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和学校过多地重视文化课成绩,致使作为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的音乐学科得不到重视。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我对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具体如下。一、音乐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一)音乐可以陶冶人的艺术情操  相似文献   

2.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是陶冶情感的课程。而情感是左右人思想、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当代的艺术教育中情感更是主宰着艺术课堂的整个过程。本文将以情感为中心,对情感在艺术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音乐教学最核心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以及审美等综合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方面的陶冶。从这一点看,小学音乐教育更应该侧重于情感教育,它需要的是源自内心的情感投入。但是,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由于音乐教师自身对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只停留在对歌曲的反复教唱这一目标上,因而无法真正激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具体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为有效地落实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审美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积极性,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美的仪表、教态,塑造新课改下美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5.
高中美术教育是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具有"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况,促进身心健康;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当下的美术教育功能明显被窄化,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鉴于此,笔者拟对当前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情绪与情感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情绪与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着人的认知活动。试图初步探讨情绪与情感的心理暗示功能,并力求阐明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对指导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情感的陶冶。将情感与认知剥离开来,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的,情感过程依赖于认知,认知是情感的导向和表达,认知过程需要情感的推动和激励,情感是认知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我们应该将情感陶冶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艺术水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很重要的审美和道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中学生迫于中高考的压力,对美术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文中,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感受的一种内心体验,能够对认识活动起调节、强化的作用。而且,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感染学习对象的功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较为系统的、综合和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习作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巧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且也大大地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一、巧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质的艺术课程,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其不仅能使人学到音乐知识,还能让人在思想品德、审美水平、情感意志、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明显提高。本文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2.
<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文化中源远流长、传播广泛而又长盛不衰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酒曲这种风俗小调因其广阔、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功能。从人的社会化的视角深入分析酒曲的精神内核,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认知层面),情感交流与互动(情感层面),伦理道德观念内化后的实践(行为层面)递进式地呈现社会化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酒曲文化的功能和当地民众对酒曲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内化的过程,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的综合反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他们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起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习作课真正成为陶冶学生心灵的乐园,进而激励他们去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憧憬未来呢?笔者尝试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亲身体验中来学习和培养写作能力,抒发他们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的综合反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他们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起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我们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习作课真正成为陶冶学生心灵的乐园,进而激励他们去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憧憬未来呢?笔者尝试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亲身体验中来学习和培养写作能力,抒发他们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指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美德最根本途径是美育。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不能单靠对他们灌输进行的,教师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因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生素质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除去语文、数学等主修科目之外,音乐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音乐是一门关乎于情感艺术的课程,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带给学生心灵上的愉悦,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人,同其他课程一道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重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以下要求: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一直是我们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很多方面,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孕育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思想文化内涵。研究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思想道德教化功能和爱国情感的激励功能,提出实现其功能的基本路径,即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方法;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持之以恒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建设以其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德育功能,在引领学生成长、提升智育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点面结合,遵循引领渗透原则,灵活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发挥其无形的教育力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