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人类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认识还是很不充分的,但是继续拖延不采取措施是危险的,采取对抗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措施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继续进行全球性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寻求适应一定程度全球变化的措施,并立即着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是唯一明智的态度。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使用化石能源,又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不可能是。首要的任务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显著上升。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增加和强度增大,自然生态系统将进一步遭到破坏,进而殃及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饥饿和贫困,威胁全球未来的共同繁荣。然而,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仅仅依靠单个主权国家是无法办到的。世界各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哪些困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或许不知道,这种交通工具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造成严重的伤害。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以为燃烧煤和天然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元凶。英国约克大学斯托格尔摩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航空业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又一罪魁祸首。他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高达15%的成分是由航空旅行造成的。由于飞机在高空飞行,它所排放的污染物比地面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更大,更易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全球气候变化。报告称,飞机每年要在大气层中排放大约3亿吨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大约是地面…  相似文献   

4.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的出现.温室效应的出现以及不断加剧,将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损失以及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如何减少碳排放,进而减缓与解决温室效应,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英国最先给出了答案: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在谈论温室气体时,会提到二氧化碳当量。那么,什么是二氧化碳当量呢?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又因为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概念;从全球年平均能流及辐射强迫的角度概述了当前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的研究现状,说明人为因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因.对目前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指出,全球年平均能流中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和地表潜热通量以及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应该加强对平流层水蒸汽及太阳活动光谱分析的观测和研究:须采取一定的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
温室效应及其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阶 《四川环境》1990,9(1):71-78
当代,人类正面临着酸雨、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效应三大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其中,研究最多,最为人们关切的又要算是温室效应。因此,“警惕!全球变  相似文献   

8.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是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生存而亟待解决的首要环境问题。在广泛调研的的基础上,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与全球性、近30年的地球异常气候而产生的各种恶性自然灾害、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发展趋势及温室效应的防治对策。指出温室效应的防治要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保护森林、增加植被,研究温室气体回收技术及不产生温室效应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全球碳循环的现状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指出人为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又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人为促进海洋光合作用的增加和在陆地上植树造林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上所能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在不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降低能源总有效消费量的情况下,努力减少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现实的。本文探讨了这一途径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郭菁 《环境教育》2009,(9):45-45
9月11日,“为了明天,绿化你的旅程”环保课堂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开讲,儿童环保教育专家周又红老师以“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为主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将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以浅显易懂的形式阐述给同学们。课堂上,同学们积极的参与“我的呼吸我做主”等小实验,通过亲身感受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张志宁同学告诉记者,“今天上了这堂课,我们有很大收获,认识到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危害竟然有这么大!”  相似文献   

11.
<正>温室效应怎样让地球发烧?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扩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5,(6):62-62
新西兰政府认为,牛羊排放出的臭气中含有大量甲烷,而甲烷会损害地球臭氧层.由此可加速地球升温.该国能源部指出.家畜在消化饲料过程中所排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21~310倍,其温室效应强烈。家畜排放的温室气体占该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5%。开征此税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用于牲畜气体排放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等。新西兰政府为出台这项税收政策在全国广泛征求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限制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目前,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绝大中份是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内排放的。它们目前的排放量仍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它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作者讨论了各种限制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协定方案,认为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但甲烷排放的短期温室效应影响更加显著,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天然气全产业链甲烷排放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甲烷控排制约管输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论述了甲烷排放对管输企业、天然气价值的影响,通过研究甲烷控排现状,分析了天然气管网在甲烷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起步发展较晚、基础工作不足、数据核查不准、减排路线不精等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加强对甲烷排放管控对策的完善与细化,完善甲烷排放管控的顶层设计,实施甲烷排放监测和核算体系,建立甲烷排放控制标准及规范,优化管网运行方式,加强重点排放源控制和技术研发试验,使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甲烷排放,推进LDAR风险管理,强化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基于生命周期思想梳理能源系统替代使用减排效益与成本核算的边界;根据全球变暖与时间跨度关联理论归纳并改进评估方法,将不同阶段的排放转化为与折现成本值在同一时间基础上的等效值,对传统方法赋予时间价值;对能源排放成本支出的数理结构进行逻辑梳理,结合不同情景进行拓展模型构建。拓展模型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与可比性,更加科学地为生物质能源替代减排成本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基于生命周期思想梳理能源系统替代使用减排效益与成本核算的边界;根据全球变暖与时间跨度关联理论归纳并改进评估方法,将不同阶段的排放转化为与折现成本值在同一时间基础上的等效值,对传统方法赋予时间价值;对能源排放成本支出的数理结构进行逻辑梳理,结合不同情景进行拓展模型构建。拓展模型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与可比性,更加科学地为生物质能源替代减排成本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环保小百科     
《环境教育》2004,(4):30-33
世界10大污染物质 二氧化碳: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50亿吨,其中约10亿吨被森林吸收,15亿吨被海详吸收,余下的25亿吨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目前由于人类每年排放二氧化硫气体达2亿多吨,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引起并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温室效应改变气候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农业碳汇措施控制和减缓CO2排放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期之所以将“全球变暖”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度提出,是因气候专家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气温目前正处于至少400年以来的最高点,北半球地表平均温度仅在20世纪就上升了0.6oC。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是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这意味着地球已经“病患”且人类该觉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