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抚仙湖湖滨带的生态治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侯长定 《云南环境科学》2002,21(2):51-53,64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就普遍关注的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后认为,进行抚仙湖湖滨带生态治理可以消除湖滨带内部的污染,构筑起湖泊拦截净化面源的天然屏障,工程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
抚仙湖污染防治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抚仙湖流域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抚仙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目前在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在市场条件下如何更经济、有效地进行抚仙湖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包头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为包头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以此建立包头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理论及景观生态学技术方法,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角度,对包头市进行生态脆弱性分析。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布局提供科学支持,使之更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对维护包头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一对一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专家对抚仙湖目前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以便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调查结果显示: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权重指数以饮用水功能最高,其他水产品、休闲娱乐功能决不能有损于饮用水功能;抚仙湖目前还保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是人类开发高档休闲旅游的胜地,已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变化的隐患;抚仙湖自然湖滨带已消失,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很低,所以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很高,但很脆弱。  相似文献   

5.
抚仙湖面源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抚仙湖径流区污染物负荷量的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以面源为主,面源入湖水量占98%,TP占81.4%,TN占85.9%,因此控制面源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提出了防治抚仙湖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及工程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岩溶生态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溶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脆弱型的生态系统,不仅由自身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所决定,还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趋向简单化,造成水土不断流失,从而陷入"环境生态脆弱-贫困"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研究岩溶生态脆弱性为生态恢复及重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各生态因子对岩溶生态的作用来研究其脆弱性.  相似文献   

7.
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价与减灾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台风灾害是台风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性的存在是台风成灾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导致和影响台风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脆弱性的诊断思路。根据台风灾害特点,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建立了台风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福建台风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台风灾害脆弱性普遍较大,Ⅲ-Ⅴ级脆弱性分布县数占全省的67.2%;脆弱性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基于分析,应用Mapinf07.0技术,编制了福建省三个台风灾害脆弱区分布图,并提出针对性的区域防灾对策,为福建经济持续发展和制定台风灾害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背景资料收集、水生态现场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抚仙湖北岸万亩湿地建设对近岸水域水生态影响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更好地保护抚仙湖水生态安全,湿地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的优良基质(沙滩砾石滩),构建乔、灌、草共生,阶梯式净化且后期维护简便的偏自然型的深水湖泊湖滨带湿地。  相似文献   

9.
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探讨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出将生态脆弱度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和生态压力度指数作为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判定指标,构建了“敏感-弹性-压力”的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形成了综合指数方法、层次分析法和RS/GIS相结合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川西滇北农林牧交错带为例,根据区域特征选取17个评价指标进行案例研究,定量评价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分析了生态脆弱度的空间差异和不同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导成因.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煤炭基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绝大多数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煤炭基地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和类型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煤炭生产基地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陕北和神东基地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黑东、鲁西的生态环境较好.根据不同基地各生态要素对生态脆弱性总体得分的贡献率,判断不同基地的主要生态约束因素与约束程度,可以将我国煤炭基地分为水土因素交互作用型、地质不稳定和地面塌陷约束型以及生态功能约束型三种类型.最后针对不同的生态约束类型区,提出未来我国煤炭基地的生态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抚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抚仙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农田建设差和耕作制度影响外,主要原因就是过量旋用化肥,农药。应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提高污染防治技术和强化污染防治管理3个方面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抚仙湖流域是我国西南地区和珠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安全对于保障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云贵高原生态服务功能乃至国家水土资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针对抚仙湖流域空间格局有待优化、土地退化较为严重、入湖污染负荷超载、生态风险持续加大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保障抚仙湖Ⅰ类(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优质水资源为目标,以流域空间格局优化和管控为前提,以“修山扩林、调田节水、生境修复、控污治河、保湖管理”并重为总体思路,设计了涵盖水源涵养与矿山修复、田地整治与节水减排、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源治理与入湖河流清水修复、湖泊保育与综合管理调控五大类47项工程的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方案实施1年多,在扩增森林植被面积,提高农田质量和利用效率,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改善湖滨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初见成效;建议下一步加强流域空间管控,统筹推进各项工程实施,以期全面恢复抚仙湖流域生态功能,保障水体洁净和流域生态安全,促进抚仙湖流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整个抚仙湖流域出发,根据抚仙湖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湖泊环境保护目标、流域内重点控制区的污染特征、入湖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出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抚仙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抚仙湖生态结构脆弱,营养元素收支失衡,具有发生富营养化的潜在危险。应当加大面源治理力度,尽快实施湖滨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控制工程,搞好面山绿化,减少水土流失,认真依法治湖。  相似文献   

15.
抚仙湖窑泥沟湿地是云南高原湖泊第一块人工湿地,建于2001年,至今已整整运行10a了。为了保障工程的效能,对工程结构的完好性及其运转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入湖污染负荷能进行有效去除,但由于管理维护跟不上,湿地出现老化、淤塞、过水能力减弱及净化效率降低,需对湿地进行清淤输通,修复湿地的正常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贫营养湖典型代表-抚仙湖为例,以广义的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为指导,基于前人EFDC模型计算的抚仙湖水环境容量,通过构建抚仙湖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结合的复合模型进行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揭示目前抚仙湖水环境承载力状况,通过评价分析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优化抚仙湖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抚仙湖缓冲带污染负荷分析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高原湖泊抚仙湖及其缓冲带进行了概述,对缓冲带内污染负荷的产生量、排放量、入湖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了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面源成为缓冲带内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入湖量COD为578.89t/a、TN为120.61t/a、TP为13.04t/a、NH3-N为43.64t/a。在缓冲带村落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为辅的自然缓冲带生态建设,实施环湖低污染水净化工程建设,强调污染截蓄、水质净化等方面的环境效益的最大体现,并提出当地旅游在限制中有序开发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杞麓湖生态脆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杞麓湖自然生态脆弱因素、湖泊生态脆弱因素、河流生态脆弱因素、森林生态脆弱因素和农田生态脆弱因素,探讨了杞麓湖生态脆弱的成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抚仙湖水质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12年来主要污染物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湖面水质变化预测表明,持胡水质综合类别为Ⅰ类水,为贫营养型湖泊,但在一些旅游景点,水质污染发展很快,水质类别已达Ⅲ-Ⅳ类,有机污染呈上升趋势,水质具有恶性化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