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是指在各种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过程中,由于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损害了心脏的泵功能、自律性或传导性所致的疾病.2009年3月16日,卫生部发布了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该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3,(3):14-14
2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等8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l8—2013《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代替GBZ18—2002);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68—2008);GBZ71—201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代替GBZ71—2002):GBZ79—2013《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代替GBZ79—2002):GBZ83—2013《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代替GBZ83—2002);GBZ245—2013《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GBZ246—2013《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急性肾损伤的初步判断 根据短期内接触大量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典型的急性肾脏损伤临床表现、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现场劳动卫生调查,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作出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由于病理结构变化刚刚开始,肾脏功能尚未发生明显变化(见肾脏内部解剖图),故可根据所摄入化学物质的毒性、临床表现及尿液变化特点,对临床类型作出大致判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两起化工企业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入手,在化工企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能力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的过程,对调查结果中有关事故原因、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演练、事故现场救援、员工教育培训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硫化氢职业中毒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我国硫化氢职业中毒的发病原因,为有效预防其中毒所采取的措施提供依据.对从中国知网以及相关书籍上所检索的1989至2003年的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我国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属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较为高发的事故之一;急性硫化氢职业中毒的死亡人数一直占职业中毒死亡人数的较高比例.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与国家监管力度、企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是防治硫化氢职业中毒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14,(12):I0009-I0010
<正>国卫通[2014]14号现发布《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等22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代替GBZ 7-2002)GBZ 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11-2002)GBZ 12-2014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代替GBZ 12-2002)GBZ 16-2014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16-2002)GBZ 25-2014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代替GBZ 25-2002)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代替GBZ 49-2007)GBZ 58-2014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58-2002)GBZ 60-2014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代替GBZ 60-2002)GBZ 85-2014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代替GBZ85-2002)GBZ 94-2014职业性肿瘤的诊断(代替GBZ 94-2002)GBZ 258-2014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职业中毒是我国的主要职业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卫生部2000-2009年公布的职业病统计数据,分析总结我国职业中毒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职业中毒是仅次于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职业中毒占职业病总数的12.8%-18%,在职业中毒病例中,急性职业中毒占22.4%-39.6%,慢性职业中毒占60.4%-77.6%。职业中毒总人数变化从2000年到2005年较平稳,从2006年起,呈波浪形上升趋势,但其增幅远小于职业病总数和尘肺病新发病例人数的增幅。其中,急性职业中毒总人数略有下降趋势,慢性职业中毒总人数呈波浪形上升趋势。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小企业职业中毒发生率高。建议各级职能部门重点加强相关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的监管;履行指导的职责,加强有效果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强职业监控监护。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告统计,1999年统计年度全国共报告种类职业病患者10238例,其中尘肺病占72.9%,慢性职业中毒占11.73%,急性职业中毒占7.41%,急性中毒病死率13.7%,农村农药中毒18570例,病死率为7.1%,当前我国职业危害问题的日益突出,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识之士认为——  相似文献   

9.
郝凤桐 《劳动保护》2011,(12):84-85
国家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共规定有56种职业中毒属于法定的职业病范畴。要预防与治疗职业中毒,安监人员、安技人员首先要了解属于基本常识的职业性中毒诊断与治疗“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11.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具有群体发病、致死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应急预案能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将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研究与应用,认为国内关于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预案界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等方面.对于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而言,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研究,由于各部门和各专业根据自己工作特点建立基本局限于各自领域的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在针对性方面存在不足, 指挥和协调上缺乏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因此不能为应急响应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通过了解和分析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设想,有利于提出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促进应急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因密闭空间作业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引起的群死群伤屡有发生,因为中毒多发生在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且主要表现为窒息性气体中毒,所以贯彻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中毒的预防与救援,是防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群死群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3,(8):70-71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和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发病趋势,为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近9年(1998~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职业病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例数居高不下,1998~1999年,职业病发病总数较为平稳,2000~2002年职业病发病总数明显上升,2006年职业病发病例数又有反弹趋势;(2)在各类职业病中,职业中毒始终占有很大比例13%~20%;(3)在职业中毒中,慢性职业中毒发病例数约是急性职业中毒例数的两倍。结论:(1)职业中毒发病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对职业病的监管力度紧密相关;(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是防治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26日某市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疑似急性职业中毒死亡事故,死亡1人,27日我们赴事发现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人体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职业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该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了依据。主要症状表现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工业毒物包括以下几类:金属和类金属,如铅、铊、有机汞、砷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或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甲醇、正己烷、甲基正丁基酮、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乙醇、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等;高分子聚合物、氯丙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乙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中毒不上报,事态扩大为时晚 2007年3月30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镇盘江锑白厂电解锌生产现场有3名工人出现乏力、全身酸痛、小便桐油色症状,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医院初步诊断为砷化氢中毒。中毒人员经20天治疗,情况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19.
施倚 《劳动保护》2012,(11):117-117
编辑同志:工业上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会引起中毒。请问:职业中毒是如何分类的?南通庄欣全庄欣全先生:毒物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3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的摄入量或一次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1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刊登《关于发布〈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的诊断〉等6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6〕14号),以及这6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的解读。《通告》指出,《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的诊断》等6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GBZ13—2002、GBZ39—2002、GBZ44—2002、GBZ47—2002、GBZ56—2002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