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洋的海啸引得举世震惊, 瞬间之内,数以十万计的平民被夺走生命,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这样的灾难,实属罕见。大自然的力量固然难以抗拒,但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却在无形中加大了这次海啸的破坏力度。一些环保组织在此次灾难后经过研究指出,如果这次印度洋海啸发生波及地区的红树林和浅海珊瑚礁没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目前已确证有数十万人死亡,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针对海啸指出,“这种情况对自然界来说毫不新鲜。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是人类占领了一个他们不应该占领的地区。”他认为,拙劣的沿海开发计划,比如砍伐红树林、珊瑚礁以建造养虾池,在海  相似文献   

3.
保护珊瑚礁离不开国家或地方的政策支持,良好的政策不仅能够为保护珊瑚礁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执法效率,从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以海南省为例,分析我国珊瑚礁保护政策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我国珊瑚礁保护政策呈现以下发展趋向:更加重视陆海统筹、全面保护,健全层次丰富的珊瑚礁保护政策体系;更加重视创新驱动、技术治...  相似文献   

4.
郭菁 《环境教育》2008,(6):29-29
四川汶川大地震,令原本生机勃勃的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等几座城市瞬间沦为一片片废墟,生命在大自然的摧毁性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虽然灾难是不可抗拒的,但灾难也是一本教科书,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这对于我们未来正确面对地震灾难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速览     
<正>国际全球99%珊瑚礁可能经历年度白化联合国环境署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世界上99%的珊瑚礁在本世纪内都将经历严重的年度白化过程。研究指出,在遭受白化之后,珊瑚礁需要5年的时间进行复原。每年的白化过程将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削弱珊瑚礁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如渔业资源和对海岸以及人类社区提供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5,(1)
合肥工业大学志愿者自发为海啸募捐2005年1月3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新区校园里,大学生们在寒风中聚集在一起向南亚、东南亚地区遭受地震和海啸灾难袭击的国家和地区踊跃募捐。他们除起草了向海啸灾区募捐的倡议书、宣传单外, 还在校园网上刊载募捐消息。据悉,此次募捐款项将通过省红十字会转交给受灾地区。  相似文献   

7.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6,(12):15-15
11月8日,在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大楼召开了一月一次的环境“记者沙龙”会议,前来主讲的有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原董事长、水资源高级顾问大卫先生,TNC长江保护项目经理郭乔羽先生以及中科院成都山地灾难与自然研究所座客研究员杨勇先生。参加会议的还有各媒体的记者和NGO人士。  相似文献   

8.
印度洋发生海啸灾难的消息引得举世瞩目。面对惨烈的灾情, 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公民也纷纷捐款捐物。成年人踊跃捐赠自不必说,连年仅6岁的孩子都把储币罐里的硬币捐了出  相似文献   

9.
每一次灾难,好像都给了某些人抒发悲天悯人情怀的机会。上次SARS流行,有人就提出要敬畏自然,这一次印度洋海啸,我们听到的还是这一套: “我们不会因此而诅咒自然。地球厚德载物,自然化育众生,我们是地球生命,我们只能在地球上生活,我们庆幸拥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09,(10):58-59
1、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五彩斑斓的珊瑚礁是由海水温度和化学成分达到一定平衡而形成的,升高的温度会招致珊瑚礁的灭项之灾。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海岸,由2900个独立的珊瑚礁组成,目前也在遭受着程度较轻咐褪色现象。据大堡礁海洋公园的权威人士推测,这个现象将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1.
常纪文 《绿叶》2008,(8):92-95
从应急成效来看,通过汶川抗震救灾可以看出,中国的环境应急立法,对于控制灾区的水环境污染和保障饮用水供应成效卓越。但是,汶川大地震是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很多方面已经出乎立法者的预料,对于救灾赈灾和灾后重建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应予以重视,努力寻找体制、制度和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参考国内外成功的救灾实践,完善中国的应急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种种政治上的原因,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后果,被媒体和舆论过分夸大,从而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对核能的探索。人们固然应当牢记切尔诺贝利的惨痛教训,然而,我们更应当对核能的使用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高度媒介化的风险社会,大众传媒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重要的软力量。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大众传媒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各种风险、危机和灾难往往被媒体放大和扩散。面对网民正在成为当代中国传播体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趋势,管理者和媒体急需确立危机传播和"媒体执政"的意识,用好危机传播3T原则——真实地说,及时地说,首先来说——以求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4.
回报社会     
最近在印度洋发生的海啸灾难牵动了全世界,香港演艺界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捐款赈灾活动, 我看到中国大陆明星也与国际同行完全同步,积极响应赈灾义演。我觉得,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名人明星是个有责任心、使命感的群体。小时候我家里很穷,也接受过红十字会的救济。我记得一位发救济品的神父对我讲过一句话, 他说,如果你长大了有了能力,也  相似文献   

15.
海啸过后谈红树林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洋海域地震海啸造成的惨剧引起了全球震惊。在为死难者哀悼并向灾民伸出援助之手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之多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瑞典的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纵观共和国生态保护之路。是一条从牺牲生态求发展到逐渐重视生态保护,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到全面推行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不断前行的艰辛路。回顾共和国生态保护走过的三十余年漫漫路,对于未来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对原本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现状必须予以重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触惑:关于印度洋海啸必须解答的三大疑问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和引发的海啸,其波及范围之大、影响之广为历史罕见。在救灾工作紧张推进的同时,从事地震和海啸研究的科学家们也陷入了沉重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李绍凯 《环境教育》2006,(11):30-3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浅海珊瑚礁遭到的破坏将比人们此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部分海域将在未来30年内进入破坏的高峰期。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照科学研究目前预测的水平增加并造成气候变化,那么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大部分珊瑚礁都可能会“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