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除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在普遍采用的生物除磷技术不能满足出水磷的排放标准时可考虑采用化学除磷技术,系统分析了化学除磷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除磷效果,并指出了我国在现阶段城市的污水化学除磷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综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单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系统的优化与加强对生物除磷机理的研究,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能够同时脱氮除磷的组合工艺应是研究与开发的又一趋势。  相似文献   

3.
生物除磷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唯  杨启峰 《环境工程》1999,17(5):17-18,51
介绍了生物除磷机理、生物除磷系统的积磷细菌、生物除磷所需的环境条件。SBR法除磷的试验研究表明,应用SBR活性污泥系统进行除磷,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进行充足的曝气。试验结果证明,SBR法在时间上控制的灵活性非常适合生物除磷的环境条件。厌氧与好氧相结合,能够提高磷的去除率或降低出水磷的浓度,磷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4.
根据侧流除磷工艺在城市污水厂中的应用实践,探索了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相结合的侧流除磷工艺的应用规律,总结了在工程应用中为工艺稳定运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建筑石膏粉和医用石膏粉进行了去除太湖水中磷的实验研究,单位重量石膏粉除磷量与溶液中磷浓度正相关,石膏粉除磷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加,2种石膏粉除磷规律在pH值为6和7时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极限除磷质量比分别为0.070 4 mg/g和0.047 6 mg/g;在pH值为8~10的条件下除磷效果明显提高,吸附除磷量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随着水碱度的升高石膏粉的除磷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生物除磷脱氮技术--反硝化除磷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介绍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除磷脱氮技术-反硝化除磷。通过与传统生物除磷技术的比较,总结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并探讨它在脱氮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铝去除污泥水中磷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比聚合氯化铝(PAC)对浓缩脱水污泥水及其上清液除磷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污泥水上清液PAC除磷过程中Al/P摩尔比、pH和搅拌转速(MS)对除磷效果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并探讨了PAC除磷动力学.结果表明,PAC直接对污泥水混凝除磷会恶化其沉降性能,且除磷效率不高.RSM优化得到的上清液除磷最优工艺条件为:Al/P摩尔比为2.49,pH为8.3,MS为398 r·min-1,除磷效率为97.8%,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操作模式行之有效.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AC对污泥水的除磷过程分为化学沉淀与絮凝体快速吸附除磷和二级动力学沉淀除磷两阶段.  相似文献   

8.
猪场废水化学强化SBR生物除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单独生物或者化学工艺除磷功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磷效果不稳定的特点,提出采用化学法辅助除磷与生物除磷联合处理的方案,即化学强化SBR生物除磷的试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eSO4作为强化生物除磷的同步沉淀剂,不但出水中磷的含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处理后的猪场废水能够连续达标排放,而且由于化学除磷过程中铁盐的混凝作用,也有利于出水中CODCr及NH3-N等污染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A2/O工艺中接入旁路化学除磷池,以考察旁路化学除磷对常规A2/O工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化学除磷池后的A2/O工艺系统与常规A2/O工艺系统相比,TN去除率提高了4.07%,TP去除率提高了2.23%,说明旁路化学除磷对常规A2/O工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污水处理设计经验与相关资料总结,阐述了除磷脱氮机理,分析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研究发展,重点讨论了除磷脱氮传统工艺及其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在A^2/O工艺中接入旁路化学除磷池,以考察旁路化学除磷对常规A^2/O工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化学除磷池后的A^2/O工艺系统与常规A^2/O工艺系统相比,TN去除率提高了4.07%,TP去除率提高了2.23%,说明旁路化学除磷对常规A^2/O工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生化代谢模型的建立与发展,分别介绍了早期的Comeau/Wentzel模型和Mino模型,在生物除磷代谢模型发展上有重要意义的Smolder模型和Delft模型,以及目前较被关注的反硝化除磷模型和国际水协(IWA)提出的ASM2和ASM2D模型.从而提出将生物除磷模型同化学除磷模型相结合,与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融合,并且在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环境因素将是生化除磷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化学铁盐辅助除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辅助除磷有助于污水厂实现磷达标,但其对生物系统存在潜在的影响。针对除磷药剂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展开研究,选用硫酸亚铁进行化学辅助除磷。药剂形成的化学污泥干扰生物除磷过程且成分复杂,故以磷酸铁、氢氧化铁模拟化学污泥,由钾离子、K/P摩尔比计算出同步除磷中的生物除磷,来探讨化学污泥对聚磷菌释磷/吸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投加硫酸亚铁使聚磷菌的释磷量、吸磷量降低;系统中磷酸铁含量0.075 mmol/L时聚磷菌的释磷和吸磷能力提高了约25%,磷酸铁含量0.15 mmol/L时对聚磷菌吸磷有抑制作用;氢氧化铁对聚磷菌释磷、好氧初期吸磷均有抑制作用。生物污泥与化学污泥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污水除磷成本、再生循环利用高效除磷剂、回收水体中磷,在此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除磷技术——固定化活性氧化镧(La2O3)化学除磷及其真空再生技术。该技术利用电解实现镧的固定,运用真空原理,实现氧化镧的再生和磷的回收。通过归纳各种常规除磷和新型除磷方法的特点,以及新型除磷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得出固定化活性La2O3化学除磷法较常规的除磷方法运行成本低,无污泥及二次污染产生,除磷效率高,可循环利用氧化镧除磷剂.回收利用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15.
废水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与评述了两种生物除磷机理和基于这两种机理的除磷工艺,并研究了从废水处理中回收磷的新动向,阐述了磷回收的可能途径和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展历程及最近进展,总结探讨了C/N、C/P、污泥龄等因素对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为脱氮除磷工艺的设计、运行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以甘油为SBR反硝化除磷的碳源,研究了甘油作为反硝化除磷碳源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初始pH与进水COD/P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中驯化期与稳定期的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作为反硝化除磷的碳源具有可行性,除磷效率达到79.2%,平均出水TP为0.98 mg/L。pH为7.6、COD/P=20左右时处理效果较好。以甘油为碳源驯化的除磷污泥中,在"目"级别上的主导菌群以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为主,从驯化到稳定,其比例由24.8%增加至42.4%。通过与已知除磷菌序列比对(BLAST),在序列相似度为97%条件下,种泥中除磷菌序列比例为0.71%,随着污泥驯化,除磷菌序列比例由驯化期的1.6%提高至稳定期的8.0%。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物滤池在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进行脱氮除磷的工艺 ,着重对PASF脱氮除磷工艺的原理、特点进行阐述 ,提出结合活性污泥与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能成功解决常规脱氮与除磷的泥龄矛盾、反硝化与聚磷菌厌氧释磷的矛盾 ,提出各种组合工艺为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胞外聚合物在生物除磷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进水COD与TP之比分别为100∶1和50∶1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PS中不仅含有以高价阳离子沉淀物或络合物形式存在的无机磷(IP),而且含有以细菌细胞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磷(OP).两组SBR反应器活性污泥的厌氧释磷过程主要由EPS产生,好氧吸磷过程主要由EPS完成;EPS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60%~62%,细菌细胞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30%~38%.EPS对主体液相中磷的去除主要通过EPS与主体液相之间磷的间接传输途径来完成,说明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充当磷储存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