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的NOx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温度和稀土加入量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Ox脱除效率达90.6%.气相阻力为3.5kPa.  相似文献   

2.
在pH值5.9~6.1,吸收液浓度≥1 mol·L-1的条件下,分析了模拟烟气的NOx氧化度、O2和SO2浓度,以及添加液相S(Ⅳ)氧化抑制剂Na2S2O3对SO2、NOx吸收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可高效吸收脱除SO2和NO2,但对NO的吸收脱除效率几乎为0,因此,NO氧化是其吸收脱除NOx的前提.吸收液S(Ⅳ)浓度是影响NO2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气相O2浓度越高或SO2浓度越低,吸收液S(Ⅳ)浓度降低越快,继而使NO2吸收脱除效率降低越快.通过添加S(Ⅳ)氧化抑制剂S2O23-到吸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氧化,从而延缓NO2吸收脱除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NO与Fe2+反应生成络合物[Fe(NO)]2+易被O2氧化解络形成NO2-和NO3-离子,进而被尿素溶液还原生成N2.基于上述反应原理,本文提出脱除烟气中NOx的新方法,即以FeSO4为吸收液、O2为氧化剂、尿素为还原剂的络合-氧化-还原耦合法.考察了尿素初始浓度、吸收液pH值、NOx初始浓度、烟气流量等因素对NOx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初始浓度越高、吸收液pH值越低、NOx初始浓度越大、烟气流量越小时,NOx脱除率越高;当尿素初始浓度为1.19mol/L,吸收液pH值为3.2,NOx初始浓度为1493mg/m3以及烟气流量为800mL/min时,反应初期(0~6min)NOx脱除率可达92%以上,且反应1h后脱除率仍可保持在69%左右.  相似文献   

4.
1.前言一般来说,排气中氮氧化物(NO_x)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吸收液吸收NO_x,并生成亚硝酸离子(NO_2~-1或把硝酸离子(NO_3~-)定量的方法。把吸收液中的NO_2~_离子定量的Saltz-man 法~1)’2),Jacobs Hochheiser~3)及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法~4)等虽然是高灵敏度的,但是因吸收液和NO_x的反应速率(NO_2~-/NO_x之比)发生变化~1),5)~8),所以这些方法的分析值的可靠性都不高。此外,把吸收液中的NO_3~-定量的苯酚二磺酸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新方法,在鼓泡反应器内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实验.就催化剂的选择、吸收液的pH值、催化剂浓度等对SO2和NOx吸收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中和Fe3 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有较好的效果,采用本方法可以脱除90%以上的SO2以及50%左右的NOx.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个排气中NO_x的简易、快速定量法。氮氧化物以臭氧氧化,作为NO_3~-吸收在弱酸性溶液中。此吸收液中的NO_3~-浓度在215—230nm波长范围内选用一适当的波长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依此定量排气中的NO_x浓度。本法NO_3~-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生化法代替部分臭氧氧化的可能,对菲进行了臭氧不完全氧化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观察了氧化过程和中间产物的变化,并且测定了中间产物水溶液的总有机碳浓度(TOC)和中间产物对活性污泥氧吸收速率(OUR)的影响.结果表明,菲被臭氧氧化的同时,有中间产物生成;臭氧可以与中间产物反应,但是难以使之矿化;臭氧氧化改善了菲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结合生物降解,有望成为兼顾经济性与效率的处理废水中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臭氧氧化法处理生产抗生素(水样A)、阿莫西林(水样B)、及某未知药品(水样C)的三种制药废水CODCr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对这三种制药废水处理效果均有一定效果,能够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分别取定量水样于量筒中稀释,用未知浓度的臭氧气处理30min,每隔5min取样一次,分别测定水样的色度、浊度、COD和pH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氮氧化物(NOx)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而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控制因子。络合吸收-还原技术利用金属螯合物提高NOx的气液传质效率,结合化学还原或生物还原实现络合吸收产物的循环再生,是经济的、可持续的NOx治理技术。Fe(Ⅱ)EDTA作为最常用的高效络合吸收剂,络合吸收产物的还原是限制性步骤,电子供体对还原过程有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络合吸收-还原的原理,主要针对还原过程的不同电子供体进行论述,探讨其还原机理、还原效果以及温度、pH等因素对不同电子供体还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Fe(Ⅱ)EDTA络合吸收NOx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活性分子O3深度氧化结合湿法喷淋脱硝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活性分子O_3氧化结合湿法喷淋脱硝技术,研究了O_3/NOx摩尔比和气相反应温度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决定臭氧脱硝效率的关键参数.在反应温度为90℃,O_3/NO摩尔比大于1.1的条件下,其脱硝效率要明显高于150℃的工况.这是因为在150℃反应温度条件下,臭氧与NOx反应遵循O_3+NO=NO2,基本不随O_3/NO摩尔比变化而改变;而90℃时,O_3/NOx1.1,O_3+NO=NO2为主要反应,O_3/NOx1.1时,臭氧会与NO2进一步发生深度反应,具体反应如下:NO2+O_3=NO_3+O2,NO2+NO_3=N2O5.由于N2O5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远高于NO2,故低温氧化结合湿法喷淋技术可实现NOx高效脱除.此外,通过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也检测到了N2O5的吸收峰.最后,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湿法喷淋后液相吸收产物中各阴离子的浓度,发现O_3/NOx=1.1工况下的吸收产物主要以NO-2为主,而O_3/NOx=2.1时则以NO-3为主,再一次验证了较低温度、O_3/NOx摩尔比较高时的氧化产物为N2O5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齐震  孙也  樊星  朱天乐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3133-3137
分别采用Na Cl O2和Na2SO3溶液作为氧化液和吸收液,在自行设计的鼓泡塔反应系统进行了液相氧化-吸收脱除模拟烟气NOx的研究,考察了气相SO2浓度、Na Cl O2和Na2SO3投加量以及p H值等因素对NO氧化和NOx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O2会优先于NO与氧化剂反应,从而增大氧化剂消耗量.偏酸性条件有利于NO氧化,但酸性太强会导致Na Cl O2分解为Cl O2逸出.碱性吸收液对NO几乎不具吸收脱除效果,但共存NO2能促进NO的吸收脱除.SO2对NO2吸收脱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前,对化学工业、炼油工业、焦炭工业、染料工业及医院排出的有机物废水的处理,虽然采取的方法有借助于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法,活性炭等吸附法,使用氯、臭氧等氧化剂的氧化法,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存在着像费用高昂,操作繁琐,占用土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佳,以及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例如,欧洲主要使用的臭氧氧化处理法,因气液相互接触的效果不好需要耗费大量的臭氧,所以是缺乏经济效果。本方法是在含有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废水中加入界面活性剂,再从过渡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中至少选出一种加入废水中,然后让臭氧和该混合液接触,使有机化合物快速分解,由于添加了少量界面活性剂而发泡良好,且形成小气泡,因而提高了臭氧和排水的接触效率,并由于在液面上界面活性剂形成了稳定的泡,即使反应装置的水很浅,所以处理时臭氧几乎不会排出。此外,由于加入过渡金属(铁、钴、镍、钌、铑、锶、铂、锇、铱、钯)化合物和碱土金属(钙、钡、  相似文献   

13.
谭志 《环境》2015,(Z1)
臭氧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关键二次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VOCs和NOx等前体物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本论文利用东莞市中心区地面臭氧、VOCs和NOx以及气象条件的数据,通过EKMA特征曲线的VOCs/NOx比值法对臭氧生成的敏感区进行研究,分析了VOCs和NOx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发现苯乙烯、C9和C8芳香烃与臭氧生成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填料净化塔对烟气中NOx的液相催化氧化脱除新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收液中Fe2+、Mn2+、Zn2+、A l3+四种金属离子按0.5%、0.2%、1.5%、1.0%的质量分数(以金属离子硫酸盐质量分数计)配合使用时,在进口气体浓度为2 500 mg/m3,气体流量为01.m3/h,循环液流量为8 L/h的条件下,对烟气中NOx的催化氧化去除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5.
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根据国家要求必须减少NOx排放量。本文综述了湿法脱硝技术和干法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碱液吸收法、氧化吸收法、还原吸收法、络合吸收法、液相催化法、SCR和SNCR脱硝技术的脱硝率、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对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方法于硼酸碘化钾溶液中加入了硫代硫酸钠做为吸收液,避免了采样过程中的碘的挥发,用自己研制的臭氧过滤器采集零空气样品(不含臭氧的空气),根据平行采集的样品减零空气样品的示差原理间接测定臭氧含量,排除了氮氧化物等其它氧化性气体的干扰,抵消了由试剂不纯、温度变化、溶液不稳定等客观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建立了用化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需要去除难溶性的NO。活性氧簇(ROS)可以将NO氧化为水溶性NO_2,超重力机可以强化气液传质效果。结合二者的优势,文章提出了一种在超重力环境下利用ROS氧化去除NO的方法。研究了吸收液pH值、转速、温度、气液比、气体浓度、吸收液循环对NO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吸收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20℃,H_2O_2浓度为1 mol/L,H_2O_2溶液pH为13,超重力机转速为1 200 r/min时,NO的脱除效率最好。当NO体积浓度为500×10~(-6),气液比为100时,NO的脱除效率可达96%。NO最终变为NO_3~-存在于液相中,且该吸收液可以用于同步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8.
1、绪言近年来,饮用水用氯消毒处理,被怀疑有致癌性的氯仿等三卤甲烷(THM)生成,因此寻求抑制和消除卤化物的措施,成为世界上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消除卤化物的措施有:(1)用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以去除形成 THM 的物质;(2)改变消毒方法;(3)改变投氯位置。但采取(1)法并不能使形成THM 的主要物质腐植质(富里酸,腐植酸,胡敏素)达到很低的浓度,特别是腐植酸中分子量小的富里酸。除了联合使用活性炭或臭氧氧化和微生物处理外,再  相似文献   

19.
柴油发电机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它们的排放会威胁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势在必行。文章综述了针对柴油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包括NOx去除技术,如NO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NOx储存-还原技术(NSR)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PM去除技术,如柴油机微粒捕捉器(DPF)和柴油机氧化催化剂法(DOC)等;NOx/PM综合去除技术,如具体的技术方法有DPNR法(eiesel particulate and NOxreduction,DPNR)、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技术和同时催化去除技术等。期望为柴油发电机废气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再生胶炼胶车间一生产线产生的恶臭废气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化学吸收、臭氧氧化及两者组合工艺对炼胶恶臭废气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恶臭废气经臭氧氧化预处理后,再经碱液吸收净化,其浓度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在臭氧(浓度为19×10-6)氧化时间为1~2 s、碱溶液(10%浓度)吸收时间为2~3 s的试验条件下,净化率达99%;净化系统装机功率小于2 kW/1 000 m3,运行成本小于3.7元/1 000 m3,表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