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催化燃烧在消除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扼要介绍,总结了蜂窝陶瓷载体催化剂的特点,以及制备这类催化剂的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二甲苯催化燃烧转化率的各种因素和催化床长度或层数对传质的影响.并估计了这种催化剂用于石油和化工生产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 (一) 汽油机、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造成极大危害。目前,对这类废气采用的净化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再循环法、分解法或催化还原法。催化还原法是将装有催化剂的健化装置置于尾气管道里,使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 相似文献
4.
5.
稀土材料由于富含表面羟基、表面晶格缺陷和具有高温稳定性,结合其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亲和性以及优异储氧和释放能力等优势,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稀土基材料在VOCs处理上的效果优于贵金属催化剂,在实际工程中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文献及工程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稀土基材料在国内外催化领域、吸附领域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现状,分析了稀土材料的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难题。从吸附、催化等角度分析了稀土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指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期望能为稀土材料在VOCs治理领域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国研制成功一种利用土壤微生物除去工业企业废气中有毒成份的土壤微生物废气处理设备,比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有毒废气更有成效,也更经济。 相似文献
7.
8.
9.
随着中山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具、涂料、印花、玩具、制鞋等工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包含“三苯”在内的有机废气排放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有机废气毒性大,长期接触后,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或皮肤吸收到体内,将引起肝、神经及造血系统的损 相似文献
11.
12.
13.
消除VOC的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军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5,(3):34-36
催化氧化法除去VOC被认为是很有效的去除VOC的方法。它能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操作去除VOC率高,能回收废热且仅需简单的维护。因此催化氧化法是当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方法。去除VOC所用催化剂应具有的特性包括;低温下具有很高的活性;不易中毒;具有抗热性,使用寿命长,可再生重复使用;用过的催化剂不会成为污染源,回收后可作为有用的金属被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有机废气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为在国内开展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工作,采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菌种挂膜接种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0.183~1.803mg/L及气体流量86.4~190.8L/h(停留时间6.2~13.6s)的实验范围内,增加入口气体甲苯浓度和气体流量,可使甲苯的生化去除量增大,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57.13mg/h。由实验结果推断,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的净化去除过程属于传质控制过程。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动力学模式对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98。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 ,处理后的废气能够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 ,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乳状液膜吸收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水吸收乙酸丁酯的净化效率,以石油醚作膜相,聚异丁烯单丁二酰亚胺(T151)、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T155)作乳化剂,制备水相/油相(W/O)型乳状液,作为分散相加入水中形成水相/油相/水相(W/O/W)型乳状液膜,进行了吸收含乙酸丁酯模拟废气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制乳速度、乳水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废气中乙酸丁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液膜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对乙酸丁酯的吸收效率较高,在搅拌转速为400r/min,V(石油醚)∶V(水)为1∶1,w(T151)和w(T155)分别为6%和4%,V(乳化剂)∶V(水)为1∶4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膜稳定性较好,且对乙酸丁酯废气吸收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转轮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附转轮是一项应用于低浓度、高风量有机废气净化的处理技术,为优化转轮吸附关键工艺参数转速和吸附效率,以模拟甲苯废气为处理对象,采用蜂窝状改性13X分子筛(M-13X)为吸附剂,对比分析固定床和转轮两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床实验信息可用于转轮吸附系统;依据吸附过程的热质平衡理论,综合废气特性(流速、温度、密度、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吸附剂特性(热熔、吸附热、饱和吸附量等)及吸附床结构(床层厚度和密度、吸附区比例等)参数,推导了吸附转轮最佳转速(n opt)及周期去除效率(ηcycle)的数值计算,经与M-13X吸附转轮净化甲苯废气实验数据作比较,验证了所推导数值计算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转轮吸附处理有机废气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