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阐述化工厂总体布置、总平面布置、装置内设备布置和平面布置的基本要点。合理集中联合布置、规划的道路宽度及管带宽度,确定最小的卫生防护距离、防火间距、设备间距,使平面布置安全紧凑、经济合理、节约用地、减少投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如何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从生产技术、设备维护、日常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消减污染物,降低装置物耗和能耗,提高装置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硫磺回收装置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炼油厂7500t/a硫磺回收装置经过设备流程,平面布置以及引进的H28/SO2比率分析仪投用方面的一系列技术改造,在优化操作、流程控制、装置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减少了H2S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回收了硫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新设计的流程及设备平面布置见图-1、2。其特点如下: 1.装置的操作弹性较大。国内炼厂最大的特点是原油处理量及含硫量波动大,要求硫磺回收装置操作弹性大。国内已投产的两套内掺合法硫磺回收装置的(示意流程见图-3)实际生产表明操作弹性小。当处理量低于设计值的50~60%时,装置即不能正常操作。而外掺合法(示意流程见图—4)最低处理量在原设计20~25%,甚至15%,装置仍能正常操作。  相似文献   

5.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系统排放的烟气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是炼油厂的主要污染源。随着脱硫脱硝装置的投入运行,负荷高、压降大、氨逃逸等新问题陆续出现,对装置长周期运转带来威胁。为了降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脱硝设备负荷,减少脱硝系统的喷氨量,在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系统中应用BCH-TX脱硝助剂后,对催化剂活性产品性质和收率基本无影响;当脱硝助剂维持在催化剂总藏量的2.08%左右时,再生烟入口NOx质量浓度可降至300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6.
ZCJ—961工业污水处理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脱硫装置在停工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传统的失蒸汽吹扫,后用热水冲洗的方法,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为确保停工过程中,各设备冲洗干净,避免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防止出现硫化亚铁自燃等问题,在2000年2月洛阳石化总厂二套催化裂化装置第3周期停工过程中,试用ZCJ-961含硫、氨氮工业污水处理剂对气体脱硫装置进行化学清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220k 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为例,对变电集成优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主接线优化、平面布置、各级配电装置平面布置、设备选择、光电缆敷设优化、二次设计集成优化等多角度进行论述,提炼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集成优化设计的核心技术,为后续智能变电站设计拓展思路,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运行特点进行了描述,从工艺、设备、公用工程等方面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瓶颈问题、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炼油厂硫的分布和流向,介绍催化裂化装置SO2生成及排放情况,明确了催化裂化装置SO2排放源及其分类。依据SO2排放的环保控制要求,提出催化裂化装置SO2排放控制方法: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使用硫转移催化剂和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10.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待生滑阀突然关闭导致装置停车事故,通过对仪表及系统处理过程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了事故的经验教训及防范措施,指出了炼化企业大型设备不但要正确使用,更要精心维护保养,才能确保装置正常平稳运行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铝穹顶储罐雷击问题,开展了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的铝合金板烧蚀损伤试验研究,分析了铝穹顶储罐损伤及油气燃爆风险。结果表明:当直流分量为164 C时,2 mm铝板发生穿孔,铝穹顶储罐存在雷击燃爆风险;当直流分量≤157 C时,未穿孔,背面温度最高为480℃,存在燃爆风险,铝穹顶储罐存在雷击燃爆风险;当直流分量196 C时,4 mm铝板发生穿孔;当直流分量为196 C时,6 mm铝板未发生穿孔,背面温升为125℃,小于205℃,铝穹顶储罐不存在雷击燃爆风险。  相似文献   

12.
混凝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混凝吸附法对丹东某焦化厂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为粉煤灰,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0.4g/L,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4mg/L,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9g/L时,采用混凝剂和吸附剂同时加入的方式,可使COD值降至41mg/L、色度为50倍,达到辽宁地方排放标准,处理成本仅为0.74元/t。  相似文献   

13.
微波活化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微波法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以磷酸为活化剂,在800W固定微波功率下,辐照时间和活化剂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辐照时间8min,磷酸浓度40%。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果壳炭碘值达704.4mg/g。测得该果壳炭比表面积为651.6m2/g,总孔容达0.49mL/g,孔结构以1~10nm孔径为主,达到商业活性炭的标准。表面官能团以含O官能团和含C官能团为主,其中C-C类和C-O类官能团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将4株菌进行相互复合培养后,发现1号和2号菌株构建的复合菌群(XL1)所产MBF的絮凝率达到65.5%。优化XLI的培养条件及其所产MBF的絮凝条件后,发现XL1在培养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60rpm、培养基初始pH为8.0、菌液用量为15ml/L、种子液接种量为10ml/L、1%CaCl,溶液用量为40ml/L、高岭土悬浮液pH为4.5、静沉时间为12min等的条件下絮凝率可达到92.5%。16S rDNA测序鉴定1号菌属于沙雷菌属(Serratia),2号菌属于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滤料浮滤池处理高藻水源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采用气浮过滤一体化,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的工艺.该工艺处理高藻原水的结果显示:出水藻总数为4.30×105个/L,总去除率为95.1%;出水叶绿素-a为0.88μg/L,总去除率为92.2%;出水浊度为0.18NTU;出水UV254为0.016cm-1,总去除率为54.3%;出水耗氧量为0.78mg/L,总去除率为63.6%,出水没有嗅味,色度为3度,总去除率为86.4%.出水残留铝含量为0.011mg/L,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过滤单元运行周期为36h,滤柱产水能力UFRV为504m3/m2.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混合菌处理高盐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固定化微生物的除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甘蔗渣和海绵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的除油效果比游离状态的微生物除油效果好。甘蔗渣的最佳投加量为20 g/L(干重),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为36 h、pH为6、温度为40℃,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菌种接入废水24 h后,除油率达62%;海绵的最佳投加量为5 g/L(干重),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时间48 h、pH为7、温度为35℃,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菌种接入废水24 h后,除油率达75.8%;以甘蔗渣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处理时间为108 h时,除油率达最高为84.5%,以海绵为载体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处理时间为96h时,除油率达82.4%。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北地区气象台站资料以及北京市沙尘天气资料,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状况对气候影响指数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分析了西北地区气候因素与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10年间,受全国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北京市在2001、2002和2006年的沙尘天气日数均超过了30d,其中在2001年全年沙尘天气日数达到了39d;西北地区D指数年平均值的高值区位于盆地和沙漠地带,春季平均值最高,为2.0,冬季次之,为0.9,夏季为0.8,秋季最小,为0.59;在D指数与沙尘天气的相关性分析中,宁夏地区的相关性系数平均值为0.84,甘肃地区相关性系数为0.82,陕西为0.81,青海为0.78,新疆为0.74,内蒙古地区为0.72;西北和北路传输路径对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影响更大,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地以及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附近地区气候影响指数与沙尘天气日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达0.9,该地区气候对于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重庆大气汞初步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重庆市大气汞调查结果表明,重庆渝中区及近郊区大气汞浓度范围为9.2~101.5ng/m3,平均34.4ng/m3;大气汞形态90%以上为气态汞;大气汞分布在工厂区及城市中心较高,城外较低,自然保护区最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难降解的偶氮染料废水,在以磺化酞菁钴CoPcS为催化剂的情况下,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甲基橙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CoPcS浓度0.2 g/L,光照强度250 W,温度40℃,pH=1,甲基橙10 mg/L时,在3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8.06%。最佳试验条件:pH值为1,催化剂浓度0.2 g/L,甲基橙初始浓度15 mg/L,温度40℃。影响因素主次为: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温度〉催化剂浓度,该反应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抽水-示踪联合检测垂直柔性污染阻隔屏障(VFBS)渗漏的可行性、灵敏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利用等效渗透系数(EHC)方法耦合井筒-含水层水流运动,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物理场仿真数值模型模拟了人工水力诱导下示踪剂通过VFBS缺陷的穿透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抽水诱导下,VFBS两侧形成人为的水力压差加速了示踪剂穿过漏洞的速度.但整体上,穿过漏洞的示踪剂仍然是极少部分,大部分示踪剂围绕注入井分布.在典型条件下(漏洞深度2.2m、大小0.5m、注入浓度1000μg/L和流速1L/h),示踪剂在对侧监测井中于第4d检出,第5d达到峰值.漏洞越深,峰值浓度越低,检出时间越长.深度增至4m以上时,示踪剂无法在对侧检出.以典型条件中4m漏洞深度为例,漏洞水平位置的偏移也会降低峰值浓度,偏移4m时,示踪剂无法在对侧检出;投加浓度越大,峰值浓度越大,但峰值时间不变,浓度小于2000μg/L时,示踪剂无法检出;漏洞尺寸越大,峰值浓度越大,均在第6d达到峰值浓度,但均不能检出,预测漏洞边长至少为1.07m时,示踪剂方可在对侧检出.总体上,按照对示踪剂穿透过程影响大小排序:水平偏移距离 > 漏洞深度 > 漏洞大小 > 投加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