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脱硫溶剂再生系统将脱硫装置的富胺液进行再生,为脱硫装置提供贫胺液。富胺液与贫胺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上部与塔底上升热源直接接触,升温后富胺液中的H2S和CO2大部分解析出来,然后进入重沸器壳程,被管程蒸汽加热后,H2S和CO2进一步解吸,再生后的贫胺液经由塔底泵、换热器等返回脱硫装置。再生塔顶出来的酸性气经酸性气空冷器等冷却、冷凝后,进入再生塔顶回流罐,冷凝液经回流泵返回再生塔,干燥酸性气送往硫黄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真空再生的有机胺脱硫技术以及其应用于江铜贵溪冶炼厂硫酸尾气净化的中试运行情况。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测试了脱硫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脱硫剂循环量为9 m3/h、再生塔操作真空度为(35±5)kPa、再生蒸汽压力为0.3~0.35 MPa、蒸汽流量为1.0~1.2 t/h条件下,再生效率大于90%,脱硫效率大于99%,净化气中ρ(SO_2)低于10 mg/m~3。该技术克服了传统有机胺脱硫技术存在的有机胺消耗大、蒸汽耗量大、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具有脱硫效率高、稳定性高、再生蒸汽消耗低、有机胺损耗量低、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完全适应于冶金制酸尾气中SO_2的脱除,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李斌  王金平  安连锁 《环境工程》2018,36(10):179-183
应用蒸汽相变技术与氟塑料换热器,设计了协同颗粒物脱除和水分回收的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系统在脱硫塔进、出口设置两级间接传热式烟气冷却器,氟塑料换热器吸收的排烟余热通过闭式循环水和板式换热器传递给凝结水。一级烟气冷却器降低脱硫塔入口烟温以减小脱硫水耗,二级烟气冷却器冷凝烟气中的水蒸气并脱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将系统应用于某330 MW燃煤机组,在额定负荷可降低发电煤耗率为3.09 g/(kW·h),回收冷凝水为6.4 t/h,降低颗粒物浓度至8.08 mg/m~3;连续运行9个月,可节约77%的脱硫系统用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经脱硫富液高塔并流再生改为自吸空气喷射再生的工艺后,可提高脱硫效率、减少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对某脱硫装置的胺液再生塔底重沸器出口返塔管线法兰的腐蚀失效进行了分析,从装置工艺状况、材料成分和组织、腐蚀产物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弯头腐蚀穿孔的原因,提出了工艺防腐、材料升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津石化炼油部正在运行的生产装置包含两套常减压、两套加氢裂化、重整抽提、两套延迟焦化、两套柴油加氢、蜡油加氢、航煤加氢、一套硫磺回收等主要装置及储运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近年炼油部实施的主要节能项目有:重整抽提装置乙烯裂解汽油分馏塔底重沸器和甲苯塔底重沸器Ⅱ改造为高通量管换热器,热源由3.5MPa蒸汽改为1.0MPa蒸汽;蒸汽管网优化项目;2号常减压减压塔节能改造;空冷风机节能改造;循环水系统改造;2号延迟焦化装置热出料流程优化。针对炼油部在低压蒸汽平衡、蒸汽管网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提出了节电优化措施;分析了低温热利用方面存在的潜力,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300t/d精炼油生产线的蒸汽冷凝水常压回收系统为例,介绍了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工艺改造方案。经过改造后测试结果证明:节能效果明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厂原油加工能力为250万吨/年,目前实际加工量为200万吨/年,主要产气装置为设计能力12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装置生产的高压瓦斯经脱硫后进入高压瓦斯管网送至各用户。因装置和高压瓦斯管网波动而泄漏的气体进入低压瓦斯管网。设有火炬一座,为  相似文献   

9.
依据烧结烟气的特性,选用旋流板塔为脱硫吸收设备并对其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设计的塔型具有脱硫效率高、液气比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应用于烧结机烟气脱硫的装置。  相似文献   

10.
螺旋型垂直筛板布气的喷射鼓泡脱硫除尘塔的研制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中试规模的螺旋型垂直筛板布气的喷射鼓泡脱硫除尘装置,具有螺旋型布气、环流布气、气动搅拌等特点.装置中特有的螺旋型气室是由两块按阿基米德螺线设计的垂直筛板围成,有结构简单紧凑、开孔面积大、不容易堵塞、气速稳定等优点.对中试规模装置进行了压降和湿法脱硫除尘实验.结果表明:空塔与喷射鼓泡运行时装置各部分压降随气量增加而增加,喷射鼓泡运行中控制"临界液位差"约170mm,当气量为1856m.3h-1时,塔总压降为3.37kPa;脱硫效率随鼓泡层高度和气动搅拌器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升高;当石灰石浆液浓度上升时,pH升高,有效脱硫时间延长;pH是控制装置脱硫效率的关键,pH=5.35时脱硫效率可达70%,pH为6~7时脱硫效率保持在80%以上;当烟气中含尘浓度大于304mg.m-3时(粉尘粒径小于50μm),除尘效率可达91%以上;该装置脱硫、除尘效率高,塔体高度较低,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蒸汽相变促进WFGD系统脱除PM_(2.5)的协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蒸汽相变作为预处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常规除尘设备对PM2.5细颗粒的脱除效率,但对于水汽含量低的原始燃煤烟气蒸汽耗量太大,限制了工程应用,而在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烟气降温增湿,再添加少量蒸汽就可以建立PM2.5凝结长大所需要的过饱和环境,进而实现WFGD系统对PM2.5的协同高效脱除。在分析蒸汽相变促进PM2.5脱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湿法脱硫过程传热传质特性,定性分析了脱硫塔塔前、塔内和塔出口添加蒸汽对WFGD系统脱除PM2.5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具体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煤电行业脱硫超低排放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节能型湍流管栅高效脱硫技术的工艺。技术开发基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旨在提高空塔脱硫效率,降低能耗。文章阐述了该装置安装在烟气量10 000 m~3/h的中试装置上进行高效脱硫中试研究。通过不同SO_2浓度、不同液气比、不同流速、不同工况条件等的对脱硫效率影响的试验,说明节能型湍流管栅高效脱硫技术中试研究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降低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当SO_2入口浓度为6 050 mg/m~3,脱硫效率由空塔时的96.98%提高到99.45%,提升了2.47个百分点;湍流管栅提效装置不仅适用于低SO_2入口浓度的工况,对于中高硫分的工况同样适用;加湍流管栅提效装置后,在相同有效液气比条件下,脱硫效率与空塔相比提高1%~2%,标志着该技术已具备工程化示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的硫磺联合装置包括60汕污水汽提、200t/h溶剂再生、20000t/a硫磺、干式气柜4套装置,来自上游装置的含硫污水经脱气、除油后进入汽提塔,塔顶含氨酸性气到硫磺制硫装置,塔底净化水到常压、水厂回用。各装置来的含硫溶剂(富液)经过滤后闪蒸脱烃,再进入再生塔,塔顶酸性气到硫磺制硫装置,塔底贫液去各装置回用。污水汽提和溶剂再生来的混合酸性气在制硫装置中生成工业用硫磺回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碱法在FCC再生烟气脱硫中的基本流程,并通过对3个大型炼油企业FCC再生烟气双碱法脱硫装置的考察,发现双碱法应用在FCC再生烟气脱硫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讨论了国内外现有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和需要关注的操作参数,最后,为了提高现有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气动搅拌喷射鼓泡脱硫除尘吸收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动搅拌喷射鼓泡脱硫除尘吸收塔在发明专利单切向环栅式喷射鼓泡进气脱硫装置的基础上,对塔做了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塔内设有两套布气装置,避免了大塔径(直径在4m左右)下塔中心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此外,在环形气体通道内增设了一套气动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的动力由环形通道内的气流提供。运行结果表明,新的布气系统使塔内气体分布均匀,塔内的气、固、液可以充分混合,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当脱硫剂pH值在5以上时,脱硫效率稳定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旋流水膜脱硫技术,烟气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塔内,循环吸收液则从脱硫塔上部进入。烟气自下而上流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循环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将二氧化硫除去,脱硫效率高,对烟气进行脱硫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氮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将三种先进的技术有机结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采用独特溢流装置的自激式除尘器进行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球面筛板塔进行二次除尘和脱硫脱氮,采用结构新颖的汽水分离器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脱氮。该装置不仅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硫脱氮,而且可实现有用细微粉尘即稀有金属的回收。此类装置还可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建材等领域中的湿法除尘。  相似文献   

18.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19.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新兴的再生型SO2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可再生、SO2可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有机胺法脱硫可处理烟气中SO2浓度范围为0.1%~50%,净化后烟气中SO2的含量可达到29~257 mg/m3。重点介绍了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的工艺,包括预喷淋装置、吸收装置、再生装置、净化装置等。并指出了该技术在烧结领域的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铅的迁移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我国6台有代表性电站锅炉的烟气以及燃煤、飞灰、底渣、脱硫石膏等样品,通过测试燃煤和燃煤副产物中铅含量以及烟气中铅的形态分布,考察了燃煤电厂铅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烟气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对大气铅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炉燃煤过程中,煤中铅释放强度高,平均释放率为97.11%;循环流化床锅炉铅的释放率相对较低,约为84.99%.锅炉出口烟气中铅主要为颗粒态铅(Pbp),比例高达86%~92%,并且与燃煤中氯含量具有正相关性.烟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对大气铅具有协同脱除效果,尤其是除尘装置.静电除尘对铅的平均脱除效率为91.85%,布袋除尘为95.12%.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可脱除35.67%~77.81%铅,脱除效率主要与脱硫塔操作条件有关.燃煤中的铅经过燃烧和烟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后,81.97%~90.18%转移到飞灰中,具有高富集性;脱硫石膏中的铅占3.94%~11.82%;只有1.75%~5.40%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