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近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这个将于2012年2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新规。对于备受关注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条例明确要求,带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次数带班下井,并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同时升井。辽宁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要求领导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升井,目的是让矿领导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重视煤矿安全,否则自己的生命也危若累卵,难以安然。  相似文献   

2.
刘师傅父亲生病住院.他每天晚上要去病房陪护。由于睡眠不足,上班时难以集中精神,造成了工作差错,在班后会上遭到班长的狠狠批评。对此,班组职工在私下里指责班长缺少人情味,说他是冷血动物,不把班员当人看,只知道让人干活做事,不知道关心他人的实际困难。一段时间内,班组职工对班长总是敬而远之,与他沟通交流很少,大家只是默默埋头做事,班组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3.
读者之声     
《劳动保护》2012,(1):9+71
为矿工的人身安全护航近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这个将于2012年2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制定了一系列防止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新规。对于备受关注的"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条例明确要求,带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次数带班下井,并与当班职工同时下井,同时升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延长煤矿安全时段,近日省安委会制定出台《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每月带班下井检查安全规定》。规定提出八条明确要求。一是各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出资人、控股单位负责人等每月必须带班下井检查安全次。二是带班下井检查安全要深入到采1掘工作面,重点检查安全投入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装  相似文献   

5.
一、 事故经过1999年8月26日,某铁矿井下分矿职工刘某、黄某在-240m打补充平巷,刘某操作风机,黄某领钎,打完第一遍炮孔便放了炮,等炮烟排净后他们开始打第二遍炮孔。当打到第三个炮眼时,点完眼后,黄某退到刘某身后约3m处洗手,这时从迎头左侧顶部突然冒落下一块1.5m3的矿石,砸在刘某的头部,闻讯赶来的职工将刘某救出,经抢救无效死亡。二、 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放炮后进行二次凿岩石时,没有对顶板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撬,致使顶板冒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不严不细、安全责…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督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3号以及自治区经济委员会、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桂经能源[2006]193号)文件精神,合山矿务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规范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制定出台了《合山矿务局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7.
齐玉清 《劳动保护》2014,(12):70-70
<正>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在非煤矿山企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所有管理制度的核心,该制度执行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矿山企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实,影响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在矿山企业的进一步全面实施,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和安全生产积极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34号)颁布实施将近4年了,实际落实情况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0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3名矿工遇难。这是云南省15年来最大的生产事故,也是2011年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的第一起特别重大事故.面对“煤矿领导必须带班下井”的规定,私庄煤矿上演了一幕伪装井下逃生的闹剧。实际上,类似的拙劣演出时常上演。比如,2011牟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矿长、副矿长等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办公室.矿领导带班下井不意味着矿难就不会发生,但是,多数矿难均系人祸的事实。强有力地提醒我们按制度规范执行的重要性。为了安全,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我矿1965~1991年间,井下爆破事故造成的工伤人数共63人,其中炮烟中毒造成的工伤人数48人,占爆破事故总工伤人数的76.2%。炮烟中毒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通风网络混乱或未按规定时间放炮,致使炮烟进入其他工作面;未开风机或风机损坏无法运转;抢救炮烟中毒者时抢救者自我防范措施不当。因炮烟中毒致伤的48人中,由于炮烟进入其他工作面造成伤害的37人,占炮烟中毒总人数的77.1%;未开风机造成伤害的8人,占16.7%;在抢救人员时自我防范不当造成的3人,占6.2%。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我矿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规定放炮时间集中放炮。我们从80年代开始规定放炮时间(每班的班中、班末各一次,每次一小时),要求爆破作业人员严格按规定时间放炮,其他作业人员必须  相似文献   

10.
媒体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10,(10):22-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朝阳煤矿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突击提拔是为了应付国务院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的23号文件。(《新京报》9月20日报道)"替身下井"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又一典型事例。任何一种制度如果没有了监督,难免会成为一纸空文,如何通过监督,将制度落到实处,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12日,河南省禹州市鸿畅乡楼子赵村村办煤矿在上零点班时,因七东上副巷一号上山未与六东贯通,下班时,主管安全的矿长便令掘进组将其关闭了。 13日8点班,掘进组代理班长李朝国在安检员对关闭的巷道内的气体未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在刚开始通风时,即违章指挥全组5人下井。不久,药炮已经装好,马上就要放炮了。此时安检员赵红钦检查到此,见状立即制止。经测定,沼气已达到了1.2,于是果断命令撤人。李朝国以撤人影响掘进为由拒绝执行,并要强行放炮。在这紧要关头,赵红钦毫不犹豫地拽断所有炮线,强令全部人员撤出。他自己一直守候到沼气全部排出…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12,(1):19-20
"矿领导带班下井"的规定本身并非让领导和矿工一起"殉难",而是为了约束矿主,倒逼其改进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系数。但是,从目前针对"带班下井"的种种逃避手法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仍是我们良好的愿望。这里的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2日至2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华山一行6人到广西开展安全生产调研工作。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情况、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4.
念好安全培训这本“经”《几起中毒窒息死亡事故分析》一文,值得大家深刻反思。企业宣传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是否到位,就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及救助是否科学上。这类悲剧在矿山也曾有发生,1名工人因炮烟中毒晕倒后,当班班长嘴上捂着湿毛巾带着其他人员盲目救援,以致群死群伤。这看起来是直接责任者的无知,而实际上是我们管理者在安全教育上的无力,在安全基本常识方面存在“灯下黑”的现象。所谓炮烟,就是矿山在采掘爆破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因其无色无味容易被井下职工忽视,出现险情后虽然急中生智、无畏无惧却结局可悲。一氧化碳、硫化氢、…  相似文献   

15.
国发[2005]18号发布日期二OO五年十一月六日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可以深入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制止违章违纪现象,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有关要求,现就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提出以下意见:一、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要坚持下井带班(一)各类煤矿企业必须安排负…  相似文献   

16.
这又是一起令人愤怒的煤炭事故,不知要死多少人,那些煤矿才能得到一丝金钱追逐下的歇息。现在相关部门也无须解释,什么设备简陋、监管不力之类的话语,公众实在听腻了。在某些煤老板眼里,纯粹是哄小孩的玩意儿。不是吗?在2010年11月15日施行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中,安监总局把领导下井作为一项硬性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5年8月10日,安徽淮北矿业朱仙庄煤矿举办了副总以上领导值班带班承诺宣誓仪式,共同对模范落实下井带班、值班制度作出七项公开承诺,这是朱仙庄煤矿强化领导干部带班管理的一个缩影。朱仙庄煤矿以严格领导人员带班为切入点,进一步细化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班次、内容、质量、考核"四位一体控制措施,充分利用人员定位、可视化、信息平台三大系统,实行领导带班全过程监督,闭合控制,有效提高了带班质量,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朱仙庄煤矿明确干部带班班次。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依照总值班表顺序,值班前两天带两个夜班,值班后第一天带早班,值班后第二天带中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矿领导带班下井。此前,7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尤其是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而更早的是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联合下发《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05,(12):I0015-I0018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现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彭老总的榜样力量2010年第10期热点追踪栏目《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落实要赋权矿工》一文认为,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真正执行,除了要求领导,更要赋权矿工。我赞同这一观点,但认为领导更应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作为企业的一名领导,每天深入作业现场巡回检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这本是其正常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无需我们再制订规定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