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 ,含油污水的处理多以回注地下作为处理目标。然而随着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日益增多 ,仅回注地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大量处理后的水不得不向地表水体排放。研究了如何处理含油污水并使之达到排放标准。采用PAC、Al2 (SO4 ) 3、PAM等絮凝剂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PAC与PAM复配比单独使用处理效果更好 ,尤其对COD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混凝后含油污水再经过过滤吸附处理 ,完全可以达到GB 8978 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乳化废液进行了不完全的化学混凝处理,优化出的混凝剂为.PAC PAM,最佳条件为:PAC,1.0~2.0g/L;PAM,20mg/L;pH,6.5~8.5;混凝后的出水COD在500~5600mg/L之间,可以用来重新配制乳化液,性能指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混凝产生的絮渣采用浓硫酸处理,每升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用4.5mL浓硫酸,处理后回收油品15mL/L,混合液可循环使用处理乳化废液;将出水回用于配制新乳化液,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破乳絮凝与SBR二段法处理采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絮凝与 SBR生化联合的二段法工艺对采油污水进行处理 ,采油污水经第一段化学破乳絮凝后 ,CODCr去除率可达 85 %以上 ,油去除率可达 95 %以上 ;第一段处理出水再经第二段 SBR生化处理后可使出水中 CODCr≤ 60 mg/L、BOD≤ 3 0 mg/L、SS<3 0 mg/L、油 <10 mg/L,达到了油田回注水标准和含油污水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可实现废水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对乳化废液进行了不完全的化学混凝处理 ,优化出的混凝剂为PAC +PAM ,最佳条件为 :PAC ,1 0~ 2 0g/L ;PAM ,2 0mg/L ;pH ,6 5~ 8 5 ;混凝后的出水COD在 5 0 0~ 5 6 0 0mg/L之间 ,可以用来重新配制乳化液 ,性能指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混凝产生的絮渣采用浓硫酸处理 ,每升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用 4 5mL浓硫酸 ,处理后回收油品 15mL/L ,混合液可循环使用处理乳化废液 ;将出水回用于配制新乳化液 ,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油田含油废水利用传统的隔油、混凝、过滤(老三套)处理工艺,出水指标达不到国家的二级排放标准。为提高含油废水处理水平,在“老三套”基础上添加了生物处理部分,即三相生物流化床。为强化生物处理,采取了投加漂浮填料和悬浮填料的强化处理措施,出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马钢中板厂含油污水回用系统改进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钢中板厂原有的含油污水二级沉淀工艺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污水回用要求。实验室中对该含油污水的处理进行了改进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该含油污水能达到罗高的悬浮物及油的去除率,可满足污水回用要求;同时,混凝气浮工艺可以利用原有工艺设施无需新的土建。因此是一条可行的改进路线。  相似文献   

7.
光助氧化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染料污水,水质复杂、色度深、污染物难于降解。采用单一的混凝法或生化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本研究在活性染料污水混凝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光助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有机物发生降解。然后进行生化处理,使活性染料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混凝法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按照烧杯实验方法,重点考察了pH值、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等因素对生化处理后废纸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作为混凝剂,PAM作为助凝剂联合处理该废水时,能够取得较好的去浊率、SS、色度和COD去除率。混凝沉淀最佳运行条件为:废水pH为6.5,含铝量10%的PAC和2 g/L的PAM投加量分别为1 mL/L、0.5 mL/L,浊度从35 NTU降低到1 NTU,去除率达97.1%,SS从30 mg/L降低到7 mg/L,去除率达76.7%,色度从64倍降低到18倍,去除率达71.9%,COD从95 mg/L降低到44.8 mg/L,去除率可达52.8%,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国家造纸废水新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撬装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制过程.通过对液-液水力旋流技术、聚结斜板沉降技术、多滤料过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研制出一套撬装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便于运输的特点,适于小区块或边缘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经现场实验,当停留时间仅为5 s时,即可获得较高的除油效率,在进口含油小于150 mg/L时,可将出口水中含油控制在30 mg/L以下,在进口悬浮固体含量小于100 mg/L时,可将出口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控制在20 mg/L以下,使出口水质达到了行业标准SY/T5329-94中的中渗透率油田的B1级的注水标准,实现了含油污水处理后的就地回注,大大节省了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级混凝-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混凝试验中确定了两级不同混凝剂的适宜投加量,并对自制混凝剂Inx进行了氧化再生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经两级混凝-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且自制混凝剂Inx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锡某废纸造纸企业产生的污水经厌氧-好氧-化学混凝处理后,出水在放流池产生结垢现状,对各段污水中主要离子浓度进行跟踪分析,并对结垢的组分、结垢原因、机理和防治结垢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垢样的主要成分为CaCO3;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是导致结垢的主要原因,较高的水温、pH值、流速、流动状态、池壁的粗糙程度以及PAC的投加对结垢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防治对策为使用Ca(OH)2+PAM代替PAC+PAM混凝,保证COD达标排放同时,也解决了出水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造纸废水混凝处理中SFT助凝替代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小造纸厂废水处理常用PAC作混凝剂,PAM作助凝剂。由于PAM成本很高,影响了处理设备的投运率。用超细滑石粉(SFT)替代PAM助凝,与混凝剂PAC配合,其混凝处理效果基本相当,但是处理成本降低0.10元/m^3。由于SFT属环境无害材料,不会给排泥带来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污水,水质复杂、色度深、污染物难于降解.采用单一的混凝法或生化法难以达排放标准.本研究在活性染料污水混凝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光助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有机物发生降解.然后进行生化处理,使活性染料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田酸化废液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对酸化废液主要污染物进行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p H调节工艺、总铁及悬浮物等污染物去除工艺的研究,形成了中和-氧化-混凝-过滤的处理技术。重点研究了药剂种类、投加量、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酸化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Na OH与Ca O质量比为3∶1,c(H2O2)=4 000 mg·L~(-1),氧化时间为20 min,c(PAC)=800 mg·L~(-1),c(PAM)=10 mg·L~(-1)。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废液经最佳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回注水水质标准:ρ(悬浮物)10 mg·L~(-1)、ρ(油)30 mg·L~(-1)、p H值为6~9、F(腐蚀速率)0.076 mm·a-1。为酸化废液回注处理工艺、装置的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疏浚泥浆吹填余水中含有大量胶体及微小颗粒物,直接排放将对受纳水体造成较大危害。依托京杭运河湖西航道疏浚工程展开现场试验,对比分析聚合氯化铝(PAC)和FeCl_3对余水中悬浮固体(SS)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疏浚泥浆落淤后的余水SS浓度较高,随着吹填时间的延长,余水SS浓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室内混凝小试试验表明,PAC、FeCl_3均能有效降低余水中的SS,PAC、FeCl_3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9、17mg/L;在最佳投加量下,两种混凝剂对余水SS的混凝效果均随沉降时间延长而改善,前5min内FeCl_3的混凝效果比PAC好,5min后PAC的混凝效果更佳。现场中试试验显示,两种混凝剂均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好的SS混凝效果。当以混凝剂最佳投加量及污染物排放达标为评价目标时,FeCl_3的处理费用分别为15.0、8.0元/h,PAC的处理费用分别为20.5、10.5元/h,FeCl_3的经济性均优于PAC。  相似文献   

16.
改性硅藻土复合混凝剂处理深度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油田深度采油废水中含有大量残油,粘度大、乳化程度高、油水分离困难,本实验采用改性硅藻土吸附和无机混凝剂混凝相结合以处理深度采油废水.结果表明,对于含油浓度为250~ 350 mg/L的石油废水,用强化吸附方法,吸附剂投加量为1.5 g/L,优化实验条件下除油率可达到75%;采用强化混凝的方法,PAC在投药量为200 mg/L的情况下除油率可达到87%;采用强化吸附-混凝联合处理的优化方法,投加0.7 g/L吸附剂+PAC 200 mg/L,除油率>95%,明显高于吸附和混凝单独处理效果,大大改善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吸附及其组合工艺对内蒙古某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了不同技术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污水中主要的有机物为微生物代谢产物、腐殖酸和富里酸,分子量在800~1 250。混凝与吸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表现出不同的去除特征,混凝无法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而活性炭吸附对3种物质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采用混凝和吸附组合处理后,总COD去除率达到76%,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娟  范迪 《环境工程学报》2006,7(6):117-121
采用水解酸化 CAST 混凝 复合滤池与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混凝 复合滤池2种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切实可行的,二级出水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深度处理出水可达中水水质要求.其中以水解酸化 CAST 混凝 复合滤池组合工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色度、浊度、悬浮物浓度、电导率及金属离子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进水pH、混凝剂种类与投量、沉降时间及重金属捕捉剂对陶瓷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陶瓷电镀废水处理的适宜操作条件及工艺组合。实验表明,陶瓷电镀废水的组合处理工艺:调整废水pH为一级处理,投加PAC的混凝沉降法为二级处理,投加重金属捕捉剂为三级处理;先调节废水pH至9,投加50 mg/L的PAC,再投加20 mg/L重金属捕捉剂,此时废水的色度降至10倍,浊度降至16 NTU,悬浮物浓度降至210 mg/L去除率达到95.1%,各金属离子浓度也明显降低,处理出水的悬浮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其他各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20.
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深度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酸化+CAST+混凝+复合滤池与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复合滤池2种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切实可行的,二级出水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深度处理出水可达中水水质要求.其中以水解酸化+CAST+混凝+复合滤池组合工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