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原生沉积构造是沉积岩重要特征之一,是在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前形成的,它是受沉积营力和沉积物本身的特征所控制的。所以研究原生沉积构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它有助于判断:  相似文献   

2.
X-1 200500001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研究进展/刘景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报/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24(4).-812~818 环图Q-40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作为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MECs)是一种典型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它借助于沉积物中具有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催化作用,氧化沉积物中有机物以获得电能。本文根据国内外SMFCs研究发展现状,探讨了SMFCs在为海洋或内陆水体的长期监测仪器提供低功率的电源、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沉积物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作为毒性检测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X820.1200703869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背景值研究=Background valuesfor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in sediments[刊,英]/M.Fukue…∥J.Hazard.Materi..-2006,136(1).-111~119国图通过对比当前浓度和背景浓度可以得出目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虽然明确知道沉积物的粒径分布会影响到其中重金属的背景浓度,但是这种影响还是很难评估的.沉积物的表面积可以由粒径分布计算出来,它是沉积物背景浓度的指引值.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粗砂型沉积物,重金属的背景含量估算方式和细砂型沉积物一样,均和它们的表面积密切相关.另外,…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规律,是沉积物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它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这些核素本身在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如这些核素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状况、存在形式、迁移变化等规律),而且可以利用这些放射性核素作为天然示踪剂,深入研究海洋的许多地球化学问题。例如利用这些天然放射性示  相似文献   

6.
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抑制氨氮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考查沉积物吸附态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吸附态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吸附的氨氮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7倍、0.41倍、0.25倍和0.17倍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河流沉积物一般是指在河床范围里形成的各种流水沉积物。它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有流域范围内的岩石风化产物,地面侵蚀冲刷物以及生物有机残体等,呈大小不同的颗粒或粘土物质沉淀在河底。研究河流沉积物,不仅能判断河流污染的现状,还可以追溯河流污染的历史。目前我们研究河流污染现状,大部分都是直接测定河水  相似文献   

8.
典型水库沉积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典型水库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别采集密云水库、双塔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样品的总有机碳(TOC,g/kg)、总氮(TN,g/kg)、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总氮同位素(δ~(15)N_(total),‰)、脂肪烃、脂肪醇和脂肪酸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脂肪酸是密云水库和双塔水库表层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分别占可溶性有机质的85.8%和81.7%),脂肪烃和脂肪醇含量较少。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的脂肪烃主要来自陆源的C_3木本植物,双塔水库沉积物中脂肪烃主要来自水体浮游动物。该研究中的沉积物脂肪酸和脂肪醇均表现为水库内源生物源为主要来源特征,水体好氧菌源脂肪酸是双塔水库沉积物脂肪酸的的主要组分,而密云水库沉积物脂肪酸更多地表现为水体藻类和厌氧菌源特征。  相似文献   

9.
选取贵州红枫湖这一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磷的生物有效性开展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沉积物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藻类可利用磷(AAP)Na HCO3可提取态磷(Olsen-P)水溶性磷(WSP),平均值分别为323、61.2和3.1mg/kg。红枫湖沉积物BAP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垂向分布特征,在表层沉积物中含量较高,存在较大的磷释放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弱吸附态磷(NH4Cl-P)和可还原态磷(BD-P)可能是沉积物生物活性磷最主要的来源。红枫湖沉积物磷生物有效性的科学评价,将为科学制定湖泊沉积物内源磷污染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平衡分配法评价有毒金属沾污沉积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衡分配法是近几年在国内开展的用于评价沉积物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运用平衡分配的原理,从污染物质的结合相入手,找出能够控制污染物质的主要因子,通过分析该主控因子的变化情况,判断沉积物中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时空可比性的弊端。本试验是将平衡分配法评价有毒金属沾污沉积物的研究方法应用于锦州湾地区的沉积物评价,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厌氧沉积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对目前沉积物质量评价是一个较好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磺胺抗生素在辽西流域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特性。实验采用OECD Guideline批量平衡法,研究了磺胺甲恶唑在辽西流域沉积物中吸附动力学特性和热力学特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在沉积物中吸附动力学过程以容积扩散为主,并且是一个先快速后缓慢的非均相扩散过程。热力学研究表明磺胺甲恶唑在沉积物中的吸附,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够增加磺胺甲恶唑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能力(Kd)。因此,磺胺甲恶唑容易在辽西河流沉积物中吸附残留,应当重视其在水-底泥环境体系中潜在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2.
入5艺9700305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杜青…(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5(3)一199~206 环信X一87 运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江西乐安江下游黄龙庙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样品对重金属Cu(卫),Cd(R)的吸附等温线和pH吸附突跃曲线;应用FITEQIJ程序计算了沉积物的表面固有吸附常数;对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是可行的,三种模式对重金属Cu(正),Cd(R)在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海河沉积物中磷释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海河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量与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关系及好氧/厌氧条件,pH,温度,外源磷含量,微生物活动等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是影响海河沉积物中磷释放量的主要因素;厌氧条件下,磷从沉积物向水体的释放量远高于好氧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略高于中性条件下沉积物磷的释放量;当上覆水磷含量较高时,沉积物中的磷呈“负释放"状态. 研究还显示,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含量与沉积物磷释放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可交换态磷(NH4Cl-P)和可还原态磷(BD-P)含量与沉积物磷的释放量高度相关(R2分别为0.99和0.84).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磷脂脂肪酸表征白洋淀沉积物微生物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黎明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75-1880
以白洋淀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分析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支链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细菌总数平均值为4.24×109个/g(以干重计),是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主体.厌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是细菌的主要类型,同时存在较高的好氧细菌生物量.相关分析表明,水深对沉积物细菌生物量及多样性影响显著,磷可能是影响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及丰富度的限制性营养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白洋淀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泉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C-ECD内标法测定了泉州湾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通过研究有机氯农药在沉积物柱样中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氯农药在泉州湾的污染历史.该柱样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00~5.61)×10-9、(1.18~50.65)×10-9.研究表明该区沉积物未受到HCHs的明显污染,但已受到DDTs的轻微污染.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基本反映了它在我国及福建的生产使用历史.在近年泉州湾仍有新的DDT输入.  相似文献   

16.
X52 9702856水体沉积物中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及其对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影响/王飞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1),一1~7环信X一4 水体沉积物中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对于沉积物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沉积物结合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评述了此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沉积物中AvS的来源和含量、采样和分析技术及其对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表3参34X52 9702857污染物扩散的一种计算模式/王长海(交通部天津水运…  相似文献   

17.
滇池草海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滇池草海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对研究草海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草海中各形态磷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差异, O-P、Ca-P、Al-P、Fe-P平均含量分别为804.08、768.35、167.29、63.01mg/kg.沉积物磷形态平均含量O-P>Ca-P>Al-P>Fe-P.沉积物总磷及各形态磷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滇池草海西南部、北部和东部区域中全P、O-P、Ca-P、Al-P、Fe-P各形态磷都属于高含量区域.沉积物理化性质与上覆水性质是影响沉积物中磷形态的重要因素.其中沉积物全磷与O-P(R2=0.741*)、Ca-P(R2=0.678*)呈现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H值与Al-P(R2=0.714*)、Fe-P(R2=0.664*)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沉积物有机质与O-P呈显著正相关性(R2=0.758*).沉积物上覆水DO与Fe-P呈显著负相关(R2=0.750*),上覆水中叶绿素a和Al-P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01*).表明沉积物磷形态释放与沉积物中有机质、pH值有关;同时上覆水中溶解氧制约沉积物Fe-P释放,叶绿素a含量促进沉积物Al-P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七星湿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分析了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的浓度及分布,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正磷酸盐(PO43--P)的扩散通量,并对水体及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总磷(TP)空间分布特征为在西小河和万泉河汇入口处二者浓度均较高;在羊肠河处二者浓度均较低;在湿地出口处,干流中TP浓度有所降低。沉积物中的TP以无机磷(IP)为主,所占比例为68.27%~87.41%。IP中各形态磷所占比例为金属(水合)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rP)钙结合态磷(HCl-P)残渣态磷(Res-P)有机质和腐殖质中的磷(NaOH-nrP)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沉积物-水界面PO43--P扩散通量为正值,表明沉积物是上覆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BD-P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NaOH-rP是沉积物中TP和IP的重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含水量和有机碳的大量研究,本文用纯化学参数沉积物的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Corg)定义了一新的沉积物粒度标准,即“粒度标(GSL)”,GSL=(?)·Corg,把其数值0.05.1.0.10.0作为砾、砂、糖砂,泥的分级标准,与原有的Φ标准-Φ,4Φ,8Φ分级相对应,用GSL研究黄河口北部海城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实践证明,GSL粒度分布与用筛析法得到的粒度分布结果完全一致,GSL为纯化学工作者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粒度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有效手段,至今为止,这是对黄河口北部海域沉积物粒度研究最为说尽的结果,这对进一步探讨海洋沉积环境及工程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琛  黄珊  吴群河  李锐仪  张仁铎 《环境科学》2010,31(8):1918-1925
采集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样品,分析沉积物质地与有机质含量,同时分析了改良DAPI染色操作方法并讨论各因素对DAPI染色剂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DAPI(4′,6-diamidino-2-phenylidole)荧光染色剂在具有感潮性质的沉积物样品中的染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稀释2 000倍,超声浴10 min,DAPI浓度为10μg.mL-1,染色时间30 min以上时,可以得到最佳细菌计数数量.细菌数量与褪色比例有良好的相关性(r=0.587,p=0.004).粒径组成与有机质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它是通过影响有机质含量来影响褪色比例的,因此有机质也与褪色比例有一定的相关性.将褪色比例与有机质含量、细菌数量及黏粒比例做回归分析,得到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r=0.694)的拟合值.这些结果表明,在使用DAPI荧光染色法研究感潮河段沉积物细菌数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