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prevalence and genetical diversity of human Sapovirus were studied during an 18-month study in Ría do Burgo, an estuary nearby the city of A Coruña in Galicia (NW Spain). Sapovirus was detected using RT-qPCR procedure in 30 out of 80 mussel samples (37.5 %). Quantifications ranged from 2.2 × 103 to 2.1 × 105 RNA copies per gram of digestive tissue. Detection occurred mainly during the cold and rainy seasons of the period studied. Sequences obtained could be distributed into 5 genotypes being the most abundant GI.1 and GI.3.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vesting area and the proximity of population density clearly influence the presence of the virus in shellfish.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证明,典型的土壤真菌202号和细菌91号能氧化B(a)P。细菌氧化B(a)P的产物除顺式二氢二醇无标准品未鉴定外,其余的产物与真菌的相同。 真菌产黄青霉氧化B(a)P为反式9,10-二氢二醇-B(a)P,反式-7,8-二氢二醇-B(a)p,1,6-醌-B(a)P,6,12-醌-B(a)P,3,6-醌-B(a)P,9-OH-B(a)P,3-OH-B(a)P。 用标记~(14)CB(a)P试验,真菌产黄青霉氧化B(a)P的动力学研究指出,在96小时内能氧化B(a)P2.8%,氧化产物包含水溶性的和酯溶性的。 氧化后的B(a)P产物的最大吸收光谱与B(a)P的不同,不能用常规检定B(a)P的方法检出,但其部分产物仍具致癌作用。为了弄清B(a)P在土壤中的转化,必须进一步研究B(a)P在土壤中与其它物质的结合和钝化。  相似文献   

3.
致癌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对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是1973—1979年研究工作的简要总结.采用野外调查、盆钵试验、放射性示踪同位素、荧光分光光度计、人工模拟控制大气污染实验与电镜扫描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在石油污水灌溉条件下,环境中致癌物苯并(a)芘(B(a)P)对水稻可食部分的影响.其结果是:①土壤表层(0—15cm)B(a)P含量在<10—500ppb范围内,污水与清水灌区栽培水稻精白米中B(a)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②水稻各部分的B(a)P来自大气污染、水——土壤污染以及水稻本身生物合成.B(a)P在水稻体内的分配次序为:根系≥茎叶>皮壳≥籽实,水稻精白米中B(a)P含量约0.18ppb;③在自然条件下,水稻的外来B(a)P污染源主要是大气飘尘,而水——土壤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4.
此名词于十八世纪初创始于欧洲,当时曾局限于某些地方使用,并非为世界所知。近十年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便盛行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民间游戏有一定的娱乐性、教育性、随意性。民间游戏内容丰富:有促进语言发展的,有反应传统文化的、有促进肢体动作的。只要简单材料,甚至没有材料都能随时随地组织玩。民间游戏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单独的,有多人的,还有能锻炼幼儿之间的协商、合作能力的。民间游戏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也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苯并(a)芘(简称BaP)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在环境中分布很广。 在国外,以高等植物为研究对象,不同作者通过对BaP污染食物链的研究各有所强调。但综合起来分析,可以认为:植物体内BaP可能是“多源”性的,其内源来自植物自  相似文献   

7.
<正> 煤、石油以及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经过一系列的裂解、环化、聚合作用,产生了相当复杂的多环芳烃,多数经烟道向大气中排放。其中以苯并(a)芘(BaP)为代表的一类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测定烟道气中苯并(a)芘,无论是对搞清苯并(a)芘的污染来源,还是寻求改进工艺措施,以减轻对环境污染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对污染源烟道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室内用Poagland营养液栽培玉米,测定了玉米根、叶、茎、粒及伤流液中BaP的本底值。表明玉米根系可以吸收BaP并向上运输,但地上部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根系环境中BaP的量。 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向培养液添加BaP的试验表明,灌浆期的添加会增加籽粒中BaP的累积,因此,避免土壤的严重污染对控制进入食物链的BaP量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液相色谱法对鞍山市大气中的降尘苯并(a)芘含量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对分析条件、波长及线性范围的选择、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实验、样品的提出及回收率实验等,证明此法灵敏度和可靠性均好,回收率高,该法可用于分析降尘中的苯并(a)芘.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2001,(1)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袅袅余响,历史欢快步入了新的纪元。对于新世纪的广东来说,任务却是如此之艰巨。毕竟实现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业工程。而在昂首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十五”又是夯实基础、全面提高的关键时期,它的发展质量如何直接关系这项伟大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柯文仲 《环境》2001,(1):4-7
阔别广州5年的老谭重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5年前,他得了哮喘,在医生的劝说下,他离开了这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但最近他终于回来了,因为亲朋好友都说,广州空气质量已进入全国较好行列。广州果然大不一样。家门口的围墙不见了,换上了绿油油的草坪;隔壁的自由市场消失了,变成了一个街心公园。街道整洁多了,天空明亮多了,空气清新多了,他的呼吸也顺多了。  相似文献   

13.
孙杰  曾沛  张晗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3017-3021
将易生物降解的天然螯合剂乙二胺-N,N'-二琥珀酸(EDDS)与Fe(Ⅲ)结合形成Fe(Ⅲ)-EDDS体系并用于处理水中Cr(Ⅵ).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该体系对Cr(Ⅵ)进行光还原,考察了溶液p H值、Fe(Ⅲ)-EDDS和Cr(Ⅵ)的初始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Ⅲ)-EDDS体系对Cr(Ⅵ)有光还原作用,且紫外光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在p H为3.0~8.0的范围内,反应顺利进行,且溶液的p H值越小,Cr(Ⅵ)的还原效果越好,去除率越高.Fe(Ⅲ)-EDDS浓度的增加对Cr(Ⅵ)还原有促进作用,Fe(Ⅲ)-EDDS浓度在0.10~0.30 mmol·L-1之间时,随着Fe(Ⅲ)-EDDS浓度的增大,Cr(Ⅵ)的还原率增大;当溶液中Fe(Ⅲ)-EDDS浓度不变,Cr(Ⅵ)浓度在5~20 mg·L-1之间时,Cr(Ⅵ)的去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沈东 《环境科学》1979,(1):78-79
苯并(a)芘(Bcnza[a]Pyrene,简称Bap)是环境中的致癌物质之一,已日益引起环境科学工作者的注意,我国自五十年代以来,习惯沿用3.4-苯并芘作此化合物的名称。 人所周知,有机化合物名称中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特定基团的位次,五十年代以前一个时期,化学家根据当时芘的位次编号顺序  相似文献   

15.
目前环保和卫生工作者对多环芳烃研究较多的是苯并(a)芘,对氮杂环多环芳烃的研究尚少,后者不少种类与苯并(a)芘同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苯并(c)吖啶.国外一些科学工作者对大气飘尘中的含氮杂多环芳烃进行过测定,但对于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资料报导,大气污染的程度与呼吸器官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近年来居民肺癌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同大气飘尘中存在着致癌物质苯骈(a)芘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常规地对大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掌握污染规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是极为重要的。在大气监测中,首要的环节是采样,但如  相似文献   

17.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M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和精细化工产品中间体,工业用途广泛,但DMF有毒性,难生物降解.在此综述了DMF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生物降解、吸附、萃取、化学氧化、碱性水解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展望了DMF废水处理工业化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锅炉燃烧型煤排放苯并(a)芘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机车锅炉和采暖锅炉燃烧型煤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节能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益,试验所用的型煤,其粘结剂多是采用焦油沥青,虽内含大量致癌性苯并(a)芘(BaP)类多环芳烃,但从多次试验结果看,锅炉燃烧型煤时烟气中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1979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苯并(a)芘译名问题的商榷”以后,收到读者来信,认为该文对统一苯并(a)芘的命名很有帮助.但有的读者来信,认为目前尚有不少同志对苯并(a)芘的命名,尚不太清楚,仍习惯沿用3,4-本并芘作为苯并(a)芘的名称.因此本刊特发表张建农同志“关于苯并(a)芘命名问题的点滴见解”,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苯并(a)芘命名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薛文山  靳振南  王爱玲 《环境科学》1989,10(2):37-39,80
苯并(a)芘(简称BaP)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是一切合碳燃料、煤、石油、木材等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烟草不完全燃烧和许多碳氢化合物高温裂解条件下的产物,它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形成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近年来,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