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2.
<正>1941年,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安全理论",即300∶29∶1的比例法则。由于该比例类似于大海中漂浮的冰山,故常被称为"冰山安全理论"。简而言之,该理论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不安全行为或违章,必然引起29起轻伤或故障,然后必然发生1起重伤以上事故。冰山安全理论使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有了理论基础,从而便于人们用理论指导实践,消除隐患、防范事故。但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与经济行为的增多,冰山安全理论由于系统化不够,结构没有分解与量化,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亟需创新和完善。因此,笔者尝试对冰山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个的300∶29∶1法则,即“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相似文献   

4.
《广东安全生产》2020,(4):58-59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事故法则基础上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个的300∶29∶1法则,即"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虽然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过程,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法则说明了,在进  相似文献   

6.
著名国际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该理论揭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海洋钻井平台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救逃生困难,发生事故将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事故往往带来惨痛的后果,不仅给企业造成有形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财产的损失,更会损害企业形象,带来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损失。事故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事故发生后企业一切照旧,没有建立相应的事故数据库,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应对机制,以致后果更严重的事故再次发生。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300∶29∶1"的海因里希法则,其涵义是,当一个企业有300个安全隐患或作业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设备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生产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上有两大理论模型。一是海因里希法则,由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在1941年提出。这个法则指出,在机械事故中,每一件伤亡性事故背后,都有29起轻微伤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因此也被称之为"1∶29∶300法则"。另一个是墨菲定律。由美国工程师墨菲提出,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伤害。这两大理论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重视,并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南。海因里希法则告诫人们要重视隐患的排查治理,重视对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举一反三;而墨菲定律则告诫人们,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警钟长鸣,注意排除各种致祸因素,而  相似文献   

9.
正行为安全观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W.Heinrich)研究发现,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呈现1∶29∶300的"伤害金字塔"原理,并认为88%的伤害是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在1956年通过对伤害事故统计验证了海因里希伤害金字塔原理,但认为96%的伤害是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解剖事故一起电击工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理论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完会成事故。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行为安全     
<正>美国著名的安全管理学者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美国的约7.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其中98%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在这些可预防的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到88%,因此,他认为绝大部分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正>海因里希对约7.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统计分析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事故;美国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的统计结果得出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结果是94%的事故与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3.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9):46-46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几枚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关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冲压设备机械的伤害事故的产生也不例外。为此,从冲压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两起案例入手,具体分析形成事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付亮 《安全》2005,26(3):37-38,55
海因里希于1931年在其<工业事故预防-管理手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他的事故致因理论,其内容为"事故是由类似于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因果链所引起的".这个因果链为"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或遗传因素(第一块骨牌)形成了他本身的某方面的缺欠(第二块骨牌),这个缺欠导致工作时他有不安全行为的和物(如机械设备等)的某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发生(第三块骨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第四块骨牌)的发生,事故再最终导致人员发生伤害(第五块骨牌)."  相似文献   

16.
浅谈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因里希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他认为安全管理就是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避免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7.
<正>油田生产作业过程具有生产规模宏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技术构造复杂、现场风险性大的特点,各类事故如机械伤害、触电、中毒、高处坠落等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各类事故案例,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以人为因素为主。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时,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由此可见,在施工现场,为实现管理目标,避免事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隐患。但目前由于大多数承包商HSE管理水平低、工人作业活动风险高、从事作业的人员技能水平差,导致现场隐患重重,尤其是在高处作业、起重吊装、坍塌、临时用电、机械防护等方面存在大量不符合项,导致建筑行业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表明,人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许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论揭示,通过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或避免二者运动轨迹交叉,均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也指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人的违章包含在人为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中,故采取管理手段,减少人的违章行为,可直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东风汽车公司共发生工伤事故145起 ,伤145人 ,其中重伤23人 ,轻伤122人 ,事故频率为1 14‰ ,经济损失66万余元。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为106起 ,占事故总数的73 1%。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两个方面 :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果把安全比做一辆车的话 ,那么物的本质安全化程度则是一只车轮 ,人的规范化行为则是另一只车轮 ,任何一只车轮不转 ,车子就会原地转圈而无法前进。一只轮子无法前进80年代以前 ,东风汽车公司每年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年平均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