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静态好氧堆肥处理城市垃圾的工艺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生活垃圾的特点 ,设计出一种堆肥装置—好氧静态立式发酵仓。该装置具有控温、通风自控系统。用该装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的温度、pH值、含水率、耗氧量和有机质等参数进行监测 ,表明堆肥过程能顺利进行 ,堆肥产品的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堆肥过程中含水率和有机质VS含量明显减少 ;通过对堆肥的通风加热 ,能够加快堆肥温度的提升 ,加快堆肥过程。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农业废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稻草秸秆和麸皮为堆肥原料,本实验室制取的鼠李糖脂为促进剂,进行了控温条件下堆肥一次发酵的实验研究.堆肥采用好氧静态堆肥技术,含水率控制在60%~70%,通气量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发酵周期18d.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pH值、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种群密度、半纤维素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实验组的有机质降解率比对照样高13.4%,水溶性有机碳的平均含量提高了2.2g/kg,同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增加了5.7%、10.7%.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增强聚合物的水合程度,促进有机质降解,从而加快堆肥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3.
X712.05200601621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农业废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戴芳…(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26(4).-181~185环图X-5以稻草秸秆和麸皮为堆肥原料,鼠李糖脂为促进剂,进行了控温条件下堆肥一次发酵的实验研究。堆肥采用好氧静态堆肥技术,含水率控制在60%~70%,通气量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发酵周期18d。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pH值、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种群密度、半纤维素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实验组的有机质降解…  相似文献   

4.
以Biolog方法为主要监测手段,结合聚类分析以及PCA分析方法,考察了添加酶液对农业废物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液使得堆料中有机质的降解率提高了4.90%;微生物群落代谢聚类结果表明,添加酶液可以改善堆肥微生物对中间代谢产物类碳源的代谢能力.通过PCA发现,添加酶液提高了堆体中微生物对双亲化合物、聚合物、氨基酸和氨基化合物等碳源的代谢能力,由此可导致有机质被更高效降解;此外,堆肥各时期群落代谢聚类结果表明,酶液对堆肥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次发酵的第6 d和二次发酵的第30 d,从而有效地加速了堆肥进程.  相似文献   

5.
高温好氧菌群用于接种垃圾堆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混合筛选的方法筛选驯化了高温好氧菌群。进行人工接种堆肥实验。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监测.C/N比分析以及堆肥过程中总菌数的分析.比较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堆肥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高温好氯菌群可使前发酵堆肥高温时间提前.高温持续时间长。从而加快了堆肥过程中有机质降解。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6.
污泥高温好氧堆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污泥(简称污泥)含有丰富的N、P、K元素及有机质,同时还含有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等有害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妥善处理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危机人类健康,同时又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本实验针对西北地区污泥特性,采用两阶段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用玉米芯、粉煤灰和麦草做添加剂,将实验堆肥物料的有机质含量调整到50%左右,含水率调整到60%左右,一次发酵采用温度-通风量联合自动控制,二次发酵采用自然通风、翻堆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粒径的玉米芯粒经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有机质、硝态氮等参数的变化影响,以及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芯、粉煤灰等添加剂,可使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并且能够制得肥分较高的堆肥产品.  相似文献   

7.
堆肥是世界范围内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一种普遍工艺,本试验以酵母生产副产物糖渣和污泥为原料,以谷糠为填充料,以RW促腐剂为发酵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堆肥,研究了污泥和糖渣混合堆肥的可行性以及处理过程中温度、含水率、pH、有机质、重金属、卫生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和糖渣混合堆肥具有可行性,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左右,添加一定量的发酵菌种和填充料,并控制合适的翻堆频率,可以顺利实现堆体升温发酵腐熟,并最终满足污泥糖渣无害化、减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鸡舍废物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滇池流域的典型农业废物蔬菜、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为原料,进行了不同配比的联合堆肥中试研究.一次发酵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系统,二次发酵采用周期性翻堆自然腐熟.在一次发酵阶段,堆体温度在55℃以上保持至少3d,最高温度达73.3℃,可有效杀灭致病菌;堆体含水率从75%降低到56%,多余水分得到快速去除;有机质从65%降低到50%,pH值稳定在8.二次发酵后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高.通过堆肥工艺的优化控制,蔬菜废物、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联合堆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废物还田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酵方式对鸡粪重金属及有机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粪和稻草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一次堆肥发酵(包括液体菌剂发酵,L;固体菌剂发酵,S;高温酵素发酵,E),以及连续二次堆肥发酵(高温酵素发酵+液体菌剂发酵,EL;高温酵素发酵+固体菌剂发酵,ES)下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布规律、理化性质以及有机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鸡粪有机肥pH值显著增加(P < 0.05),而EC值和含水率均显著减少(P < 0.05).小白菜种子发芽率由堆肥前的高达58.1%下降到堆肥后小于20%.堆肥后重金属由可溶态向难降解残渣态转化,有机肥中Cu、Zn、Cr、Cd、Pb和As钝化率分别达到27.2%~69.3%、17.1%~50.7%、24.0%~68.7%、16.9%~46.3%、33.1%~54.3%和0.4%~29.5%.腐殖物质和胡敏酸含量显著增加(P < 0.05),胡敏酸/富里酸(HA/FA)比值均上升.堆肥中多糖类和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均有所增加,但香族类化合物有所降低.从重金属钝化率、有机肥腐熟度等有机肥无害化指标来看,连续二次发酵效果优于一次发酵,其中E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批式进料联合堆肥的中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滇池流域典型农业废物蔬菜(西芹)和花卉废物(石竹)为原料,进行了2种配比的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堆肥一次发酵采用批式进料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技术,发酵周期15d.对于西芹与石竹废物各占一半的堆肥试验,在一次发酵阶段,堆体温度在55℃以上保持10d,最高温度达65℃,可有效杀灭致病菌,堆体含水率从64.2%减少为46.3%,有机质含量从74.7%下降到55.6%,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pH值稳定在7左右.二次发酵采用周期性翻堆,自然腐熟,周期30d.对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表明,堆肥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高.这表明,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蔬菜废物和花卉废物联合堆肥可以在45d内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将堆肥产品返还土壤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绿化废物低比例补充的市政污泥好氧堆肥工艺可行性,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替代绿化废物为骨料,采用静态翻堆好氧堆肥工艺处理脱水市政污泥,分析一次发酵过程及产品的主要性质。结果表明:以回流污泥堆肥产品部分替代绿化废物时,堆体的高温期(≥55 ℃)均可持续超过3 d,产品含水率低于40%,挥发性固体含量(VS)超过45%,pH值稳定在6.0~7.0,种子发芽指数(GI)超过70%,满足园林绿化用途要求。其中,脱水市政污泥、绿化废物、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1.5:1的试验组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为27 d,一次发酵产品总氮、总磷、总钾、腐植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高,肥效更优,适合于工程规模的园林绿化用途。在回流污泥堆肥产品完全替代绿化废物的试验组中,脱水市政污泥和回流污泥堆肥产品质量比为5:6和5:8的堆体可达到高温要求(≥55 ℃保持至少3 d),VS、pH、营养物质、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均符合园林绿化用泥质和有机肥料的要求,且一次发酵周期可控制在16 d内。当回流污泥堆肥产品与脱水市政污泥质量比≤6/5时,GI超过90%,满足腐熟要求。污泥堆肥产品回流替代绿化废物作为市政污泥堆肥的骨料,可有效调节脱水市政污泥堆体性质,缩短堆肥周期,提高产品肥效。  相似文献   

12.
污泥堆肥含水率监测方法的选择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泥的堆肥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含水率测定方法有助于掌握堆体腐熟程度和水分脱除进程,并据此进行工艺的优化和反馈调控.本文介绍了污泥堆肥的含水率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由于堆肥物料性质与堆肥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缺乏可直接应用的测定仪器,应根据物料性质、工况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含水率测定技术,并对相关仪器进行改进.对于污泥堆肥的工程化应用而言,实时在线监测的原位含水率测定方法更适合指导工艺的调控和优化、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牛粪生物堆肥有机酸变化及对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外源微生物(发酵菌,EM)进行牛粪工厂化堆肥,堆肥期间,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大分子腐殖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前期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在堆肥后期又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腐殖酸呈先降低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胡敏酸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富里酸呈一直下降的趋势。对堆肥过程中有机酸、腐殖化指数分析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的腐熟度,但与微生物添加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红玉  王桂琴  顾军 《环境工程》2017,35(5):112-116
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以不添加菌剂的处理作为对照(CK),以添加腐熟堆肥、鼠李糖脂和固体专用菌剂为3个处理,研究菌剂添加对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H_2S和NH_3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剂添加促进了堆肥腐熟;添加腐熟堆肥更能有效地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H_2S排放,而鼠李糖脂的添加更能有效控制NH_3的排放。从恶臭气体控制、堆肥腐熟并结合H_2S和NH_3的检知嗅阈,优选腐熟堆肥作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实现H_2S和NH_3同时减排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堆肥是处理农业废弃物最适宜的技术之一,但堆肥产生的有害和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生猪养殖发酵床废弃垫料及菌渣为原料,利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技术研究垫料和菌渣不同配比及添加EM菌剂对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堆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以堆肥前20 d较大,堆肥中后期降低;微生物总量和种类在不同堆肥处理间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CO_2和N_2O排放速率与细菌、真菌和甲烷氧化菌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整个堆肥期间,以菌渣为主料并添加EM菌剂的堆肥处理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最佳,相对其他3个处理温室气体减排0.7%~10.2%.由此认为,以菌渣为主料和通过添加EM菌剂的堆肥方式可以作为降低菌渣-发酵床废弃垫料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好氧发酵(堆肥)技术是实现有机固废无害化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自然堆肥技术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操作环境差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研发有机垃圾强化快速好氧发酵工艺为目的,通过筛选环境温度、微生物接种、辅料投加、搅拌通风频率等强化堆肥关键可控因素,系统研究各项参数对有机垃圾好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25 ℃),合理控制搅拌通风频率(每小时搅拌通风30 min),接种丰甜复合菌种,添加辅料等手段可有效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发酵效率。该研究成果对机械强化快速好氧发酵设备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全程高温堆肥效率,经筛选和高温驯化,获得高有机质降解效率的耐热复合菌系(TMC),设置全程高温接种TMC堆肥组(T1)、全程高温堆肥组(T2)和常温堆肥组(T3),通过理化指标、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GI等指标的检测和优势细菌演替规律分析,以揭示TMC对全程高温堆肥工艺的影响。结果显示:堆肥结束后有机质含量、C/N、粗脂肪和蛋白含量降幅顺序均为T1>T2>T3(P<0.05),且两两处理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证明TMC可缩短全程高温堆肥进程。堆肥第14天,T1、T2处理的GI值分别为110%和99%,T3处理仅为80%,表明全程高温堆肥可加速植物毒性物质降解,显著提高堆肥品质,而TMC接种可进一步促进堆肥无害化。PCR-DGGE结果表明:T1、T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耐热细菌和耐热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多样性,且并未降低嗜中温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多样性;2类降解菌协同配合实现木质纤维素的更快降解,有利于缩短堆肥进程。综上所述,TMC接种可显著提高全程高温堆肥效率、提升堆肥品质。  相似文献   

18.
堆肥过程多阶段强化接种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生活垃圾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采用多阶段的方式强化接种功能微生物菌剂,利用PCR-DGGE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和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来研究堆肥过程中多阶段强化接种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同时监测木质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多阶段接种堆肥能有效提高堆体降温期和二次发酵期的温度;和普通接种堆肥相比可使半...  相似文献   

19.
鸡粪堆肥处理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选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处理对鸡粪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堆料的总质量下降,重金属含量相对增加,但绝对量变化不明显,因此堆肥处理并不能减少堆肥体系中重金属的绝对量.但对重金属形态有一定的影响,Ni、Cd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比例提高了5.0%~8.7%;Cu的有机结合态比例增加达到14.1%~19.1%,Cr的有机结合态比例增加达到22.0%~28.7%;Hg、Pb、As、Zn的残渣态比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Hg、Pb、Cr、As、Cu和Zn等6种元素的稳定形态比例均有所上升,其中Cu的上升幅度最大,最高达到10.9%,说明堆肥处理能够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所添加的复合菌剂对鸡粪中重金属形态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外源微生物(美商复合菌,MS;中加发酵菌,ZJ)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化堆肥,在堆肥过程中,分析了小分子有机酸及大分子腐殖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前期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在堆肥后期又呈明显的降低趋势.而腐殖酸与胡敏酸则呈现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堆肥过程中有机酸、腐殖化指数分析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并且ZJ发酵菌优于MS复合菌,而2种外源菌混合接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