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道路拆除的建筑垃圾中包含大量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砖瓦物料,采用"分拣-破碎-筛分-制砖-烘干"模式进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制作空心砖、泡沫混凝土材料,道路拆除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以取代砂子,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通过对道路拆除中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建筑垃圾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具有客观的经济效益,研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实施模式,从处理技术和利用模式上进行革新,提高建筑垃圾的使用范围,促进环境了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建筑垃圾渣土资源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利军 《环境工程》2017,35(5):122-124
建筑垃圾渣土作为"建筑副产品",已造成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通过对西安市建筑垃圾渣土的现场调查及工程再利用,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省市建筑垃圾渣土的成功管理经验和资源再利用的成功范例,提出了西安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对策建议,对"十三五"期间减少已有建筑垃圾的存量并遏制增量和建设西安森林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量为100kg/d,通过筛选驯化能对厨余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菌种,将厨余垃圾进行油水分离后,调整厨余垃圾的含水率至55%,接种底物1%的菌制剂,通过PLC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温度,对厨余垃圾进行转化处理。进行发酵处理后的产物基本满足国家有机肥标准,可做有机肥料进行再利用,并且降低致病菌繁殖危害。这种小型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能针对性地对呈"散点状"分布的学校及交通干线沿线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微言微语     
《环境》2016,(8)
正@芭莎女王2016:建筑垃圾再利用进行填埋,无可厚非!问题是当中掺入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生活垃圾要减量,管理部门要完成指标,所以是逼良为娼!第二生活垃圾的处理费远远高于建筑垃圾,利益环节太多,挺而走险!@欢呼声不过一刹:这种被报道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些行为到处可见。@沙金1234:这么多垃圾不是一天半日,为什么才发现处理,事先有  相似文献   

5.
餐厨垃圾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兼具污染成分复杂、气味难闻、富含氮磷钾元素、肥效优异等特征。因此需采取合理的处理技术,实现沼液的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的处理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是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厌氧发酵沼液的达标排放。第二种是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厌氧发酵沼液进行再利用。厌氧发酵沼液的合理处置对餐厨垃圾行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环境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更符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建筑垃圾的处理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其主要处理方式仍是传统填埋。垃圾填埋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释放温室气体甲烷等。建筑垃圾产生于建筑工业,在建筑工业整个环节中贯彻清洁生产理念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根本措施。调研世界建筑垃圾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可知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源头减量、施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贯彻"避免产生、尽量减少、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弃置"的原则,具体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和废物就地利用等方式实现,最终降低外运至消纳场的建筑垃圾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筑垃圾用于道路材料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港务区绿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园区每年产生的绿化垃圾总量日益庞大,如何处理绿化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对国际港务区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并对"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环境受益"的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运营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垃圾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影响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影响因素对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极为重要,但生活垃圾的影响因素较为繁杂。通过影响因素的确定,构建AHP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生活垃圾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加权,探讨影响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影响因素权重值,其中人口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生活方式和GDP。通过分析为生活垃圾管理提供相应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源头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产生家庭生活垃圾的源头谈起,试着把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到对家庭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每个居民应该承担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费的责任意识,这样最终不仅减少垃圾的处置量和处置成本,方便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同时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10.
德国垃圾管理思路演变概述 通过立法对生活垃圾进行管理是德国垃圾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从1972年的《废弃物处理法》到1994年的《促进废弃物闭合循环管理及确保环境相容的处置废物法》(简称《循环经济法》),都是德国政府为适应不同时期生活垃圾的性质和时代要求而制定的垃圾法,其中《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实施引导德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走向新的转折点--循环经济的开始.德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循环经济法》是目前最完整地体现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废弃物管理法,它强调了对垃圾的处理是为了实现整个资源、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不再是对废弃物的简单处置.废弃物应是一种资源,应该加以回收利用,实现物质“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闭合循环,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科学设置装甲车辆驾驶考核限制路尺寸。方法采用Visio绘图工具,对装甲车辆车体、运动状态、道路进行模拟仿真,根据装甲车辆行驶性能参数,测算不同限制路尺寸的理论值。结果通过仿真测算,某新型装甲车辆通过的五杆弯道限制路理论最小总长为42 m,理论最小入口宽为4 m,实际尺寸初始值设置为总长50 m,入口宽为4.5 m。结论采用Visio绘图仿真的方法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装甲车辆限制路尺寸设置,为新型装甲车辆限制路尺寸设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肼与苯肼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际新推出的鱼类长效应测定技术对水中肼与苯肼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胼对鱼类具有很大毒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最低影响浓度(LOEC)为0.049mg/L,无影响浓度(NOEC)为0.0245mg/L,对仔鱼存活的最低影响浓度为0.0035mg/L,无影响浓度为0.00175mg/L。苯肼的毒性比肼大,对斑马鱼鱼卵孵化的LOEC为0.0078mg/L,NOEC为0.0039mg/L,对仔鱼生存的LOEC为0.00098mg/L,NOEC为0.00049mg/L.结果表明,仔鱼比鱼卵对肼及苯肼的毒性更敏感.笔者认为斑马鱼胚胎和仔鱼毒性实验方法是一个能反映毒物对鱼类长期毒性效应的快速实验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盐分的研究是以通过湿热法餐厨垃圾制作适宜益生菌生长基质为目标.研究选取益生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盐分进行研究,确定降低盐分浓度的工艺条件.实验通过选取一定温度、加水量和反应时间条件,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反应.研究发现,全盐适宜温度为100℃或140℃,水溶性氯离子和水溶性钠离子适宜温度为50℃;三种离子适宜加水量均为80%;三种离子适宜的反应时间为15 min.研究为餐厨垃圾制作成适宜益生菌生长的工艺奠定了基础,较深入地研究了盐分在预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型飞机机翼后梁接头裂纹形成的原因,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方法通过对机翼后梁接头进行受力分析,在对机翼后梁接头结构装配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接头进行应力计算,并对裂纹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确定产生裂纹的原因。结果机翼后梁接头裂纹为应力腐蚀裂纹。结论机翼后梁接头材料为LD5,对应力腐蚀敏感,接头在装配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装配拉应力,而接头表面的腐蚀防护又存在缺陷,在较严酷的服役环境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5.
潜流人工湿地演变对废水中有机物、氮及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泽军  谢建平  黄玉明 《环境科学》2012,33(11):3812-3819
众多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自由表面流型湿地,但实验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因堵塞而逐渐演变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其对有机物(COD、TOC)、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优于具有相同填料及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以考察人工湿地演变对有机物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及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矿化率(以TOC表示)为1.82 mg·h-1,高于潜流湿地的1.49 mg·h-1;对NO3-去除率为96.8%,高于潜流湿地的58.1%;非生物脱硝去除率为40%,高于潜流湿地的28.2%;演变后对磷的吸附量(以P计)为160 mg·kg-1,高于潜流湿地的140 mg·kg-1,对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有机物的覆盖有利于磷去除;但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硝化作用能力低于潜流湿地.因此,人工湿地演变对其效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对真鲷和平鲷幼体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戴家银  郑微云  王淑红 《环境科学》1997,18(5):44-46,54
以真鲷和平鲷幼体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重金属和农药对真鲷和平鲷幼体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铜、锰、甲胺磷和甲基异柳磷对平鲷幼体的毒性顺序是:甲基异柳磷〉锰〉铜〉甲胺磷。  相似文献   

17.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alumina on the destruction of toluene, benzene, acetone and methanol, in DC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reactor was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alumina the inlet concentration of the VOCs was varied from 5 x 10-6 mol/L to 80% x 10-6 mol/L, and their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conversion %) was found to be 99%-80% for toluene, 99%-97% for benzene, 95%-92% for acetone, and 72%-85% for methanol. Corresponding decomposition in the absence of alumina was 90%-38% for toluene, 89%-57% forbenzene, 42%-30% for acetone, and 47%-19% for methanol. Feed gas flow rate was 400 cm3/min and power reading from DC source was 7.4 W in all of the experiments. Alumina also shifted the CO/CO2 ratio in the by-products in favor of CO2. Ozone concentration at the reactor outlet was higher in the presence of alumina. Enhancement in VOCs decomposition by alumina wa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 atomic oxygen [O].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conversion %) for individual compounds was found to 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compound,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Double DC high voltage sources pulse generator was tested and found to improve VOCs de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ngle DC high voltage source.  相似文献   

18.
张正偲  董治宝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2):3034-3040
利用建立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内收集的降尘,分析了不同降尘收集方法收集的降尘粒度、化学元素含量、富集因子、硅铝率和硅铝铁率,旨在优化干旱区降尘收集方法、确定我国的沙尘源区.降尘物质的微量元素Ba的含量最大,可达255~474μg/g, Nd的含量为0.3~9.6μg/g;常量元素SiO2的含量最大,79.30%, MgO含量最小,0.98%.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值在0~3之间,但常量元素差异较大.结果表明,减速法和湿法收集的降尘从粒度分布、化学元素含量、富集因子、硅铝率和硅铝铁率等方面均具有一致性.平均粒径湿法最细(Φ值2.84),干法最粗(Φ值2.46).因此,减速法能够作为代替湿法在干旱区进行收集降尘的方法.同时,由降尘的地球化学性质可知,西北干旱区沙漠是我国的主要沙尘源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DestructionofVOCsbycombinationofcoronadischargeandcatalysistechniquesMuhammadArifMalik,JiangXuanzhenDepartmentofChemistry...  相似文献   

20.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状土柱试验研究了施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菜地(小白菜和辣椒)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DCD能显著降低菜地土壤N2O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小白菜未施用DCD时施氮处理土壤N2 O排放总量为0.22 kg.hm-2,施用DCD后则显著减少至0.11 kg.hm-2,相当于减少了49.33%的土壤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