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蓉娟  衣守志  陈琛 《化工环保》2012,32(5):448-451
以钢板酸洗废液为原料,采用铁粉预处理、除杂、合成、水洗、干燥、煅烧等工序制备高纯氧化铁红.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处理温度80℃,预处理时间3h,铁粉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5倍;除杂温度65 ℃,聚丙烯酰胺加入量60 mg/L;米用将FeC12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同时滴加入反应器的方式进行沉淀反应;煅烧温度800℃.在此工艺条件下处理酸洗废液,可制得纯度为99.3%的高纯氧化铁红.  相似文献   

2.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亚硝酸钠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填料塔中催化氧化制备三氯化铁。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和添加方式、循环流量等对制备三氯化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预热温度为60 ℃、催化剂加入量为钢铁盐酸酸洗废液总质量的0.30%、料液循环流量6.0 m3/h的条件下,反应80~120 min,酸洗废液中的Fe2+完全氧化为Fe3+。  相似文献   

3.
彭健  朱印  姚雯  张登峰 《化工环保》2012,40(4):401-405
钢材在深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盐酸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除锈,从而产生大量废液。为了实现盐酸酸洗废液的资源化处理,以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聚氯化铁,考察了氧化剂加入量、浓盐酸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Fe2+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处理100 mL废液需加入7.0 g氯酸钠、12 mL浓盐酸(12 mol/L)、0.3 g磷酸二氢钾,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5 r/s。该条件下,Fe2+转化率可达98.51%,得到的聚氯化铁产品符合《水处理剂 聚氯化铁》(HG/T 4672—2014)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FeCl3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在1.7 m3的厌氧发酵罐分别梯度添加43%FeCl335 mL、45 mL、60 mL、70 mL和75 mL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pH值与VFA呈负相关。添加FeCl3可提升沼气产气量15%,且甲烷浓度在58%以上。添加70 mL 43%FeCl3,产气值量达到最高2.59 m3/kgVS,且沼气中H2S含量低于200 mg/L。  相似文献   

5.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引入金属氧化物SnO2和Fe2O3,制备了二元氧化物复合型SO42-/SnO2-Fe2O3-硅藻土固体酸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与H2O2构成非均相类Fenton试剂氧化体系,催化H2O2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OH,用于处理实际翠蓝废水和模拟亚甲基蓝废水。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H2SO4溶液的浓度3 mol/L,浸渍时间2.0 h,焙烧温度550 ℃,焙烧时间3.5 h,焙烧方式为随炉升降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处理实际翠蓝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9.5%、脱色率达99.6%;处理模拟亚甲基蓝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3.1%、脱色率达99.6%。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添加1.3倍31%的盐酸,100℃下搅拌反应60 min,Fe的浸出率可达96%以上,残渣率为20.4%。浸出液经还原后,在添加氟化钠除铝时,需考虑溶液中钙、镁的影响;添加1倍量的NaF,还原液中的Al可降低到1 mg/kg。利用除杂后的FeCl2溶液氧化制备得到的磷酸铁,符合行标要求。该工艺实现了硫铁矿烧渣的资源化利用,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废磷酸系刻蚀液为原料、铁粉为铁源、H2O2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沉淀法一步合成结晶态FePO4。考察了铁磷摩尔比、反应温度、H2O2投加量、pH、煅烧温度对FePO4制备的影响,利用XRD、SEM等手段表征了FePO4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铁磷摩尔比1.000、反应温度90℃、n(H2O2)∶n(H3PO4)1.05、pH2.2~2.4、煅烧温度60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刻蚀液中PO43-、NO3-、醋酸的去除率分别为87.70%、87.42%和90.25%,FePO4的产品转化率为77.99%,所制备的FePO4晶体结构规则,结晶度高,粒径为2.0~6.0μm,铁、磷质量分数和杂质元素含量等指标均能满足《...  相似文献   

8.
硫酸渣制备高纯度硫酸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铁硫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一还原-除杂-结晶-重结晶-干燥工艺,合成高纯度硫酸亚铁.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闻对硫酸渣中铁的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结晶温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于燥时间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做分析实验,得出最佳酸浸条件:硫酸渣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3,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搅拌强度为200 r/min;最佳结晶精制条件:结晶溶液pH值1:3,温度为60℃,温度海60℃;除杂最佳条件:pH值约为4.5;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20℃,结晶秣过程为30℃于燥6 h.  相似文献   

9.
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管式炉高温热解-NaOH-Na2CO3混合液碱浸-CuSO4·5H2O沉淀的方法回收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中的砷,最终得到产品砷酸铜。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 ℃,热解时间30 min,CaO加入量(CaO与蜈蚣草的质量比)8%; m(NaOH)∶m(Na2CO3)=1∶3,碱浸温度70 ℃, 碱浸时间2 h, 固液比1∶10; 沉淀反应pH 5, 沉淀反应温度70 ℃。采用该方法处理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得到产品砷酸铜的纯度为93%,砷回收率达88%。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萃取、水法提取等方法从6-氨基青霉烷酸和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生产废液(简称废液)中回收苯乙酸(PAA),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回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苯为萃取剂,在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5m in、500mL废液中萃取剂加入量130mL的最佳条件下,萃取率为96.5%;在提取温度为65℃左右、结晶温度低于10℃的条件下,PAA收率大于89%,纯度大于99%;所得PAA产品质量好,可用于青霉素G等医药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凯玲  胡蕾  叶芝祥  陈航 《化工环保》2014,35(3):291-2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La3+的TiO2(La3+-TiO2),并负载于泡沫镍上,制得泡沫镍负载La3+-TiO2催化剂。采用XRD、DSC、荧光发射光谱以及SEM方法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泡沫镍负载La3+-TiO2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苯的降解效果,并对苯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分别为400 ℃和1 h的条件下,La3+-TiO2的晶相主要为锐钛矿型;负载后,La3+-TiO2颗粒填充于泡沫镍的空洞中,比表面积增加,光催化活性得以提高;在不同初始苯质量浓度和催化剂使用次数条件下,苯的降解率不同,最高可达92.9 %;光催化降解过程遵循拟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在Na2CO3和助剂A存在下,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铜。考察了反应pH、n(Na2CO3)∶n(助剂A)、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碱式碳酸铜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RD、TG 及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pH 7.0、沉淀剂配比n(Na2CO3)∶n(助剂A)=1∶2、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0 ℃的条件下,产品的w(Cu2+)达55.62%,w(Cl-)为0.013%,符合HG/T 4825—2015《工业碱式碳酸铜》的要求;蚀刻废液中Cu2+的回收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产品为单一组分CuCO3·Cu(OH)2,小颗粒为直径1.8~5.4 μm的不规则球形,团聚后的大颗粒呈姜块状形貌,粒径为48~75 μm。  相似文献   

13.
对Mn/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Mn(NO32溶液为浸渍液,Mn/γ-Al2O3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10 mol/L、浸渍时间9 h、焙烧温度400 ℃、焙烧时间2 h;在反应时间为30 min、废水pH为9.0、臭氧通量为4.6 mg/min、催化剂加入量为5 g/L的条件下,当进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分别为220~250 mg/L,8~10 mg/L,10~12 mg/L和60~70倍时,出水COD、BOD5、ρ(氨氮)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30%,33%和93%,出水水质满足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粉末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型二氧化钛(TiO2/AC)复合催化剂,并运用XRD和FE-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条件下,研究了TiO2/AC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布洛芬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在室温、焙烧温度500 ℃、TiO2/AC催化剂加入量2.0 g/L、溶液pH 3.0的最佳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80 min时布洛芬的降解率达85.6%;阴离子Cl-和NO3-对布洛芬的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阳离子Fe2+和Cu2+及氧化性物种H2O2对布洛芬的降解均呈现两面性,随物种浓度的增加,布洛芬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多次重复使用而不失活。  相似文献   

15.
杨波  何汉兵 《化工环保》2019,39(1):40-44
利用废气中本身含有的CO催化还原烟气中的NOx,可以实现以废治废。采用TiO2纳米管负载CeO2,制备CeO2/TiO2纳米管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SEM表征及影响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n(Ce)∶n(Ti)=3∶7、焙烧温度500 ℃、焙烧时间3 h时制备的CeO2/TiO2纳米管催化剂形貌较好,表面颗粒分布相对均匀;反应温度400~600 ℃时NO脱除率达98%;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氧性能;当n(SO2)∶n(NO)=(1∶2)~(2∶1)时,NO脱除率仍然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的SSX萃取剂对FeCl3蚀刻液膜电解阴极液(简称废液)中的Ni2+进行萃取回收。考察了萃取pH、SSX萃取剂含量、萃取相比(SSX萃取剂与废液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Ni2+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剂HCl溶液浓度、反萃相比(反萃剂与萃取液的体积比)、反萃时间对Ni2+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SSX萃取剂质量分数20%、萃取pH 2.0、萃取相比1.0、萃取时间10 min、1次萃取时,Ni2+萃取率可达74.56%;当反萃剂HCl溶液浓度6.0 mol/L、反萃相比1.5、反萃时间10 min时,Ni2+反萃率达93.10%;再生后的SSX萃取剂重复使用4次后,Ni2+的累积萃取率达91.00%,萃取剂中Ni2+的质量浓度可达14.94 g/L;反萃液经浓缩、结晶处理可制备电镀用NiCl2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钼尾矿为原料,采用酸溶—碳酸钾沉淀法制备硅微粉。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K2CO3质量分数对产品中SiO2质量分数和SiO2产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钼尾矿粒径小于74 μm,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60 min,K2CO3质量分数50%。在此工艺条件下,SiO2产率可达98.92%,产品硅微粉的SiO2质量分数达98.44%,粒径为100~200 nm,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不定型耐火材料用二氧化硅微粉》(YB/T 115—2004)中SF96指标(SiO2质量分数≥96.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为捕集剂,对CO2进行捕集,考察了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率、CO2流量对单位CO2捕集量(以每克赤泥捕集的CO2质量计)和赤泥脱碱率(以钠去除率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7#x02236;1、反应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500r/min、CO2流量为200mL/min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最大单位CO2捕集量为0.0263g/g,赤泥的脱碱率可达到42.43%。赤泥具有较强的捕集CO2的能力,因此,利用固体废弃物赤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CO2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盛义平  刘琦  饶砚迪 《化工环保》2018,38(5):529-534
制备了Fe3O4-聚四氟乙烯(PTFE)电极,优化了原料配比和焙烧温度。对比了Fe3O4-PTFE单阴极和Fe3O4-PTFE与乙炔碳黑-PTFE电极并联双阴极体系对模拟Rhb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Fe3O4)∶m(PTFE)=3.0∶2.5、焙烧温度为300 ℃的条件下制备Fe3O4-PTFE电极,采用阴极电-Fenton法降解模拟Rhb废水的效果最佳,电解反应120 min时Rhb降解率达86.91%;Fe3O4-PTFE电极与乙炔碳黑-PTFE电极并联作为双阴极电解Rhb废水时,最佳电压为6 V,最佳初始废水pH为3,在此条件下电解反应120 min时Rhb降解率达91.65%。  相似文献   

20.
有机离子载入-复焙烧失法制备新型净水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了一种制备介孔复合净水材料的新方法——载入有机离子一复焙烧失法。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有机载入剂为CTMAB,有机载入剂(质量浓度5g/L)加入量4mL/g,有机离子交换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0℃,复焙烧失温度230℃,复焙烧失时间1.5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净水材料对色度为7400倍、COD为3040mg/L的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8.9%,略优于杏壳活性炭的脱色率(98.2%);COD去除率为91.3%,与杏壳活性炭的COD去除率91.7%相差无几。净水材料的染料吸附量是添加剂升温烧蚀后产品的近85倍,是酸洗刻蚀后产品的近590倍,是原材料的900多倍,其对染料废水的净化能力整体优于杏壳活性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