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为研究我国水利工程投入状况及相关研究热点,对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经济投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CiteSpace软件从发文作者和研究热点两方面对近20年间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投入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我国水利建设投资情况来看,2010—2019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规模及实际完成额均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整体趋势。目前我国水利投融资来源基本上是靠政府财政作为资金支持,未来我国水利工程的投融资逐步转变为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个人和外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格局。在发文作者方面,研究人员在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投入领域的发文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在热点研究方面,近20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投入领域的研究态势整体处于不断变化中,2011—2015年区间段内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投入领域研究热度最大,层次分析法、生态效益是近5年新增的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为理清应急资源研究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突现、关键词时序图谱5个方面,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503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展现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空间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在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和机构分布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科学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基于变异系数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利用"时间度"对时间维度进行赋权,得到时间权重向量;将指标权重向量和时间权重向量融入TOPSIS模型中。运用相关系数对初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30个省会城市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改进的TOPSIS模型,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城市环境质量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的评价结果排名,体现了各城市环境质量的发展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为直观展现国际范围内应急管理的研究态势,以2001—2011年间SSC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和数据为基础,运用Cite SpaceⅡ软件绘制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展示国际应急管理领域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源与知识基础,其学科领域和前沿的基本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力量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目前研究内容延伸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等诸多领域。研究前沿问题集中在"恐怖主义"、"实时生产监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应急护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的高效低污染特征备受关注,以广佛二期地铁为研究对象,测算广佛二期地铁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2、CH4、N2O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量;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采用量化方法对比广佛二期地铁与出租车、私人载客汽车、公交车、私人摩托车4种客运交通工具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最后,分析广佛二期地铁对佛山市交通行业能耗和GHG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佛二期地铁近期能源消费量为4 562.95 t标准煤,CO2排放量为12 651.57 t,CH4排放量为0.152 t,N2O排放量为0.201 t.与燃油机动车相比,广佛二期地铁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表明,广佛二期地铁的开通不但是缓解佛山市机动车辆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对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环境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具体影响,以78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各主体的参与程度进行测度,分别提出了政府参与度感知、企业参与度感知、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公众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假设。然后,利用SPSS 20软件分别对政府参与度感知、企业参与度感知、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公众参与度感知和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相关性展开了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多元主体参与感知和环境治理成效感知之间的具体关系,以此测度多元主体参与和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受访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等因素后,政府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最大,公众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次之,企业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最小,社会组织参与度感知对环境治理成效感知的影响不显著。这种现象大体符合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现实情况,通过探究这种现实情况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有利于明确各主体参与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研究可以为西北地区的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助力于我国多...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筑业占据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建筑建造过程减碳潜力巨大。针对3D打印建筑碳排放及减碳效果评价问题,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义3D打印建筑碳排放计算模型,对比分析3D打印建造与传统建造和常规绿色建造方式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化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首先,3D打印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硅灰等材料替代部分水泥用量,对比普通混凝土其每立方米碳排放有效降低10%~30%。其次,3D打印建造材料运输及施工过程碳排放低于传统和常规绿色建造方式。最后,建筑物化阶段中3D打印建造比传统建造和常规绿色建造方式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15.97%和8.78%。3D打印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均低于传统建造和常规绿色建造方式,且减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环境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问题,采用Google SketchUp,从Google Earth地图中提取建筑物高程、经纬度等地理位置信息,建立城市三维模型。基于湍流理论和气体运动方程,模拟污染物在城市环境中的扩散演化过程,重点讨论了污染物扩散的运动规律及危险区域的变化。实验结果说明,污染物浓度一般集中在泄漏口的下方向,高浓度污染区呈现为狭长的椭圆区域,并随时间逐步扩大,但经过较长时间的扩散高浓度污染区趋于稳定。根据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结果,结合Google Earth地图绘制了污染物扩散危险区域图,为相关部门制定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清晰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应用Citespace V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2000-2017年城市生态修复领域的612篇文献进行了基础知识框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的研究,并绘制了网络知识图谱.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可大致分为4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其中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突显程度最高,尤其在最近两年该方面研究迅速增多,使其成为主要研究热点.在该领域中美国起步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相较而言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在继续增加相关热点问题研究的同时,增加国内与国外相关机构、国内机构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加清晰地梳理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领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以新闻搜索方法研究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领域的热点主题,首先,借助爬虫软件获取2006-2016年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相关新闻;然后,运用系统分析与文本分析绘制时间、新闻来源、关键词和应用领域标准下的研究热点主题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领域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源特征分析;风险源形成、发展、衰退和演化规律研究;城市公共安全教育与演练和意识培养;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测预警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矿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重要指标。笔者分析和建立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运用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多指标投影评价模型。该方法将评价样本视为矢量,用评价对象在理想对象上的投影距离表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方法。以研究矿区为例,运用投影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趋势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与矿区实际相吻合,并为研究矿区的复合生态系统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地表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诸多关注。对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特征、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进行综述的结果显示,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和垃圾管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丰度为10.88~713 500个/m3,以小于1 mm的小尺寸为主(66.8%),并普遍以纤维形式存在(51%)。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其中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L)评估结果为30%低风险,52%中到高风险,16%极高风险;化学毒性危险指数(H)评估结果为26%低风险,中、高风险均为36%;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评估结果均为低风险。微塑料的源汇分析表明,微塑料的来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产生活过程均可能向环境释放微塑料。研究可为评估和管理城市地表水中的微塑料生态风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影响之广,效果显著。基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本性,环保督察制度实然上可以解决两个失灵问题,是一项综合的全民参与的基于问题的“运动式”综合环境整治行动,环保督察制度应然上应当是实现“生态正义”“善治”的系统性的公共治理。结合环境问题的本质属性,实现环保督察制度从实然到应然性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6.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解译来识别“三生空间”是认识流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和决策基础。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一河三川”河岸带为例,利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进行“三生功能”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古交市“三生空间”整体沿河谷地带呈串珠式分布;生产空间呈“小聚集、大分散”点状分布;生活空间沿汾河下游的南岸聚集并与生产空间交错分布;生态空间整体呈破碎的散点状分布,缺乏整体联动;混合功能空间围绕主要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呈向心分布。结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提出以“三生融合”为目标的城水格局构建、“刚柔并济”的岸线功能分区、项目带动沿岸腹地功能转型的策略,以期为河流生态修复和流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及障碍因子诊断对协调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模型集成改进TOPSIS和障碍度诊断模型,选取2005-2015年西部地区20个典型河谷型城市为评价单元,对生态安全系统时空演化规律及障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Ⅲ)水平;2)生态安全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性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城市生态安全差异有缩小趋势,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城市数量在减少,生态安全水平上升的城市数量在增加;3)准则层中用地状态和经济响应是制约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指标层中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城镇化水平7项因子成为主要的障碍因子。因城市规模不同,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变化特征不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责任型政府应当从价值理念与责任结构优化两个维度构建:从价值理念维度观之,应当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唯物史观、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宪政精神保持内在统一性,以求彰显人民利益至上、以人为本、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从责任结构优化维度观之,应该通过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责任方面的投入,把我国地方政府构建成人民本位、责任结构优化的责任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能否从剂量效应曲线形状研究物质的联合作用,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氟硅唑、三氯异氰尿酸、ZnSO_4·7H_2O、CdCl_2·2.5H_2O,借助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微孔板生物毒性检测法和非线性毒性单位法(TU'模型)进行了标准物质及二元混合物的急性毒性检测及联合作用评价分析。二元混合物按照经典的等毒性法配置,选择EC_5、EC_(10)、EC_(15)、EC_(20)、EC_(25)、EC_(30)、EC_(35)、EC_(40)、EC_(45)、EC_(50)等浓度水平。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单一物质剂量效应拟合获得各物质的剂量效应方程。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标准物质按照剂量效应曲线类型分为3类;SDBS的剂量效应曲线趋势与其和Q67的作用过程相吻合;曲线类型相同的3组二元组合均表现为加和作用;不同曲线类型的7组二元组合中有5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产生联合作用的百分比高达71.4%,强度最高达53%;从物质的剂量效应曲线形态特征研究物质的联合作用具有可能,且工作量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