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数学统计方法,在调查分析案例城市工业企业排放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常规污染物(SO2、NOx、CO、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M10)排放量与相关影响因素(综合能源能耗、电消耗量、工业生产产值)的数学关系模型,并分析此模型对核算区县分辨率工业源排放大气常规污染物排放清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对核算区县分辨率工业源排放大气常规污染物排放清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推广性。将该模型应用于唐山市,得到工业源SO2、NOx、CO、VOCs、PM10排放量拟合值的市级误差和区县级误差分别为17%、0.18%、-40%、-15%、47%和33%、16%、29%、27%、70%。建立的回归模型不但具有收集数据统计量种类简单的便利性,而且其区县级工业排放量拟合值与REAS(Region Emission Inventory in Asia)排放清单相比更接近调查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核算武汉某钢铁厂大气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量,找出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主要排放源,并提出相应节能减排措施,为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某年产25万吨大型碳化硅园区无组织排放面源为例,提出基于多个地面站气象数据的CALPUFF模型地面浓度反推方法,优化流场模拟,使得无组织面源源强核算结果更加准确,并以环境保护目标空气质量达标为原则,核算其大气污染物减排指标,得出具体结论:园区大气污染物SO2、NOX、CO、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449.06t、86.98t、5158.58t、115.06t;无组织排放SO2、CO及PM10的减排比例分别为63.5%、19.2%、42.44%,对应减排量分别为285.16 t/a、990.45 t/a、48.83 t/a。  相似文献   

4.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排放涉及众多行业,且以无组织排放为主,我国对VOCs污染控制相对滞后,配套污染控制标准体系不完善。选择最早开展VOCs治理工作的美国进行研究,分析其污染控制标准体系并总结了主要特点;同时梳理我国目前废气污染物控制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了其特点和主要问题,提出对石化化工企业污染源进行归类解析的思路,通过分析不同污染源的主要特点研究污染源的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工业源VOCs控制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的建议,为我国VOCs污染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中采用AD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对城市建筑密集区污染物扩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结合以加油站为主的非甲烷总烃废气排放实例,建立大气污染预警监控及应急响应机制。模拟前,以现场实测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中,系统地研究主要气象参数风向、风速影响规律,展示超标区域范围,计算超标概率并统计时间分布规律,以此提出对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其他建筑密集的城市区域的大气污染扩散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讨论河谷盆地特殊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物扩散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AERMOD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面源距盆地边缘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发现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外,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很小,可按照平坦地形对待;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内,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显著,此时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法计算确定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7.
讨论河谷盆地特殊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物扩散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AERMOD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面源距盆地边缘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发现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外,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很小,可按照平坦地形对待;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内,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显著,此时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法计算确定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8.
关中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各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取国内外研究中的排放因子,采用排放因子法“自上而下”建立了2011年关中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1年关中地区人为源SO2、NOx、CO、PM10、VOCs、NH3的排放量分别为400.254×103 t、342.412×103 t、2 731.302×103 t、573.193×103 t、350.523×1 03 t、323.312×103t.其中渭南是SO2、NOx、CO的主要排放城市,西安是VOCs的主要排放城市,咸阳是NH3的主要排放城市,咸阳、铜川同为PM10的主要排放城市;SO2、NOx、CO的主要排放源为工业用煤炭燃烧,VOCs的主要排放源为炼焦、涂料等工业生产过程,PM10的主要排放源为农田秸秆燃烧,NH3的主要排放源为农业化肥施用.清单的不确定性来自活动水平数据的不完善及排放因子缺乏本地特征两方面.为提高清单的可信度,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排放清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差异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有毒重气泄漏安全距离数值方法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以有毒重气硫化氢气体为对象,利用非正常排放扩散模型计算气体泄漏时地表扩散浓度场,对比研究两种极端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浓度场分布规律和特征,确定了各自情况下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对H2S扩散后果影响大,F条件下的浓度值相对较大但其扩散范围较小;该模型能定量地描述气体扩散地面浓度分布场,能快捷和科学地预测浓度和源强、风速、大气稳定度以及时间空间等的关系。笔者所用的方法克服了现实情况中安全距离设定单一的弊端,对有毒重气泄漏安全规划等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产工艺调研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全过程物料衡算原理,研究了深圳市印刷企业α、塑料企业β、涂装企业γ、电子企业θ四类典型工业源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料的使用现状、末端处理设施削减能力及无组织排放现状。研究表明:四类工业源低挥发性源头替代率低,纯溶剂物料使用比例以电子企业θ最大,占比94.1%;原辅料所产生的VOCs经收集、回收处置后,实际削减比例普遍较低,涂装企业γ相对较高,为21.5%;四类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占比均非常突出,电子企业θ无组织排放量占其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为99.0%。为有效削减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建议提高涉VOCs工序的废气收集率、收集废气的VOCs浓度及末端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船舶AIS数据的船舶废气排放评估计算模型,以高斯烟团扩散模型为核心,结合船舶航行和排放特征,构建移动船舶源排放烟团扩散模型。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变量参数相同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风向、不同大气稳定度、不同高程平面,仿真模拟航行状态下的船舶排放烟团扩散至空间环境中的质量浓度分布情况,分析船舶在不同环境参数下的扩散特征。结果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气体空间质量浓度分布情况相符。通过在深圳市盐田港区布设船舶废气排放岸基固定嗅探监测设备,对港区进、离港和过往船舶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组分(SO2、CO2、NO、NO2)全天在线实时监测,以SO2作为试验样本气体,船舶排放的SO2排放至监测站的模拟质量浓度与实际监测质量浓度标准误差为19.81%,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船舶废气排放扩散模拟计算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气对于民众身体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等有着直接性影响,而大气污染的治理属于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有关部门采用最合适的监测、检测方法。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技术的概述角度出发,对源解析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就受体模型法、排放源清单法以及扩散模型法等常用源解析技术的方法、模型进行介绍,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EDMS模型建立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介绍应用EDMS模型计算机场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建立排放清单的方法,并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根据不同机型起降架次构成、地面保障机械使用情况、停车场机动车数量及行驶状况等确定了模型所需参数,建立以2007年为基准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首都机场NOx、CO、VOCs和PM10排放量分别为4 197.72 t、5 795.15 t、543.03 t和49.01 t,以飞机、地面保障机械和停车场排放为主,辅助动力设备排放比例较小.在飞机LTO循环过程排放中,CO和VOCs主要在滑行模式下排放,其他模式下的排放比例较低;NOx排放主要集中于爬升阶段,占62%;PM10排放集中于起飞和爬升阶段,分别占35%和41%.减少滑行时间可以较大比例地减少LTO过程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吉林市城区的大气容量,以2018年吉林市气象数据和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单箱模型法和保证达标率法对A值进行修正,同时对吉林市城区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容量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为6.600,概率公式达标率保证法得到 SO2、NO2、PM10和 PM2.5的A值分别为5.600、5.600、5.665、5.777;单箱模型法修正A值日分布呈单峰分布,月变化无明显规律;两种方法修正A值得到的大气环境容量Qa和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Qb有一定差异.研究可为控制吉林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大气稳定度分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时 ,大气稳定度的确定非常重要。综合考虑气温和总云量与日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大气稳定度分级的模糊数学法 ;证明了应用该方法求大气稳定度的精度明显高于应用其它方法的精度 ;编写了简单适用的计算机程序 ,大大方便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模式搜索算法在毒气泄漏中的源强反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泄漏源下风向的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大气扩散模式建立反算模型,以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强度。以扩散模式仿真的浓度数据与监测数据的匹配度作为目标函数,将反演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利用模式搜索算法迭代优化。以高斯模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探测器提供的测量浓度值,模式搜索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搜索到最优解,在计算复杂性或时间上较梯度型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有一定优势。该算法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反算出泄漏源强度和位置,为事故的应急响应与救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大气稳定度分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浓度时,大气稳定度的确定非常重要。综合考虑气温和总云量与日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大气稳定度分级的模糊数学法;证明了应用该方法求大气稳定度的精度明显高于应用其它方法的精度;编写了简单适用的计算机程序,大大方便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石化企业工艺流程中对周围环境大气细颗粒物有贡献的生产单元及其源强情况,以某千万吨级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分别识别出了该石化企业内所有形成一次细颗粒物的排放源、参与形成二次细颗粒物的无机以及有机前体污染物源。同时分析得出了石化企业生产的油品质量也对其周围大气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高低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亦日益增加,港作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更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借鉴OFFROAD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集装箱港区作业机械的保有量、活动水平和设备参数等,修正排放因子,采用"自下而上"基于集装箱港作机械发动机活动水平的动力法建立集装箱港作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以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港区(NPLC)为案例,构建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NPLC港作机械排放总量为PM_(10) 4.25 t、PM_(2.5) 3.91 t、NO_x 82.98 t、SO_x 1.06 t、CO 23.84 t和HC16.39 t;集装箱拖车为最大排放贡献源,NO_x为高值排放污染物;与港区其他排放源相比,港作机械为颗粒物质(PM)与碳氢化合物(HC)的最大排放源。相较NPLC 2013年基于燃油消耗的研究,基于活动的排放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移动水质检测平台的一维均一地表水单点源污染物溯源新算法,即通过计算污染物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质量浓度导数来反推污染物初始排放点的位置、排放时间及污染物总量.首先,通过算例仿真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溯源精度(与理论距离偏差在10%以内).其次,结合目前移动检测的实际限制(平台长度、取样时间等),对算法中涉及的采样时间、距离等因素的选择进行分析,对移动平台的溯源操作给出了优化建议,以确保有较高的溯源精度.最后,通过实验室水槽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算法有较高溯源精度(最大偏差在30%以内),从而在原理上证明了该算法适用于特定流域下的移动水质污染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