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通过对潮安县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提出治标治本,从源头上做好信访案件的调处工作;防止越级上访,坚决控制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信访热点问题的预警和排查;完善群众环保信访案件上访联网;建立健全环保信访案件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大环保信访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信访干部的作用等制度的环境信访工作思路,落实措施进一步提高环境信访质量,解决群众环境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环境信访案件显著增多,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巨大障碍。正确及时处理环境信访案件不仅是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探讨环境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环境信访案件的特点,对环境保护部门如何防范和处理信访案件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1 新形式下环境信访的特点 环境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来信、来电、走访等形式,向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总称。就目前看,环境信访呈以下特点 1.1 反映的情况具有真实性。环境信访与其它信访不一样,表现在信访匿名少,反映情况多数真实  相似文献   

4.
环境信访作为人民群众反映自身诉求,保障合法环境权益的主要方式,当前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环保部门来讲,如何从处理环境信访过程中掌握本地的环境现状和主要矛盾,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也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和工作水平。笔者根据兴化市2008年-2012年环境信访数据统计,从信访类型、信访时间、信访区域、环境要素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群众所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被人们认识及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和引发的环境信访案件越来越多 ,信访所涉及的环境问题的面越来越广 ,烟台市莱山区建区至今 ,全区的环境信访案件 ,每年都在成倍的增加。这些环境信访案件和所反映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圆满的进行处理 ,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环境信访案件分析(一 )环境信访案件类型分析今年以来 ,到目前为止 ,莱山区共立案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 10 0多起 ,其中政协提案 3起 ,上级批转的案件 8起 ,…  相似文献   

6.
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及处理污染索赔信访的原则分析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和探讨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索赔案件办案的原则对处理环境信访、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信访一般可分为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两大类。排除危害是指受到环境污染影响或危害的人,因污染环...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环境信访工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环境信访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提出建立领导班子成员接待日、领导包案、环境污染有奖举报、重大环境信访联席会议及督办检查等制度的环境信访新思路。提出了超前预防、明察暗访、协调配合、责任追究等加强环境信访工作的四项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环境信访质量,解决群众环境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论述了环境信访的作用及新形势下环境信访增加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新形势下环境信访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社会转型期环境信访现状和种类,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探索了解决环境信访问题的对策、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环境信访投诉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言武 《环境科技》2005,18(Z1):158-160
着重分析了徐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近几年来受理的环境信访投诉,从中窥见环境信访的现状并梳理出环境信访投诉出现的新特点.介绍了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环境信访处理工作,保障信访人保护环境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为例,着重分析环保信访演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环保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沈阳市环境信访投诉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城市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环保前置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执法尚未形成合力等特征。针对沈阳市环境信访与投诉案件的形式和特点,提出了将环保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控制源头审批,建立完善信访制度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沈阳市环境信访投诉案件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阐述了夏季是信访投诉高峰期,近八成信访与投诉发生在城市7个中心区的特点。其中,春、秋两个季节多发扬尘、烟尘投诉;夏季是噪声、油烟投诉的高峰期;冬季主要是采暖引发的烟尘问题、噪声问题,以及建筑工地夜间施工扰民问题投诉。对2006年查处的重点环境案件进行了剖析,针对沈阳市环境信访与投诉案件的形式和特点,提出了部门联合、污染治理技术筛选、源头治理、专项整治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信访源的特点与妥善处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常见和罕见的环境信访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妥善处理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市为例,分析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环保前置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执法尚未形成合力等,并针对朝阳市环境信访与投诉案件的形式和特点,提出了将环保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控制源头审批、建立完善信访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对景区各分量承载力进行测算,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为资源空间承载力,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为全年弱载,而旅游旺季属于超载。针对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调控措施,使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15-16):1431-1442
The paper presents details about a doctoral-level EcoDesign course, as a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pedagogic theory. The aim was to promot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more productive use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in produc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course included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founded in real world experiences presented by lecturers from business, government and NGOs, as well as study visits and group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journal papers. The key pedagogical objective was to widen the perspective to embrace more humanly engaging concerns and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overall understanding about relations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product desig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5年重庆渝中区空气中SO2、PM2.5浓度水平与居民每日就诊人数的动态观察发现:居民内科各月门认及诊人次按病种分类显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在空气SO2、PM2.5空气浓度水平出现峰值的一月份呈现高峰;各年龄组四大类疾病的延迟七日的门诊女性就认人次中,COPD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次与SO2、PM2.5浓度相关系数在0.4-0.7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COPD的时间聚集性分  相似文献   

19.
After five years of assisting Nebraska businesses, the Partners in Pollution Prevention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contracted with an independent third-party to conduct a survey to determine clients' perceptions on the value of the technical assistance. A second assessment method, reassessment interviews, consisting of site visits by interns, supported many of the findings of the initial survey, allowed for explor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some initial responses, and collected metrics related to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pollution prevention suggestions. A combined approach using more than one evaluation tool may be helpful to other environmental service providers in assessing impact of their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