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山岩矿物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矿物结晶时包裹了原始岩浆而成,未发生泄露和破坏的熔融包裹体可以有效地保存有关原始岩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浓度。其成分代表着原始岩浆的成分,它能比较真实、直接地提供原始岩浆的信息。反映成岩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浆演化情况。因此对熔融包裹体的研究是火山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熔融包裹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分析了对熔融包裹体的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常见的“岩石学方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矿物斑晶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矿物结晶时包裹了原始岩浆而成,未发生泄露和破坏的熔融包裹体可以有效地保存有关原始岩浆中各种物质的实际浓度,其成分代表着原始岩浆的成分,它能比较真实、直接地提供原始岩浆的信息,反映成岩成矿时的物理化学务件和岩浆演化情况,因此对熔融包裹体的研究是火山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熔融包裹体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分析了对熔融包裹体的几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常见的"岩石学方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氰离子是有毒的。凡是在人体内能够产生氰离子的物质,都必须认为是有危险的。这些物质中有氰化氢(HCN)气体(一种低沸点,25.5℃,高挥发性的液体);氰化氢的水溶液,一种弱酸,氰氢酸;可溶性的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钠,氰化钾等;以氰化物为基础的有机多聚物;通过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氰离子的扁桃甙,既已知的Laetrile的一种生氰β配糖体。  相似文献   

4.
地球——哺育生命的摇篮,经过60亿年的演化,形成今天具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生物世界。所有生命的发生、发展和进化,都是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运动的结果。地球上的水、空气、土壤、阳光给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各种生物在这里生存、繁殖、死亡,循环往返,繁衍不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5.
上帝与魔鬼     
上帝与魔鬼都是人创造的。“最需要魔鬼的,是宣称与魔鬼不共戴天的上帝。因为,上帝须要把一切罪恶、黑暗、肮脏,完全算在魔鬼的帐上,以便把一切功绩、光明、圣洁,统统记在自己的名下。”(郭因)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有人认为这太深奥了,请他用通俗的说法讲解。他说:“如果你坐在火炉旁,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若是你坐在一位美女旁,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笔者突发奇想:环境保护何不应用“相对论”?——其实,环境美学早就孕育着“相对论”的原理;我们要把“火炉”从生活的空间中搬走,请美女来相伴!  相似文献   

6.
廖伟明 《环境》2002,(9):39
偶日读书,见得一则笑话,其中的寓意和哲理耐人寻味,掩卷一笑之余,幡然感悟。其实这故事与我们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环保运动大有干系。说的是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间倒流一千万年,这样地球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在上帝将要离去时,对所有的生物说:“孩子们,我把这个美好的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说道:“上帝啊!请您老人家把猴子们灭绝  相似文献   

7.
<正> 太阳系物质原始同位素异常的发现,是七十年代在宇宙化学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对恒星核合成模型、太阳系形成理论和行星演化学说将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按照元素起源的现代理论,需要有多种发生在不同物理条件、时间尺度和地点的核合成过程,才能解释太阳系物质的元素丰度和同位素组成;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往往是在不同的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如果不同核合成过程的产物在太阳系形成之前没有能够均匀地混合,那么可以预料,在不同行星体的样品中,就有可能观测到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坏境污染对人体染色体的影响。1.遗传与变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DN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核的染色体内。DNA 是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共同构成的脱氧核苷酸多聚体。它具有四种核苷酸碱基,即A(腺嘌呤)、G(鸟嘌呤)、T(胸腺嘧啶)和 C (胞嘧啶)。双链 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以反向平行的方式形成一个双螺旋结构。生命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DNA 内。DNA 是  相似文献   

9.
临渊 《环境》2009,(10):84-85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了大量的资料证明,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一直从事金属物性研究工作,在研究高压下金属氢化物性质过程中,发现在高压下氢能大量地溶进铁中。此外,根据最近对地球吸积时加热和脱水过程的分析,查明了原始物质中硅酸盐所含的水大邵分贮存在地球内部。因此笔者认为,原始物质中发生的铁-水反应是影响地球外核组成乃至整个地球演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生命观念,最原始的来自对生命本身的性质的认识,尤其在生命应有价值的理解与判断上。人们对于生命的思想、态度更多地呈现出自然、本能的色彩。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少量诗歌表现了这种原始的对生命本根的追求,而多数诗歌展现了由自然启示而来的宇宙生命或生命的价值。人们透过自然生命的形色,寻求高于本根的价值所在,而使精神有所安顿。关于生命意蕴的思索,由自然生命之情的本根意蕴,上升到精神价值之理的理性思考,最后人们得出实践生命意蕴的超越之情。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蛋白质以及作为蛋白质结构单元的氨基酸是所有生物的普通成份。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氨基酸在生命系统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们在地球化学领域中的意义。它们在地质体中的产状、来源、以及在地质史中的演化,已成为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地质古生物学,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对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一些新进展宇宙、星体、地球以及众生都是经由长时间的演变而来,其演化进程连绵不绝,循序渐进。生命也是这种特别的、很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在物质的一般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作为新质而产生。从演化理论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规律,已流行百年有余,至今认识已逐趋深化。但是大多是从物质的形态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生命活动的过程离不开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与变化。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有机运动及其变化成为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得以产生的基础。从生命的物质存在和运动的角度考察生命,信号转导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生命运动。信号转导是生命的基本而普遍的现象,它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遗传、疾病、衰老乃至死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胞外多聚物及其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胞外多聚物(EPS)是包裹在活性污泥微生物外的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胞外多聚物的特性、提取方法、组分测定方法以及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文渊 《环境科技》2003,16(2):28-29
自然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所依赖的物质是不受污染的,自然环境的物质中所含微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维持人类生命、保护人体健康起到了一定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总喜欢运用信仰来抨击我们,他们说我们没有信仰,他们觉得不存在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是可怕的,没有底线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确,我们的宗教传统跟西方确实大有不同,西方宗教观念的演变,表现为一个从多神崇拜向一神信仰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古希腊罗马的多神图谱归向犹太教、基督教的一神境界。基督教塑造的上帝,是宇宙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原。虽把上帝的权能推向了无限的领域,但对于上帝,人类还是相对独立的,具有有限的主权。上帝为善和爱的化身,可谓其伦理总纲,要造福于人类便是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淡水的污染     
地球上的水97%存在海洋中,其余的为雪、冰、淡水、地下水。这些水是维持生命的宝贵物质,那么,水匮乏问题到底到什么程度了呢? 人类不仅要靠海洋调节大气和氧及二氧化碳的物质循环而生存,而且对水还有更为重要的依赖性。水是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有不少生物在缺氧情况下仍然能够生存,但若没有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因而,我们应当像珍惜呼吸的空气一样,珍惜我们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9.
胞外多聚物对酶催化污泥厌氧水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伟  贾原媛  郑伟  李小明  周俊  杨麒  罗琨 《环境科学》2011,32(8):2334-2339
研究了胞外多聚物对酶催化污泥溶解效果和催化过程中污泥化学组分变化的影响.向原污泥及去除胞外多聚物的剩余污泥外加酶,并与未加酶组水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酶浓度〈20 mg/g时仅水解污泥胞外物质,加大酶量能显著引起污泥破解.溶菌酶用于原污泥水解效果较好,SCOD/TCOD最高可达28.14%,投加量60 mg/g,反...  相似文献   

20.
十二生肖,是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为人的十二生肖属相。这是人类在生命符号的解读中,最早与动物密切相连。应该说,人与自然原始而朴素的情结以生命符号的形式加以固定,是极富古典人文意义的,以致许多年后在世界生肖邮票的方寸之间仍持续一种友善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