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1D)与CF2ClBr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  潘循皙 《环境化学》1999,18(5):414-421
本文研究了CF2ClBr-O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2ClBr的反应。O(^1D)与CF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2O,Cl2,B2r;实验中得到O(^1D)与CF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2L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O(^1D)与CF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含铬污液在土壤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含铬污液中Cr(Ⅲ)、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对Cr(Ⅲ)、Cr(Ⅵ)的等温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方程,土壤对Cr(Ⅲ)、Cr(Ⅵ)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7*10^4mg/kg、175mg/kg;动态截留量分别为7.00*10^3mg/kg、56.7mg/kg。  相似文献   

3.
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V) 及不同消毒剂投加到模拟水样中,按不同接触时间1 ,3 ,10 ,30 min 取样,空斑定量. 当模拟水有机质含量 C O D 为20 mg/ L,病毒浓度n( P F U) ≈1 ×105 m L- 1 时,分别投加氯制剂有效氯ρ( Cl)16 mg/ L,接触30 min ;ρ( Cl O2) = 8 .0 mg/ L,30 min ; Cl+ Cl O2 联合消毒剂(5 .0 + 5 .0) mg/ L,30 min ;ρ( O3) = 1 .22 mg/ L,10 min 时;可使病毒彻底灭活. 它们使 Polio V 达到99 .99 % 灭活的浓度时间乘积( ρ×t) 值分别是662 .5 ,129 .5 ,200 .0 和3 .2 mg L- 1 min . 消毒效果( 顺序) 为 O3 > Cl O2 > Cl+ Cl O2 > Cl. 联合消毒灭活 Polio V 的效果为 Cl 的3 .3 倍,表明将 Cl 与 Cl O2 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优于传统的单一加氯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4.
野生与养殖长吻血液及不同器官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Electrophorsis),对野生及养殖长吻Uai心脏、肾脏、肌肉、肝脏四个器官及血液的LDH(EC.1.1.1.27)、POD(EC.1.1.1.1)、EST(EC.3.1.1.1)、MDH(EC.1.1.1.37)同工酶所获电泳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以上各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野生Uai和养殖Uai四种同工酶也存在差异;LDH同工酶电泳带分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1982年Warren和Marshall等人[1]在培养人体胃粘膜活检组织样品时发现的,当时名为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pylori);以后随着各方面研究的深入,Goodwin等[2]1989年建立了螺杆菌属(Helicobacter),才将C.Pylori正式命名为H.pylori.H.pylori是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B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原菌,并且是肠型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因而,引起世界范围内对H.pylor…  相似文献   

6.
沙打旺耐盐细胞系的筛选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通过逐步提高NaCl 浓度以及在ρ(NaCl) =12 g/L和无盐条件下往返培养的多步选择法,获得能适应ρ(NaCl) = 12 g/L的耐盐细胞系(SNr) .在胁迫下SNr 能显著积累脯氨酸;同时还具有对PEG的交叉抗性,和CK 相比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SDS- PAGE图谱,出现四条新多肽( Mr≈31×103、30×103 、28×103 、26×103) ,它们可能与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挪威奥斯陆的一次“中线开球会议”于1998年9月3-4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50名利害攸关者,包括来自每个参加国(越南、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国际贷款组织(国际金融公司——IFC、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NEFCO、世界银行)和国际组织(经合组织、IDC、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CDG、联合国环境署)的代表.挪威国际发展与人权部国务大臣LeivLunde先生的开幕词之后,讨论侧重于促进清洁生产投资的障碍和机会.全体与会者都认识到,尽管有财力可用于投资项目,但缺乏良好的项目和机制来获取资…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洗毛废水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高浓度洗毛废水的水质特性,选择、驯化出高效污泥和菌株,并对生物降解该废水时的工艺、污泥量、时间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物化处理彻底的废水, H/ O 工艺( 水解/ 好氧工艺) 与好氧工艺处理差异不大;70 % 左右物化效果时, H/ O 工艺处理时, C O Dcr 去除率增加;废水在处理过程中成分变化大,后段水可用筛选优势菌的方法处理.实验室流动模型运行结果为:在原水ρ( C O Dcr) 18544 mg/ L 和设定t H R( 延滞期) 下,混凝后出水ρ( C O Dcr) 5322 mg/ L,水解池出水ρ( C O Dcr) 4763 mg/ L,好氧池出水 C O Dcr199 .9 mg/ L,总 C O Dcr去除率为98 .9 %  相似文献   

9.
几株光合细菌的表型特征及DNA-NDA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5株新分离的光合细菌从形态、生理生化及DNA-DNA同源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8与深红红螺菌(Phodospirillumrubrum)的模式菌株ATCC11170的DNA-DNA同源性为97%,菌株37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的模式菌株ATCC17001的DNA-DNA同源性为80%;菌株55与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的模式菌株ATCC17023的DNA-DNA同源性为71%;菌株40和52分别为另外两个DNA同源群.根据各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以及DNAG+Cmol%和DNA-DNA同源性分析结果,确定了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采矿及采矿相关活动对保护区的影 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中,最近几年出现一连串相当数量有争议并且受到良好宣传的世界重要自然场所的事例,其中有Kakadu(澳大利亚)、宁巴山(几内亚/象牙海滩)、洛仑兹(印度尼西亚)、Huascaran(秘鲁)、堪察加半岛(俄罗斯)、Donana(西班牙)、Canaima(委内瑞拉)及黄石(美国).以上这些都是世界遗产遗址,但是采矿及相关行为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许多更多的世界上日益增长的保护区,因此,这一问题最近出现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及世界保护大会(WCC)的议程中——…  相似文献   

11.
硅营养缓解水稻幼苗Cd、Cr毒害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两系法杂交稻“培杂山青”和常规稻“双桂36”幼苗经较高浓度的Cd2+(c=9.6~38.4μmol/L)或Cr3+(c=7.5~25.0μmol/L)处理可使其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叶片的POD活性提高;低浓度Cd2+(c=4.8μmol/L)和Cr3+(c=2.5μmol/L)处理幼苗对上述生理指标有提高作用,但POD活性稍降低.加Si(Na2SiO3)[c(SiO2)=1.331mmol/L]的Cd、Cr处理比不加Si的Cd、Cr处理的幼苗叶片上述生理指标明显提高,且明显降低其POD活性.说明Si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缓解Cd、Cr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而c(Cr3+)=25.0μmol/L是“双桂36”幼苗的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12.
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稀有鲫的急性、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种拟除虫菊酯对稀有鲫的急性毒性和其中2种拟除虫菊酯的亚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炔戊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对稀有鲫均属剧毒,它们的ρ(96hLC50)/μg·L-1分别为3.16,3.24,6.31,7.21,7.35,32.45,91.75和882.6;甲氰菊酯、二氯炔戊菊酯对稀有鲫7d亚慢性毒性的最低有影响浓度ρ(LOEC)和最高无影响浓度ρ(NOEC)分别为0.88~0.44μg/L,4.0~2.0μg/L,以ρ(96hLC50)/μg·L-1为基准,2种拟除虫菊酯的安全系数均为0.06~0.125.  相似文献   

13.
二氯苯在盐水溶液中活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杰  梅乃辉 《环境化学》1998,17(4):370-37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5.00±0.001℃下间位和对位二氯苯在HCOONa,CH3cOONa,(NH4)2SO4,MgSO4和Na2SO4水溶液中活度系数(f),它们的lgf-C关系符合Setschnow盐效应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葡萄科植物新分类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中国葡萄科植物的新分类群和若干新组合.文中提出了地锦属(ParthenocissusPlanch.)新分类系统,并在乌蔹莓属(CayratiaJuss.)中确立了两个新亚属.上属研究建立在多年野外观察和研究中国以及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国(K)、爱丁堡植物园(E)和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P)等欧洲主要标本馆藏标本基础之上,所研究标本包括了《中国植物志》中大多数种类的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Cd污染土壤毒性的发光菌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明亮发光杆菌 T3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评价方法进行探索;进行了土壤平衡、土壤浸提实验及土壤中人为添加 Cd 对明亮发光杆菌 T3 的效应实验;确定了土壤最佳平衡时间、土壤浸提剂、土壤最佳浸提时间及草甸棕壤中 Cd 对明亮发光杆菌 T3 的毒性响应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浸出液的提取过程中,土壤最佳平衡时间为1 d ,最佳浸提液为0 .1 mol/ L 盐酸,最佳浸提时间为2 h ;草甸棕壤中 T3 菌的发光强度与投加的 Cd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1) ,ρ( Cd) 对 T3 菌的 E C50 值为26 .2 mg/kg .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7年Brundtland委员会的报告出版以及1992年联合 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之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 为全球的政治主题.尽管在许多场合,“可持续能力”已经变成政 治争论,可是它的定义尚未明确.在大众集团,“可持续”意味着长 期地、均衡地维护生态、经济和社会体系.作为政治议题,可持续 发展也与交通以及人、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有关. “可持续的移动性”的挑战 在几个层面上,大众集团均面临着“可持续的移动性”的挑 战.从未来的游戏规则讲,它肯定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世 界商务理事会(WBCS…  相似文献   

17.
市售绿茶自混合水溶液中吸附除去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春芬  杨中民 《环境化学》1994,13(2):176-180
本文探讨了国产茶叶(市售云南产绿茶)的结构、成份和溶解,以及在不同浓度、时间、pH、温度的条件下,自混合溶液中大量吸附铬(Ⅵ)的特性。结果表明,浸泡过的茶叶对Cr(Ⅵ)的吸附率略低于未泡茶样,在一定条件下,Cr(Ⅵ)的吸附量可达到4.96mg/g。我们建议在这复杂体系中,用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形成表面配合物,以及发生化学作用的综合吸附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来自2 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后代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了蜡质基因( Wx) 微卫星标记(CT)n 多态性与稻米表观直链淀粉质量分数( w(AA)) 之间的相关性. 第1 个群体是浙农8010 与嘉育293 的杂交F6 代育种品系,双亲均为籼稻,w(AA) 分别为8 .7% 和25.6 % ,Wx 基因型为分别为(CT)18(CT)18 和(CT)11(CT)11 .另一群体为CM101 与IGRA409 杂交F5 家系,亲本CM101 为一个粳型糯稻,Wx 基因型为(CT)18(CT)18 ;IGRA409 为籼稻,w(AA) = 27.5% ,Wx 基因型为(CT)11(CT)11 .结果发现,在2 个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中,高w(AA) 材料Wx 基因型均为(CT)11(CT)11 ,低w(AA) 及糯稻的均为(CT)18(CT)18 ,中等w(AA) 材料的则为(CT)18(CT)11 的杂合体.统计分析表明,Wx 基因型与w(AA)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浙农8010×嘉育293 和CM101 ×IGRA409 两个群体中相关系数分别达0 .9509 和0.9704.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焦点     
最近制订的威尔士西南半岛上的“LandskerBorderlands”(意为风景如画的边塞)农村旅游业计划兼备了历史的、文化的和娱乐的吸引力.这个南彭布鲁克什尔农村社区行动伙伴关系(SPARC)的综合项目是一个更广泛举措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和增强环境.在描述了制订一项计划所涉及的过程以及该旅游产品本身之后,确认了SPARC思路中对长期成功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的显著特色.这些特色包括:鼓励所有发展阶段的最大限度社区参与;利用专家“伙伴”向农村社区提供所需要的技术资源与财务资源;针对旅游业、农业和环境的互补战略;和一个明确的战略性规划与实施框架.一个成功项目的这些要素可以加以适配和应用于各种各样地点  相似文献   

20.
圈养大熊猫乳汁营养成分分析及育幼营养对策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连续测定了1只10a大熊猫产后1mo内12个乳汁样品中水份、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乳糖(Lac)、17种氨基酸(AA)、10种矿物元素、6种维生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熊猫产后前6d乳汁中多数营养素含量与6d后含量差异明显.产后d1乳汁中w(CP)=6.34%,d5~15在5%左右;w(EE)在2.50%~7.33%范围内变动;乳糖含量皆在1%左右;大多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常见的家畜乳和人乳中相应成分的含量.在分析大熊猫乳汁营养成分含量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育纳营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