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水上溢油事故的发生也呈上升的趋势。水上溢油事故主要包括船舶溢油,井喷冒油,平台溢油等,严重的溢油事故给水体带来极大的污染和危害,导致水域内各种生物大量死亡,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环境监测工作是溢油事故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掌握溢油确切的物理化学特性,溢油量,溢  相似文献   

2.
一、台湾海峡防止船舶溢油的背景 船舶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对水域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当属石油水上运输中油轮因海难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的大规模油污事故.  相似文献   

3.
一、台湾海峡防止船舶溢油的背景船舶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对水域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当属石油水上运输中油轮因海难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的大规模油污事故。石油是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能源和资源,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船舶石油运输量的日益增加,特别是大型油轮投入运输,大型油码头的建设和油轮装卸储运作业方式上的多样化,使突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丰富河流溢油事故风险评价技术,分级分区制定溢油流域应急处置方案,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河流溢油事故演化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对河流溢油事故环境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构建与优化。以溢油轨迹判断目标流域受溢油污染的可能性,以区域环境敏感性指数(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ESI)衡量环境受溢油污染的严重程度,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河流溢油事故流域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人类利用资源、岸线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的ESI分级标准和量化模型。基于该模型,选取嫩江某河流段跨越管线进行实例研究,得出流域环境敏感性与风险等级分布,以期给出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海洋溢油事故应急控制决策的科学性,降低海洋溢油事故所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提出一种基于风险与成本最优的海洋溢油事故应急控制决策方法,识别海洋原油泄漏事件升级过程中的主要变量与时序节点;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海洋溢油事故演化模型,评估海洋溢油事故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在此基础上,引入海面溢油应急处置措施,并考虑不同溢油处置措施的执行成本与效果,构建海洋溢油事故应急控制决策的贝叶斯影响图模型,确定风险控制效果与成本最优的海面溢油事故应急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同时采用海面燃烧和自然恢复方法是进行实际海面溢油处置的最佳方案,可降低海面溢油事故的致灾风险和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密度的海上工程作业和进出施工船舶使周围海域面临很大的溢油环境风险。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必将给沿岸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溢油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溢油事故的发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东海大桥风电二期工程,假设施工船舶发生碰撞溢油事故,利用MIKE21模型系统就溢油风险进行分析,介绍溢油模型预测海上溢油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4日,康菲公司作业的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少量不明来源油膜.6月8日,在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的一条天然断层发现海底渗油.6月12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确认溢油源自蓬莱19-3油田.6月17日,蓬莱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据国家海洋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渤海溢油事故已经造成累计5 500 km2海面遭受污染.我国的海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并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0亿元.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上交通安全问题,基于ISODATA算法和水上交通事故等级综合加权平均法,构建水上交通事故黑点识别模型。结合道路交通黑点及现有水上交通多发区的研究方法,定义水上交通事故黑点;采用ISODATA算法分析水上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实现对水上交通事故空间的构建;对水上交通事故等级梯度赋值,以量化事故的严重程度,利用等级综合加权平均法确定黑点阈值。并以深圳西部港区水上交通事故为例进行模型应用,共识别出10处事故黑点及其边界,表明水上交通黑点识别模型能有效识别水上交通黑点的空间分布及特征,为水上交通安全状态分析提供了一种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跨越河流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溢油事故后的不易发现性以及河流溢油事故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提出1种通过无人机上装载的高清晰摄像头拍摄识别溢油区域的无人机溢油油头“影迹”寻踪法。该方法对无人机巡线路径进行算法编程,控制无人机的沿河寻油路径,通过无人机识别的溢油区域图片分析溢油油头位置,对溢油量进行大致计算并且能对溢油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溢油回收环节提供理论数据支撑;能够提高收油效率,大幅度减少山区跨越河流输油管道发生溢油事故后造成污染以及潜在危害的可能性,为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溢油事故风险,在风险定量分析中引入了模糊Bow-tie模型,基于事故树方法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发生溢油事故的原因,采用事件树方法分析溢油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利用模糊集理论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溢油的模糊可能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作业溢油后果因素的权重值,采用矩阵乘法计算溢油后果风险值。分析结果表明:油轮靠港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发生火灾+污染、爆炸+污染的概率较高。基于以上风险分析提出了油轮靠港装卸作业风险的防控措施,可为油轮靠港装卸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最大程度降低溢油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充分考虑海上油膜漂移特性及溢油点和漂移点对救援物资需求不确定等特点,基于鲁棒优化思想,建立救援应急成本最小、应急时间最短的双目标规划模型,并基于NSGA-Ⅱ算法设计求解方法.结果 表明:决策者可根据自身对溢油事故规模的判断,得到不同应急物资调度方案,为应急出救点的选择和物资调度...  相似文献   

12.
石化企业小型溢油事故屡见不鲜,因为溢油量少不易被发现,所以极易进入外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但目前溢油监测设备大多安装于码头用于海上大型溢油事故的监测预警,针对小型溢油事件监测预警的溢油监测技术选择与设备选型都不明朗。针对石化企业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溢油监测设备产品,分别从监测原理模式、设备组件两方面提出针对小型溢油事件的最佳溢油监测预警技术与相应的设备选型要点,并结合石化企业特征对溢油监测预警设备的安装方式提出思考,为石化企业进行相应设备选型与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岸水域船舶溢油应急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溢油事故对近岸水域造成的影响,提高近岸水域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响应系统的能力,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船舶溢油应急保障能力。在分析近岸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响应系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船舶溢油应急保障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船舶溢油应急保障能力分析的路径模型,分析应急保障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程度,研究其算法,并以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员保障在溢油应急保障能力中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物资保障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物资需求,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海上溢油应急物资调度的特点,构建基于应急物资需求量和调度时间模糊不确定下应急成本最小和延误时间最少的双目标调度模型。引入三角模糊函数描述应急物资调度中物资需求量和调度时间的不确定性,构建模糊环境下溢油事故点对应急物资应急成本最小和应急延误时间最少的双目标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角模糊数能很好地表征调度中物资需求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及模糊属性,确定的调度方案能为海上溢油事故发生时应急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日,南平市地方海事局在闽江干流延平区夏道水域组织开展水上综合应急演习活动。延平区地方海事处、南平市夏道运输公司、南平市樟湖水路运输公司等单位参加了演习。此次演习内容包括水上交通安全应急指挥、船舶应急消防救援、水上搜救、水域溢油围控清除4个方面,演习历时近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李彤  邓滢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3,(11):4136-4142
岸线污染是评估河口海洋溢油事故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针对目前溢油模型对油膜岸边黏附与冲刷过程研究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油粒子”溢油轨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类型的岸边介质对油膜饱和吸附与冲刷的算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河口海洋溢油岸边黏附与再释放过程。应用改进的溢油模型,对1999年3月24日珠江口一次典型溢油事故中油膜的漂移运动轨迹及河口区陆地岸线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溢油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面油膜与陆地边界的“黏附-冲刷”交互过程,模拟的油膜运动轨迹、抵岸时间与污染岸线长度等主要指标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溢油对不同类型河口岸线的影响程度与陆地岸线性质息息相关。陆地岸线不仅决定了油膜在陆地上的黏附总量,还决定了油膜在岸边的滞留时间与污染程度。沙滩具有较大的表面黏附厚度及下渗深度,因此对上岸油膜的滞纳容量最大,占溢油总量约40%;植物滩对溢油滞留周期最长,衰减过程最慢。改进后的溢油模型可为未来珠江口及其他河口海洋溢油事故水面浮油及岸线污染提供有利的定量模拟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开展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提高我国水上交通安全水平,从船舶风险评估与事故预测、事故分析以及事故及通航安全数据的组织与数据库建立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和分析。提出以建立水上交通事故时空数据平台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和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研究事故发生机理,评估事故风险,并将研究事故模拟再现技术作为事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国内外常用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传统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在开放海域大型溢油事故的处理中有着较好的效果,但在处理近岸海域的溢油时,由于受近岸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效果不甚理想。提出了一种小型自航式海上溢油回收装置,通过定位信号的引导,能够应用于近岸区域溢油的自动回收。介绍了该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装置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近日,百色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村入校宣传活动。针对隆林天生桥库区渡船严重超载现象时有发生的实际,为提高库区周边群众、学生出行安全意识,夯实库区水上交通安全基础,降低事故风险,市安委会决定从4月起在天生桥、龙滩、百色水利枢纽库区周边开展为期4个月的水上交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广西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强化水上安全生产管理,积极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我区水上安全生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但是,由于工作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等原因,些地方和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各类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水上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加强我区水上安全生产工作,吸取"山西运城9·23"和"四川南充9·27"事故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实现我区今年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