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引用系统控制论、协同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构建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系统,对综合调控系统的成分、关系、结构、相互作用、功能等予以解析,揭示在利益冲突背景和博弈过程中环境政策综合调控过程、动态、演变等规律特征,建立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的模型、标准和程序,为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确定和把握准确的位置、对象、时机、方式、范围、力度、速度、步骤、工具等指明方向。本探讨了微观环境政策运行机理和微观综合调控机制,为环境政策的分析、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微观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环境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环境政策作用机制是环境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和核心。应准确理解环境政策作用的背景、成因、过程、作用机制、效应动态、演变规律等,了解环境政策副作用和变形的生成一演变规律,了解政策副作用形成机制、传导机制、积累发展机制、作用机制,才可能准确预测环境政策所引发的变化,才可能准确有效地设计开发政策工具和调控机制,有效地进行环境政策调控,提高环境政策的预见性、准确性、操作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机制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系统由环境问题、不良环境行为等成分构成,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及环境政策调控主体与政策对象的博弈影响环境政策效率。使用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模型,准确调控位置、调控对象、利用综合调控工具能为环境政策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环境政策工具组合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是环境政策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要求。任何政策工具存在先天缺陷和使用特性的局限,环境政策先天缺陷和局限被人文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所放大和强化.削弱环境政策功能,妨碍政策工具的使用。环境政策组合是指政策工具以一定性质、方式、比例和过程结合在一起,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运转灵活的政策工具群体的过程。环境政策工具组合能弥补单个政策工具诸多缺陷和局限;政策工具组合所产生的新特性和新功能,改善环境政策功能,扩大环境政策适用范围。辅助工具在政策工具组合中的功能至少有;活化激活功能,润滑功能,防护功能,缓冲功能。服务保障功能;辅助工具在政策工具组合中的作用,改变主导工具特性,改变主导工具对象的状态、动机和动力,改变主导工具存在方式、表现方式,改变主导工具的状态与性质,改变主导工具的调控状态、过程和规律。从主导工具使用前一中一后的3个阶段的背景环境、条件、预期政策对象、非预期政策对象、公众、历史传统等多个侧面,研究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过程、规律、效应和协同性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环境政策思路的基本内涵、实质、初始状态、激发、展开、形成、选择和完善等有关问题,分析了环境政策思路每个环节的成因、过程、机制、状态、特征、趋势和影响因素,试图建立环境政策思路形成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成型的一门新兴学科。蔡守秋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环境法律和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且富有成果的知名学者之一。20多年来,他认真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默默耕耘在环境法学这一处女地上,勇于探索创新。 蔡守秋教授1963年至196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化学系,70年代末曾在武昌造船厂从事环境保护技术工作。从1980年开始至今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环境资源法律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育部批准的首…  相似文献   

7.
从地球演化的观点,探讨了环境问题是地表环境进入人文时期发生的一种新行星现象,其形成过程归纳为源、流、场、效应的链式机制,考虑到对环境问题的防治,构成了源、流、场、效应和调控的链式关系,并结合中国的环境状况,讨论了我国近期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向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政策执行力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目前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经验,分析环境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从管理体制、诱导制度、监督制度、执行主体自身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讨论政策风险定义、性质、特征、来源、分类和分析框架等基本内涵。通过研究风险形成机制、风险传导机制、风险积累和发展机制、风险作用机制的方式,探讨风险生成一演变规律。研究政策风险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提出环境政策风险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人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议题。本文从环境危机事件的内涵与制度学诱因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危机影响下环境政策变迁的过程、模式以及机制进行评述。研究表明,制度供求不匹配所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导致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危机事件有利于打破原有环境政策渐进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通过改变政府、公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体的机会格局与资源条件从而为主要政策变迁提供可能性。因此,危机事件影响下的环境政策变迁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正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环境危机多发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研究。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有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具有不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的环境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环境政策文字表述形式进行论述,指出中国环境政策基本原则包括: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原则、环境责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环境民主原则,等等。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从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社会政策,环境行政政策、国际环境政策探讨了中国环境政策的体系结构。对中国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中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境政策目标与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正在从以抓治理为主和单纯依靠国家投资防治污染的阶段,逐步地发展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制定有关政策、法令和措施,对环境进行全面管理的新阶段——法制阶段。为了加强环境社会科学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相当一部分提案中都涉及到环境与健康。但是,环境政策与健康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没有专门的论述。本文研究建立的综合环境评价框架,整合了宏观经济评价模型、终端用能模型、污染浓度模型以及健康效应模型,并首次用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模拟了5种现行环境政策。从降低经济损失、维护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污染物总量控制联合清洁能源投资政策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决策过程提供了科学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探讨环境政策对象识别和界定的假定、依据、标志、方法、程序用于指导科学识别和界定环境政策对象 ;合理划定环境政策对象边界的有关问题。将政策对象分为数个群体 ,研究政策对象群体种类、大小、数量、分布 ,确定环境政策对象组成和结构。研究环境政策对象群体关系形成的成因、机制、过程和状态 ,注重研究群体间冲突关系、妥协关系的形成规律和过程。从而归纳出过程性、相关性、差异性、冲突性和可调和性等环境政策对象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了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形成及发展近况,并介绍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环境政策的形成、运作及优化模式,并举例加以说明;运用该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张进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就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环境政策思路的基本内涵、实质、初始状态、激发、展开、形成、选择和完善等有关问题 ,分析了环境政策思路每个环节的成因、过程、机制、状态、特征、趋势和影响因素 ,试图建立环境政策思路形成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战略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分析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刚 《环境保护》2005,(6):42-44
分析战略环境评价(ANSEA)是近年来在战略环境评价(SEA)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方法。与SEA重点分析战略决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有所不同,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战略决策过程本身进行分析。也就是说,ANSEA以政策决策过程为核心,为政策、规划和项目的决策过程提供一个分析评估的框架,从而有效地将环境评估因素整合到决策形成过程当中,以实现在决策形成过程中更多并更深入的考虑环境因素,提高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有利于优化战略决策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远  陆根法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45-546
在传统环境管理体系下,政府主要依靠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调控企业的环境行为,而信息手段的引入,不仅为政府的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持同时公众参与屯给企业施有力的刺激作用。以世界银行在印度尼西亚试行的信息公开化制度为例,探讨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的内容及春对污染控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重点分析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环境经济政策建设的思路、原则和目标,提出要着力抓好十大重点环境经济政策建设,夯实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三项配套政策机制,为实施绿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