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制造工厂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实现挥发性有机废气超低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对于沸石转轮处置工艺,通过系统参数法对沸石转轮的转速、入口废气的温湿度、脱附温度、脱附风量、吸附温度、燃烧炉温度、浓缩倍率等进行实际试验研究,得出各参数效率曲线图,确定最佳运行范围值,可以事半功倍地指导沸石转轮处理工艺参数调整,达到挥发性有机废气最佳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蒸汽养护法,研制了一种能有效去除硫化氢的营养生物填料;比较了该填料与基础填料和传统陶粒的挂膜速度,并考察了硫化氢的进气浓度、进气负荷和停留时间对硫化氢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填料可在10 d内成功挂膜。在硫化氢进气质量浓度低于460 mg/m~3,进气流量为0. 6 m~3/h的情况下,硫化氢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当硫化氢停留时间在28. 3~33. 4 s,进气流速为0. 55~0. 65 m~3/h时,其去除效率达99%以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免烧营养填料的酸缓冲能力和耐冲击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活性炭表面的负载金属改性进行了综述,并对经金属改性后的活性炭在VOCs处理中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讨论。认为根据VOCs的具体组成成分,选择某一种特定的金属物质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可提高其去除空气中VOCs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取活性炭作为生物滴滤塔中微生物的载体,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和氢氧化钠为改性剂对活性炭填料表面进行改性,分析对比不同改性条件下活性炭的物化性质及附着生物量,从而优化改性条件,并探讨填料改性对生物滴滤塔净化NOx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硝酸和氢氧化钠中,1 mol/L的氢氧化钠改性效果最佳。改性后活性炭填料的形态、密度等基本性状均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比表面积较改性前增大了2倍左右,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附着生物量最多。经最佳改性条件改性后的生物滴滤塔对NOx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且稳定在87%~90%。在800~5 000 mg/m3范围内随机改变进气质量浓度,改性后的生物滴滤塔系统较改性前运行更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对VOCs的吸附性能和热安全性,采用铵盐类离子液体改性原始活性炭,优化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表面生成新的无机盐化合物,C=O、-OH、C-O、-COOH和C-S基团增加;孔隙结构增多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及微孔体积增大;改性后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提高3.14倍,吸附效率明显提升;在固定碳的燃烧阶段,改性活性炭活化能为54.44 kJ·mol-1,是改性前活性炭的1.38倍,活化能增大,物质稳定性增强;当粒径为120~150目及200目以上时,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自燃温度分别从328.4 ℃、319.3 ℃增长至355.1 ℃、345.7 ℃。因此,负载季铵盐离子液体可有效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和热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VOCs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涂装行业的VOCs废气治理中,一般采用“沸石转轮吸脱附+RTO氧化燃烧”的方式,该方式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由于该类VOCs废气风量较大、浓度较低,低浓度的VOCs废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难以形成系统热量的循环自用,需要额外补充热量,一般采用天然气燃烧提供所欠缺的热量。基于此,为实现对VOCs废气治理的节能处理,在该处理方式上进行研究改进,对“沸石转轮吸脱附”优化为“集中吸附+沸点间歇脱附”的方式,进而使进入“RTO氧化燃烧”的VOCs废气浓度提高,降低额外热量补充,从而实现节能处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本文采用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技术,分别研究了通气、土壤物性和温度等参数对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延长通气时间,出口浓度(LEL%)逐步降低,最后进入拖尾期,连续通气比间断通气更利于土壤中烃类污染物的去除,适当加大通气流速可提高去除效率。适当增大土壤粒径有利于有机物组分的迁移,且沸点低的碳氢(hydrogen and carbureted,HC)组分更易去除。床层加热方式较气体加热方式去除效率高。综合分析,通气速率和温度是影响去除效率的最主要因素,80 m L/min的通气流速、连续通气、80℃的床层温度为最优参数,吹脱时间为250 min时出口浓度(LEL%)达到6%。  相似文献   

8.
H2S、NH3混合臭气在生物滴滤池中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净化含H2S与NH3臭气最佳的生态条件为:在温度为25 ℃、气体通气量为0.4 m3/h、营养盐喷淋量为8.0 L/h、入口H2S质量浓度712.80-948.80 mg/m3、入口NH3质量浓度422.20-795.40 mg/m3、pH值7.0-8.0之间的情况下,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生物滴滤塔在处理H2S和NH3混合气时,塔内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此pH值对反应器中优势菌的生长繁殖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因此反应过程可不用对pH值进行调节,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改性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别利用无机盐、无机酸和稀土对天然沸石进行了改性处理,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不同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的机理,提出了改性沸石的最佳制备方法,并采用X衍射的分析手段观察化学处理对载体的影响,探讨了改性沸石对NH4 吸附动力学以及再生实验.研究表明,3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沸石去除氨氮的能力,其中利用无机盐改性的沸石的效果最佳,对NH4 的吸附动态符合Freundlich方程,与传统的化学凝聚法和生物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高效、经济等优点.无机盐改性沸石制备最佳条件是: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8 mol/L,在水浴温度70~75 ℃时,按固液比1∶50投加沸石,浸渍时间为2 h,过滤后滤饼在100 ℃下干燥1 h.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较好的除氟效果,对粉煤灰进行了微波及氢氧化钙改性处理,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改性温度、时间、功率,以及氢氧化钙改性时间、反应温度和氢氧化钙浓度等因素对粉煤灰改性的影响.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针对含氟废水处理的粉煤灰微波-氢氧化钙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温度80℃,微波时间15 min,微波功率600W,氢氧化钙反应时间8h,氢氧化钙溶液质量浓度为0.83g/L,与氢氧化钙反应温度为40℃.在此改性条件下除氟率最高可达99.9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炭基催化法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运行条件的分析,考察了高温、高粉尘含量、高水分、高腐蚀性等不利因素对解析气体管道阀门稳定运行的影响。得出:V型球阀适于解析气体管道多粉尘及容易产生粉尘黏结的环境,有利于管道系统的流量调节;抗磨损、腐蚀以及高温氧化的硬质合金适用于阀门的阀芯材质;阀门优选气动执行机构,解析气体主管道中的解析气体出口阀门应为气开型,空气吹扫和旁路排空阀门应为气关型;阀门应采取伴热和吹扫措施,且伴热温度应不低于解析气体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乙烯作为还原气体、Cu-ZSM-5为催化剂的烟气脱硝工艺流程.首先,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Na-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用浸渍法制成了不同负载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其次,研究了培烧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包括反应温度、气体流速以及反应气中O2的浓度等催化还原反应工艺参数.最后,研究了掺杂Ce4+离子对Cu-ZSM-5分子筛的活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花生壳改性及改性花生壳对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及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热水煮沸、乙醇加热回流可对花生壳有效脱色,脱色后对花生壳进行黄化处理使花生壳的表面及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对Cu2+的吸附.以Cu2+初始质量浓度、pH值、时间、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花生壳对Cu2+最佳吸附条件:Cu2+初始质量浓度为20 μg/mL,pH=7,温度为25℃,时间为30min.Cu2+的吸附效率可达98%,吸附量约为2.7 m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干燥橘皮为基本材料,添加Na OH试剂改变其表面性质,对改性橘皮吸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性能及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温度、时间、转速、粒径、改性剂浓度、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找寻最佳吸附条件,得出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0℃,转速150 r/min,吸附时间30 min,粒径180目。采用以上吸附条件测出的去除率为96.3%,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乐平树皮煤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解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止煤炭自燃.深入了解煤在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的解析规律,利用煤升温氧化系统对乐平树皮煤进行了升温氧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树皮煤在升温氧化过程中,不同气体的初析温度tm和解析速率各不相同,CO、CO2,CH4、C2H6、C2H4、C3H8、C3H6、i-C4H10和n-C4H10 9种C1~C4气体的tm依次为70℃、20℃、20℃、20℃、100℃、20℃、130℃、100℃和70℃.20~210℃为煤的缓慢氧化阶段,从树皮煤中依次缓慢解析出吸附态的气体CO2、CH4、C2H6、C3H8和CO等;210~290℃为煤的快速氧化阶段,从煤中解析出较大量的9种C1~C4气体产物,气体的浓度以指数速率增加;290~400℃为煤的急速氧化阶段,9种C1~C4气体的浓度以直线关系急剧增加.不同类型的煤在不同的氧化阶段具有不同的氧化特征,可选择不同的气体作为预测煤自燃特性的标志气体.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气体自燃温度测试中的操作危险,减少繁琐的手工操作,参照ASTM E659-78(2005),GB/T21791—2008及GB/T21860—2008标准,设计一套全自动气体自燃温度测试系统。采用操作微机软件控制炉体升降温、配气、进气、温度采集、现象拍摄、抽滤尾气等过程,实现气体自燃温度测试从开始进气到吹扫尾气全流程的自动化;利用设计系统测试一氧化碳、乙烷等4种易燃气体的自燃温度。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快捷、安全,4种气体自燃温度测试结果与文献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5%,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工业污染源每年向大气排放大量VOCs,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大力削减其排放量。在调研各行业大量现有VOCs末端治理技术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各代表性行业企业的实际监测数据,从技术及经济方面分析了不同行业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应用状况及适用条件。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这几类技术因其工艺成熟、处理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在进行VOCs末端治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VOCs气体特性(成分、浓度、温度、湿度等)、末端治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及经济性能、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可行性、排放标准等因素。力求为VOCs的治理及减排提供依据,也为相关环保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瓷环填料塔为反应装置,研究ClO2对甲醛的去除效果.试 验考察了甲醛质量浓度、进口气体流量、ClO2液体流量以及ClO2质量浓度对甲醛去除效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气体质量浓度80~ 180 mg/L,进口气体流量120~280 L/h,ClO2液体流量1~3mL/min,ClO2质量浓度40 mg/L.甲醛的去除率随甲醛质量浓度、Cl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去除率变化由98%至99%接近100%;而甲醛去除率随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大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添加氢氧化钠的方法改变其性质,探究改性粉煤灰对Cr(Ⅵ)模拟废水的的最佳吸附条件。选取了试剂浓度、原材料粒径、原材料投加量、振荡速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进行实验;选取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优吸附条件为投加量3 g,转速200 r/min,粒径为120目,吸附时间30 min,温度40℃。验证后实际去除率为97.03%,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用农林剩余物加工制得生物炭,用强氧化剂(KMnO_4、H_2O_2、HNO_3)对生物炭进行化学改性,选择最佳改性方法。通过吸附试验得出用0.01 mol/L KMnO_4改性的生物炭除铀效果最佳。采用KMnO_4改性的生物炭对废水中的铀进行吸附,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U(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3 g/L、U(Ⅵ)质量浓度为10mg/L、溶液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改性生物炭对U(Ⅵ)的去除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32.57 mg/g,比未改性前提高了67.9%。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了SEM、XRD、FTIR表征及表面含氧官能团测定、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决定系数R20.99)。这表明对溶液中铀的去除可能是化学沉淀作用的结果,改性后含氧官能团增加,对溶液中铀的去除也可能存在官能团络合作用与表面吸附,使吸附剂化学吸附能力增强,除铀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