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的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环境价值评估,从理论上探讨了环境价值,从方法上借鉴了发达国家发展出来的传统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在实践上得出了一系列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问卷设计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莹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6):25-27,51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目前西方广泛采用的一种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它的优越性在于适用范围广 ,能够完整地评价环境物品的价值。但是由于偏差的存在 ,这一方法需要深入研究 ,精心设计 ,其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问卷设计技术 ,包括环境物品、支付工具、评价背景和问卷的预先检查。采用适当的问卷设计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减小偏差 ,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中国环境经济损益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来源,水、气、固废、噪声、综合环境经济损失等方面的评估研究.指出国内应用最多的是基于市场的方法,而支付意愿调查法(CVM)的应用则显得不成熟;从业人员多为工程技术背景,经济学基础薄弱阻碍了我国环境经济价值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条件估值法及应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军  杨凯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834-843
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是当前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条件估值法C(VM)在国外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并已成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但由于缺少一套完备的原则框架加以指导,国内具体实证研究存在不同的问题和困惑。论文系统回顾了条件价值法的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基于国际上已建立的CVM原则并结合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的实际情形,提出了当前国内CVM研究可供遵循的9条建议性原则,涉及问卷设计与预调查、调查实施、数据分析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各步骤。以此为基础对国内CVM价值评估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环境资源价值评估CVM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可能还不止于所建原则,具体操作过程可能需要适时适地地调整并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5.
生命价值:无需回避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效益是健康效益,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治理污染要消耗稀缺资源(经济成本)。在涉及污染与健康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中,社会必须权衡经济收入与生命价值,估价生命价值有4种方法:人力资本法、工资隐含价格法,防护费用法和实验评价法,可以从不同途径评估中国人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实验经济学的概述出发,展示了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研究结论,综述了其在中国的应用。其次,对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且根据各种评估方法的计算特点,将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大致综合成了三种:直接市场评价法、替代市场评价法和假想市场评价法。最后,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基于实验经济学进行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发展中机会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7.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曾勇  蒲富永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0-12,16
对目前国内外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14类29个指标,作为完善我国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一种建议提出。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采煤土地塌陷损耗分析与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极为严重,通过分析山西采煤土地塌陷破坏趋势,采煤引发土地塌陷的机理与特征,利用恢复费用法、市场价值法、调查评价法等评估方法,对采煤土地塌陷经济损耗进行了定量评估,这对定量地确定某一局部区域的煤炭资源环境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价值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意愿调查评估法是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活动的重要方法.然后介绍了意愿调查评估法的定义、应用范围和实施程序.最后对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抽样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和提问技术做了论述.为这一方法在环境评价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照亮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931-4938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获取资源环境等公共物品或服务全部价值的有效方法.我国引入CVM时间较短,仍处于应用相关理论、模仿各种评估方法的阶段,在问卷设计、情景描述、价值引导技术选择、模型应用及可靠性和有效性论证等方面缺少科学指导.本文从理论、方法及实践视角对CVM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尤其补充了考虑受访者不确定性偏好的随机价值理论及价值引导技术选择问题.未来研究中,我国应加强CVM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改进、进行多地区大规模调查、开展不同价值引导技术的比较研究、重视不确定性偏差的影响及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经济评价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提出以传统环境影响评价为载体 ,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是贯彻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的操作途径。然后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并针对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提供了不同的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最后提出了开展新型环境经济评价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Valuing water quality in China: purpose, approach and policy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Introduction:heavygrowthandlightregulation(theTVIEsector)InChina,asinmanyrapidlydevelopingcountries,therearerapidchangesintheenvironmentoccurring.ThecaseofwaterqualityisanimportantoneasChina○swaterqualityhasdeterioratedsignificantlysince1980underth…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宝路  邹骥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1):1209-1214
以北京市空气质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经济评价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通过2004年与2007年2次调查,研究了居民对环境质量改善最大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居民对北京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平均最大WTP分别从2004年的83.52~93.48,71.28~84.84元/年,提高至2007年的366.48~399.48,302.52~366.72元/年;最大WTP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分别从2004年的0.28%,0.24%,提高至2007年的1.63%~1.78%,1.35%~1.64%,居民对于工资扣除形式的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环境介质接触程度等因素对居民环境质量改善最大WTP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资源环境等非市场物品价值是近年来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陆续出现以CVM评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案例,多数文献集中在该方法的应用层面。论文以武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为研究目标,紧密结合现实国情和武汉市的具体情况,针对耕地非市场价值内涵界定、WTP与WTA选择、价值评估影响人群界定、WTP累加、支付方式选择等多个技术环节展开探索性研究,结合实际对传统CVM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CVM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在论文所定义的耕地价值内涵下,具有武汉户籍农村居民的平均WTP为22d,耕地非市场价值为1523.83元/hm2。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进展与争议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核算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首要工作,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也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核算.论文从核算项目分类,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进展,力图厘清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研究的共识与争议问题.西方国家资源核算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与之相比,我国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自然资源的核算方法多是沿用国外的估价模型,缺乏创新.目前,国内外普遍按照先实物量再价值量,先存量再流量,先分类再综合的原则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研究.但是,各国的核心项目分类尚未统一,自然资源估价方法的选择还存在争议.在实践方面,联合国等五大机构联合发布的SEEA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追捧,很多国家开始在此基础上探索本国的资源核算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共识问题,论文提出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确定核算项目,选择估价方法,分步推进自然资源核算和自然资源核算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衔接.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选择可控或拥有的,产权明晰的自然资源作为核算项目,充分考虑资源要素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选择估价方法,优先建立单项资源的区域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结合各方力量设计我国统一的自然资源核算标准.根据上述思路,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构建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是编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顺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建君  江冲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1750-1757
选择试验模型法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估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论文以浙江省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为例,探讨选择试验模型法在耕地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实践的可行性。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耕地景观、田间设施、土壤肥力和耕地保护费为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的4个属性。在对温岭市246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不同属性的价值以及耕地资源保护不同替代方案的相对价值。结果表明,对于温岭市全体居民来说,今后耕地资源保护的实施应该重点改善田间设施和提高土壤肥力,而耕地景观的改善也同样可以增加温岭市居民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对经济系统贡献的相对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经济价值度量单位定量评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使之便于与普通经济要素比较,从而促进资源和环境利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通过交叉学科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基本目标. 然而,目前的评估研究多从微观支付意愿出发直接估算区域乃至国家尺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省略了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中间规模层次,因此限制了这些评价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分析的参考意义. 本文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准公共品类型环境产品和服务的潜在供需的构成和对应函数,概述了通过市场模拟估算其价值的环境经济学逻辑,并讨论了不完善模型和数据支持下评价的相对有效性,以及这种相对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环境立法也应随这相应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是填补原有的立法空白,包括持续发展立法,环境保护组织立法环境保护行政法程序立法,二是现行环境法是一些不能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内容必须加以修改完善,以排污收费为例,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行环境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