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寄托,持续时间最长、具有最强大力量的,就是自然。与西方不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的士大夫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往往就逃往大自然,从自然中寻求温存和安慰,因此大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其极重要的位置,这些文人骚客的作品中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还描绘了当时秀美的大好河山和生态环 境,正是因为自然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潜移默化的 作用,中华民族养成了热 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优良 传统。 沿着历史发展的顺 序,以典型的人物为代表, 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这样 的共识:以发…  相似文献   

2.
自然控制论在生态示范区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实现区域性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在我国69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本从自然控制论角度.探讨生态范区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提出了自然控制的数学模型。重点讨论了自然控制论在生态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和水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跪拜在自然力面前的奴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自...  相似文献   

4.
生态的状况 生态的变化 从18世纪末开始,至今经历了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向自然界索取了数量庞大的资源,使自然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恶化。  相似文献   

5.
设计结合自然——一个永恒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类为生存对自然的再造活动。如今它已发展到了危及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的地步。设计结合自然,与自然求取协同应成为永恒的主题。文章循这一主线进行议论,以期引发建筑界的广泛正视,并从身边做起。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既包含自然要素又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对之作全方位认识,有必要从哲学层次上加以研究。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并不在自然本身,确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环境科学研究应与伦理学研究结盟,把伦理学正当行为观念扩至对环境的关心,把道德上的权利概念扩至整个环境实体和过程。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生态化,所选择的发展途径符合环境道德规范,从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桎梏中解脱出来向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  相似文献   

7.
田淑慧 《陕西环境》1995,2(1):10-13
本文从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使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综合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人—地关系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地关系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认为它是人类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然而,从采猎文明时代敬畏自然的教育,到农业文明时代粗暴地对待自然的教育,教育在人-地关系问题上一直在迷途中徘徊。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上的误区,分析了它在该问题上的觉醒,提出了环境应“走出”传统经济的窠臼。  相似文献   

9.
阳宗海中光合细菌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原湖泊阳宗海中分离筛选出功能优秀的6株光合细菌,用海藻酸钠进行包埋。探讨了其自然细胞和固定化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菌体数量和不同染料浓度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种细胞的最佳脱色时间为24h,最佳温度为25~45℃,最适pH为6~9,在最佳脱色条件下固定化细胞的脱色能力比自然细胞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整体属性看,饮用水供水产业属于公益性显著的自然垄断产业;但从产业各环节看,供水和污水处理等业务属于私人物品,具有弱自然垄断性或可竞争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引入私人资本。国外供水产业引入私人资本分别采取了独立管制下的私有化模式、合约管制下的委托管理模式等,虽然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