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公安信息化系统建设经历了从"重建设轻应用"、"重建设轻运维"到"建维用一体化"三个阶段,系统建设、运维管理和实战应用作为公安信息化系统的三个重要的基本支撑面,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尤其是"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作为涵盖了从动态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到信息动态图显示、信息查询统计以及跨区域联网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技术系统,与单纯的数据库系统相比,系统的运维管理更为重要。为此,系统在设  相似文献   

2.
<正>火灾条件下电缆燃烧烟气的毒性分析对于电缆火灾安全研究非常重要。为了研究典型电缆燃烧烟气的组分及毒性大小定量,通过搭建试验装置并进行实验研究。对采集的实验数据采用FED模型进行了烟气的毒性评价,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组分烟气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烟气毒性评价方法与FED模型分析结果趋于一致,但此方法可以揭示出更多有用信息用以指导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研究为电缆燃烧烟气的毒性效应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造币)持之以恒构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的安全观,通过抓标准、严管理,重落实,勤检查,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探讨了水电厂消防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高效运行、降低火灾风险以及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首先,强调了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保养、培训和演练、预防性维护、监控与报警系统、备用电源以及消防设备备件的管理。其次,提出了管理策略,如制定清晰的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结构和责任分配、采用预防性维护方法、建立紧急响应计划、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通过全面研究这些要点和策略,旨在提高水电厂消防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贫数据引起海底电缆失效概率评估的不确定性影响,实施有效的海底电缆故障风险管理,提出1种耦合模糊集理论、层次贝叶斯分析(HBA)和贝叶斯网络的海底电缆失效概率评估方法,识别海底电缆失效致因因素,梳理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采用贝叶斯网络(BN)构建海底电缆失效模型;根据数据源特点将电缆失效因素分为数据完全缺失和具有稀少的先兆数据,采用模糊集理论(FST)计算完全没有可用数据的失效致因发生概率,通过HBA估计有稀少数据失效致因的发生概率;以失效致因发生概率为输入,通过贝叶斯网络实现海底电缆失效概率的动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FST-HBA-BN方法可以解决基本风险因素的数据稀缺问题,量化评估海底电缆失效概率,研究结果可为贫数据条件下的电缆失效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锥形量热仪的PVC电缆燃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不同型号PVC电缆的燃烧性能.通过改变锥形量热仪的热辐射强度模拟不同规模的火灾.分析火灾中电缆样品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烟气产生速率等重要参数,研究热辐射强度、电缆护套层厚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火灾性能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辐射强度越大,电缆的平均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和烟气产生速率的峰值越高;电缆护套厚度越大,平均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的峰值越高,燃烧持续时间越长.由于电缆结构的影响.电缆样品与护套标准片状样品的火灾特性存在差异.电缆样品的试验结果可以更好地反映电缆在真实火灾中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7.
刘娜 《安全》2015,36(6)
为确保施工地段通信、信号及供电光、电缆的安全,防止挖断电缆事故的发生,总结以往事故教训,公司将光电缆防断作为一项必须攻克的难题进行探索,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光电缆防断预判、预报、预警、预控的安全风险"四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CONE和MCC的典型电缆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锥形量热仪和微燃烧量热仪对四类不同护套材料的八种电缆样品进行燃烧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燃烧热释放过程不仅与护套、绝缘的材料密切相关,也与电缆结构密不可分;对于护套材料相同而大小或结构不同的电缆点燃时间和到达第一个峰值的时间以及第一个峰值最大热释放速率基本一致;聚烯烃无机阻燃材料电缆能够有效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CO2、CO释放量也明显低于橡胶电缆、普通PVC电缆和阻燃PVC电缆;微燃烧量热仪和锥形量热仪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微燃烧量热仪实验数据可以对电缆锥形量热仪实验的第一燃烧阶段燃烧行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综合管廊内电缆的火灾燃烧特性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然而目前关于通风对电缆燃烧及火蔓延过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电缆内部及外部温度分布、热解气体浓度与无通风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电缆的燃烧及火蔓延过程将会更为复杂。为了研究通风作用下综合管廊内单根电缆的燃烧过程,采用FDS对15 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的火蔓延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缆火焰形态、各层材料温度、火蔓延长度和热释放速率(HRR)曲线,详细研究了通风速度对综合管廊内单根电缆燃烧及火蔓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通风速度不超过2 m/s时,通风能够促进电缆燃烧,电缆表面存在气相火焰,其火蔓延长度、热释放速率峰值等不断增加,此时综合管廊内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大;当风速大于等于3 m/s时,通风抑制了电缆燃烧,电缆的火蔓延长度、热释放速率峰值随之迅速降低,电缆PVC层、XLPE层温升的原因是线芯对绝缘材料的热传导,电缆的火灾危险性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0.
开放和封闭空间内不同间隙的竖向电缆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封闭空间对竖向电缆燃烧过程的影响,在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内分别进行了一系列不同间隙的竖向电缆燃烧试验。通过分析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内不同电缆间隙的竖向电缆燃烧过程中质量损失速率,得到电缆之间的间隙对竖向电缆燃烧速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内竖向电缆的燃烧过程发现,封闭空间对竖向电缆燃烧过程的影响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区间,该区间的临界判据是由电缆燃烧火焰对电缆的热作用和封闭空间内烟气层对电缆的热反馈决定的。基于封闭空间内的竖向温度分布,通过分析其无量纲温度梯度,得到封闭空间内竖向电缆燃烧过程存在一个特征明显的温度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1.
李承德 《劳动保护》1992,(12):32-32
目前,我国工矿企业普遍使用各种类型的轨行式电力驱动设备、运料设备以及其他型式的电力驱动设备。然而,几十年来,这些设备却一直配用传统的设备驱动磨擦片式、液力偶合式、重锤式等电缆收放装置。由于各种技术上的原因,这类收放装置不能满足同主机保持同步运行的要求,以致供电电缆随地拖拉,常被拉断、压断,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对此,国家劳动部曾三令五申,要求切实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国家标准也作出了规定,要求“电缆供电的起重机,应设置电缆卷筒或其他收放线装置,电缆收放速度应与起重机运行速度同步。” 为解决这一影响安全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风险耦合场景下单芯PVC电缆温升问题,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电缆温升方程及热平衡函数,设计过载、破损和老化风险场景的PVC电缆温升试验,测量并分析电缆温升趋势,提出电缆温升数据的稳健拟合方法,并拟合过载、破损-过载、老化-过载及破损-老化-过载组合风险耦合场景下的电缆平衡温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过载是电缆温升的主要风险因素,破损和老化风险可通过改变传热条件进一步影响电缆温升,量化了耦合风险下单芯PVC电缆的温升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电缆内因火灾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典型电缆锥形量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阻燃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ZR-VV)、交联聚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YJV)、阻燃交联聚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简称ZR-YJV)3种典型电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电缆的热释放特性、点燃特性、发烟特性和CO产生速率等参数差异,比较了不同电缆的阻燃性,并研究了辐射强度、电缆规格对同类型电缆热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R-YJV电缆由于阻燃剂的存在,综合火灾危险性较低,ZR-VV电缆综合火灾危险性较高;规格较大的(4×6 mm2)电缆阻燃性能要好于规格较小的电缆(4×2.5 mm2);电缆的第1个pkHRR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呈线性关系,ZR-YJV的pkHRR与辐射强度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4.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立足“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的理念,还要在“勤”“、抓”、“狠”“、实”、“防”、“力”六个方面去努力。具体就是:注重一个“勤”字。就是要求每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勤张嘴、勤跑腿、勤检查、勤总结。勤张嘴就是要不怕得罪人,不怕费事,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挂在嘴上,记在心头,见违规就讲,见隐患就说,就是要有“婆婆嘴”的功夫;勤跑腿就是要身心贴近企业、深入企业、服务企业,真正沉到企业中去,搞好调查研究,提供安全服务。同时要加强…  相似文献   

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安全管理者肩负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因此,更要通过勤“照镜子”,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排隐患、防事故、保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付强 《火灾科学》2016,25(1):14-19
通过CFD计算软件对锥形量热燃烧实验条件下的多层电缆着火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相应CONE电缆燃烧实验结果,其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缆模型所得计算结果能够较好预测电缆着火时间。在此基础上,对护套层、绝缘层厚度、线芯层直径等参数对着火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护套层厚度对着火时间影响最大,线芯层对着火时间影响较小;当护套层及绝缘层厚度达到一定数值之后,电缆着火时间将不再发生变化。另外,因为电缆由多层热特性各异的材料组成,不能简单的划分为热薄材料或者热厚材料,但就所模拟电缆而言,其着火时间在不同的热辐射强度下分别表现出与热薄材料或者热厚材料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现代建筑夹层模型,研究铺设大量电缆可能引发的火灾效应,探索夹层内电缆火灾特性,找到电缆在夹层内的合理铺设方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火对策提供依据.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因素对火焰蔓延速度、烟气温度和有害物质生成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了有害物质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夹层内铺设电缆的数量、铺设角度和距离夹层底层远近对电缆的燃烧特性有明显影响.1根电缆时火焰蔓延速度为3.17×10-3 m/s,两根时为3.96×10-3 m/s;1根电缆情况下,铺设角度由45°到垂直状态时,蔓延速度由4.01×10-3 m/s增加到26.09×10-3 m/s,产生烟气温度和烟气中有害成分浓度也随之增高;垂直条件下,烟气质量浓度在230 s时达到最高值12.50 g/m3,产物CO的质量浓度远远超出OSHA标准(1.88 g/m3).因此,电缆在夹层内垂直燃烧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管廊电缆舱火灾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BN)的电缆舱火灾概率预测分析方法。首先,采用蝴蝶结分析法(BTA),分析电缆舱起火原因,建立潜在的火灾事故场景;其次,考虑火灾事故场景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将BN应用到电缆舱火灾概率预测分析中,并结合电缆舱火灾发生发展实际优化模型;最后,以某管廊为例,结合文献及统计数据验证该模型逻辑可行。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和方法,能够预测分析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发生发展概率,并且能探究火灾事故致因链条,为综合管廊火灾风险分析和事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应用在电缆隧道中,通过正弦波接触式敷设在电缆层上,这样在火灾发生以前检测出电缆温度逐步上升或过热的现象,并通过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避免或在初期发现火灾事故.从系统的构成、原理、维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 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是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环节和主要工作内容. 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的收集 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的收集,是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工作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其他工作环节的质量与效果. 信息收集要全面.首先,对信息的收集要进行大面积的扫描,以防重点信息的遗漏;其次,既要重视对现场信息的直接收集,也要善于通过各种间接方式对各种印刷文件、动态资料等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