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利用成都市城区近4年的环境空气二氧化氮浓度资料,结合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分析了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分析表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有明显影响,尤以交通干道附近最为显著,二氧化氮浓度较非交通干线分别偏高12.0%~47.8%,成都市采取的高污染车限行等措施对二氧化氮浓度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O2地质封存作为现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技术之一,在石油行业中具有许多优势,CO2沿井筒渗漏是地质封存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为降低CO2渗漏对封存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员健康方面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研究CO2地质封存背景和封存于地下的超临界CO2的性质,分析CO2沿井筒区域系统渗漏的潜在通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CO2沿井筒区域系统渗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便捷式CO2温度监测仪监测了重庆三峡广场商圈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大气CO2浓度,采用摄像机记录车流量、人流量及天气状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分析了城市商圈大气C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车流量和天气状况是影响城市商圈大气CO2浓度的重要因素,人流量对城市商圈大气CO2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2010~2012年3种不同测量方法得出的CO2浓度数据,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仪器的稳定性上来讲,较为先进的Picarro在线观测仪器在稳定性上不如Li-cor在线观测仪器,软硬件等方面都有待提高;Picarro和Li-cor两种在线连续仪器观测的CO2数据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两台在线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都能均能很好地替代Flask瓶采样数据,并且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Picarro在线监测仪器的观测精度比Li-cor在线监测仪器的高;3种不同分析方法得出的瓦里关地区CO2本底浓度的月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月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3~4月,最低值出现在7~8月。这种变化规律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天然气脱碳后有效开发,对产生的CO_2资源进行处理,减少外排造成的污染,在CO_2驱油的基础上,拓展应用领域,开展CO_2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实验评价,应用于吞吐增产机理主要有解膨胀、降低原油黏度及回流返排等三个方面,利用数模与物模等方式对注入量、注入压力及闷井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成功,在吉林油田规模应用100井次/年均,增产原油0.7万t,投入产出比1:1.5,可达到减排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现场实测,获取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深圳市横龙山隧道内CO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堵车、缓行及正常行驶3种情况下,隧道入口、隧道中及隧道出口的CO浓度均逐渐升高,堵车时隧道内CO浓度最高,正常行驶时的浓度最低.采用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关于在用车综合排放因子的研究成果中第3阶段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计算隧道内CO浓度,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符,CO在纵向全射流通风隧道内扩散规律符合一维纵向空气质量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8.
9.
铈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稀土元素,其金属氧化物CeO2因具有优异的储放氧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柴油车尾气CO的催化净化.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出不同纳米形貌的CeO2催化剂,不同形貌会明显影响该催化剂对CO的催化净化性能.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形貌的CeO2和CeO2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包括棒状、管状、球状、花状)的制备方法及其对...  相似文献   

10.
使用化学荧光连续监测仪,监测了使用天然气炉具和电炉、电加热器的四户住家室内NO2浓度的24小时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燃气炉具的使用可以使厨房中NO2浓度升高,小时均值甚至可达到270ug/m^3,超出《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24mg/m^3的限值,而电加热器的使用则未发现对室内空气中NO2的浓度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长沙市城区2011年及2012年连续自动监测获得的CO2数据,两年的平均值为412.2×10^-6,高于世界本底站青海瓦里关5.6%,与临安、无锡相当,略高于乌鲁木齐,而低于北京、上海。冬季CO2浓度日小时变化呈现双峰形态,峰值出现在上午9时及晚上19时~21时。夏季日小时变化为单峰形态,峰值出现在上午8时。冬季CO2浓度日均值为420.3×10^-6,比夏季高3.4%。CO2除与O3呈负相关以外,与其它污染物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特别是与CO、NO、NO2、NOx、SO2的相关性最强,而与颗粒物(PM10、PM25)的相关性稍差。  相似文献   

12.
TETA对CO_2的吸收及其动力学参数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CO2的吸收量,选用含四个氮原子的三乙烯四胺(简写为TETA)为吸收剂,在常压下,采用搅拌式反应器对TETA吸收CO2进行了研究。得到TETA吸收CO2的最佳温度为308K、最佳浓度为1.0mol/L,并与常用的醇胺吸收剂一乙醇胺(简写为MEA)、二乙醇胺(简写为DEA)、三乙醇胺(简写为TEA)的吸收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TET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CO2吸收剂。同时分析了各吸收剂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机理;应用化学动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温度下TETA吸收CO2反应的级数,速率常数及反应的平均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佳温度308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最大,反应速率最快,反应级数n=1.6,速率常数k′=0.172,平均活化能Ea=132kJ/mol。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路线和国内外的有关研究项目。通过研究由清洁发展机制延伸出来的碳交易及其市场表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碳交易将成为最大的贸易商品,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产生较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宋爽  周定 《四川环境》1997,16(3):40-43
:以Pt/C作电极,石棉作电池隔膜,组装成去除CO2用电池,试验了各种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电化学方法去除空气中CO2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the chemistry of CO2 removal in tray aerators, and different sets of equation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several initial water chemical conditions are proposed. These chemical equations and a statistical model to predict the kinetic constant were tested with field data observed by other researchers in pilot units and in a full scale pla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ir experiments was around 15°C.  相似文献   

16.
刘琨  彭同江 《环境技术》2003,21(4):43-46
本文简要说明了SnO2的结构及其对CO的气敏原理。针对SnO2基CO气敏材料工作温度较高、能耗较大的缺点,提出了降低其工作温度的几种方法:扩大比表面积、掺入适当的杂质和添加适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频繁见诸报端。节能减排是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优化能源结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是内蒙古实现节能减排,并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研究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引起的CO2减排成本变化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囊藻毒素进入农田后会对农产品安全产生潜在的危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已有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对微囊藻毒素的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为农业生产上合理规避微囊藻毒素污染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能。本文就农作物对微囊藻毒素耐受性差异这一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上升、氮沉降等环境因素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输入与土壤呼吸可能的影响,介绍了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研究土壤有机碳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