全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防腐日渐成为汽车制造及使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汽车防腐技术的发展对于车辆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加速腐蚀试验是指通过模拟材料所处的环境,通过加速腐蚀演示的方法来评价材料的耐蚀性,进而检测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文章通过对美系汽车、日系汽车、欧系汽车等的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和标准的分析,为车企在相关试验方法的选择上做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