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详细叙述了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原理,与其它生物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重点评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以及水域水质毒性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其测试结果与传统的鱼类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际应用方便可行。同时,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化学分析技术对发光细菌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标记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是缓解水电建设对鱼类资源影响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标记放流可以帮助人们准确获得鱼类的种群信息,是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标记方法主要有体外标记法、体内标记法、自然标记法、化学标记法、生物遥测法、分子遗传标记法,文章介绍了这些标记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分析了中国鱼类标记放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鱼类标记方法的科学研究、采用多种途径对标记鱼类进行回收、建立科学合理的回收体系和加强鱼类回收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夏季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根据1964、1982、1999和2005年6月渔业生物资源底拖网监测资料,分析了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64、1982、1999和2005年间,4次监测中出现的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4、78、64和47种;4次监测中主要优势种类均为带鱼,但其资源量正逐渐降低;其它优势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底层优质鱼类,转变为80年代的中上层鱼类,随后转变为现在的群落结构简单、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均较少的状况;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现由1964年到1982年升高,随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1964-2005年间鱼类群落长度谱变化状况表明,该海域内的鱼类呈现小型种类和小个体增多,大个体减少,且长度范围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体数量主要由体重<50 g的小型鱼类和幼鱼组成,而群体重量主要由<500g的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部分水库近年来8种毒物在各种鱼类体内的残留水平.并应用均值型指数法对各水库鱼类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还对同种鱼类不同年龄组,同一鱼体不同器官的残毒积累状况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2-2014年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水生生物群落和鱼类生物残留的相关监测,分析乌苏里江流域底栖动物和藻类的群落特征,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开展了流域背景断面水生生物调查工作;对鱼类生物体残留进行了监测,同时对鱼进行了组织切片观测和遗传毒性监测,对鱼体健康状况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抚顺市不同行业废水生物毒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废水生物毒性监测与评价,能全面地反映废水对水生态的影响状况和程度.本文采用发光菌、蚕豆根尖、鱼类等生物指标,应用生物毒理监测方法,对抚顺市石油、化工、金属、食品及制药等五大类行业废水的毒性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各行业废水对鱼类的生物毒性依次为制药>食品>石油>化工>冶金;对发光菌急性毒性依次为制药>冶金>食品>石油>化工;对蚕豆根尖遗传物质DNA影响程度分别是制药>食品>冶金>化工>石油.  相似文献   

8.
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对于区域人为活动的干扰具有显著的指示作用.基于2014年5月-2015年8月北京市主要河流(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64个采样点的河流鱼类监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法,研究北京市主要河流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鱼类在空间上形成了3个主要类型,包括分布于北京市主要河流上游山区的山溪型河流鱼类类型(组1),分布于北京市主要河流上游山区向下游城区过渡区域的山溪向城市河流过渡鱼类类型(组2),以及分布于北京市主要河流下游城区的城市河流鱼类类型(组3).鱼类优势度指数分析表明,组1优势种主要为拉氏鱥、宽鳍鱲、棒花鱼、北方须鳅和中华花鳅,组2优势种为鲫鱼、宽鳍鱲、棒花鱼、麦穗鱼、黑鳍鳈、中华花鳅和波氏吻虾虎,组3优势种为鲫鱼、麦穗鱼和泥鳅.与历史监测资料比较,北京市鱼类生物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共有12种野生鱼类未能在野外监测中发现.北京市山区和过渡区域河流中保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受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城市河流的鱼类退化明显,物种组成以高耐污类群为主,群落结构呈现单一化.研究显示,北京市城市化过程对区域鱼类生物多样性下降具有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分异加剧,与区域人为活动扰动的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各种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监测和研究,掌握了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掌握了此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从鱼体的角度来定量地评价松花江目前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0.
酚(pheno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污染物,又是苯(benzene)在体内代谢的重要衍生物,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强烈的细胞原浆毒剂。近年来,鱼类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合理监测生物,已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应用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周血有核红细胞微核直接监测水生环境中酚的毒性及其危害,还罕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测酚对草鱼(Ctenopha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机摄像跟踪技术,以正常水体中斑马鱼鱼群的行为变化为基础,模拟污染物突发暴露下斑马鱼鱼群游动行为(速度和高度)、通讯行为(平均距离和分散度)和区域分布(不同区域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联合突发暴露下,斑马鱼表现出慌乱不安的过度活跃,游动速度在暴露前30 min内持续增大,变化区间由暴露前30~60 mm·s-1增至60~85 mm·s-1,而后又迅速下降至20mm·s-1左右.高度的变化稍微滞后于速度的突变,在暴露12 min后才明显增高.持续的污染物暴露和其对鱼的毒性作用也破坏了鱼群原有的通讯和分布规律,平均距离和分散度分别增大43.5%和120.0%,且鱼群在浓度相对较低、接近水面的出水口附近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与传统的以个体鱼和单一行为反应为监测对象的方式相比,基于斑马鱼群体行为变化用于水质在线预警系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有效的信息,是预警水质突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湘江干流大面积死鱼突发环境事件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件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并就河流大面积死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监测指标确定、原因分析等内容进行探讨。溶解氧低是死鱼的主要原因,而大体量低溶解氧污染团的形成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暴雨以及特殊的开闸放水方式有关。所分析的案例为死鱼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量的预测精度对污水厂的安全运行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将人工鱼群算法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并根据污水厂进水量的变化特性,考虑其周期性及气温、天气和节假日等影响因素,建立人工鱼群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将人工鱼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到实际中,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群神经网络具有预测精度高、误差小的优点,在污水管网监测预警及实现管网与水厂联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扬州市长江段不同水层中鱼类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肉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对人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大多数人所青睐。由于有机氯农药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曾被广泛使用。中国早已停产,但由于其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不易分解属于高残留农药,残留于植物中有机氯农药,可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进入动物体内,鱼类也会受影响。本文根据淡水鱼在水中分布状况,选取了扬州市长江段生活在不同水层中三种鱼类为分析对象。选取容易富集有机氯农药的腹部肌肉为实验样品测定部位,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前处理分析鱼肉中有机氯农药并对该分析方法进行完善,通过实验总结出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中对淡水河流中鱼类有机氯农药测定,并能及时掌握淡水鱼类中有机氯农药对人身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特有属性和东山湾的实际情况,探讨并优化完善了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2016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东山湾游泳动物和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结合2012~2013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状况已临界超载。针对目前东山湾渔业资源承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等预警措施,旨为东山湾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推进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估业务化和其他海湾的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biopsy plugs to sample fish muscle tissue for mercury analyses i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lethal sampling; however, the practice has yet to be widely implemented in routine monitoring due to concerns about variability of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fish muscle tissues. Here we examin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fillets of four fish species (Walleye, Northern Pike, Smallmouth Bass and Lake Trout), suitability of left/right side of fillet for biopsy sampling, and appropriateness of re-using a biopsy pun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left and right fillets of fish are similar.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biopsy plug samples, taken from the anterior dorsal area of the fish fillet, were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homogenized fillets. There was no discernible cross contamination between samples when a biopsy punch was reused after washing in hot soapy water, and as such, biopsy punches can be recycled during sampling to reduce the sampling cost. If a tissue mass collected from a specific site on the fillet is insufficient, then we suggest sampling corresponding locations on the other fillet rather than sampling two adjacent sites on one fillet to obtain more tissue.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illet biopsy plug sampling, minimize fish mortality for mercury monitoring, and reduce labor and material costs in monitor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对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溞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 h 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溞的48 h 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 min 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 h 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纸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质、鱼类、藻类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监控预警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安全。应用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质监控预警,北杂木和古楼的总氮为重警,其他均为无警。青鲻鱼在线监控预警,生物毒性在35以下,水质预警为无警。大伙房水库库区水质中躯体毒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顺序为铅〉汞〉氰化物〉氨氮〉挥发酚。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风险均小于10^-9/a,远远超过瑞典环保局、芬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6/a。  相似文献   

19.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LCDV) infec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L.) and Senegalese sole (Solea senegalensis, Kaup),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rine fish species in the Mediterranean aquaculture. In this study, a rapid,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LCDV genotype VII based 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was developed. The LAMP assay, performed using an apparatus with real-time amplification monitoring, was able to specifically detect LCDV genotype VII from clinically positive samples in less than 12 min. In addition, the assay allowed the detection of LCDV in all asymptomatic carrier fish analysed, identified by qPCR, showing an analytical sensitivity of ten copies of viral DNA per reaction. The LCDV LAMP assay has proven to be a promising diagnostic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easily in fish farms to detect the presence and spread of this iridovi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