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广东省核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是近年来开发完成的一个大型省级应急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后果评价和预测子系统、应急信息子系统、文件处理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和操作干预水平计算子系统.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核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系统构成、功能设置和开发情况,重点介绍该系统开发过程中几项新功能,总结了系统开发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1.NWEQMl8应是“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要把处理好排污与水质的因果关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2.开发该系统的关键在于实现水质管理问题的模式化和水质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 3.把水质评价、模拟预测、控制和规划作为该系统的核心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流域水系、潮汐特征、泥沙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深圳湾及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深圳湾海域水质,深圳河、大沙河、凤塘河、小沙河和后海中心河等入湾河流水质,入湾排污口流量和水质状况,解析了深圳湾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有流域污染治理与开发进程不匹配、入湾河流水质较差、水动力不足和内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从管网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和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深圳湾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确定常熟氟化工项目排污口布置方案,本文在分析长江常热段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其复杂的水下地形和水流流场,建立了较为准确和实用的平面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预测计算了三套方案污水对重点保护水域影响程度和范围,并从水流流场、水质影响评价、技术经济多角度对方案进行了比较论证,最终推荐污水江中排放的方案,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手段的不足,提出建立基于GIS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着重从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数据库建设,功能开发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采用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和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利用ArcObjects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入海排污口污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其进入海洋后会对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及海洋生物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研究入海排污口污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排污口污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着重介绍了影响入海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排污口污水中微生物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究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首先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定义和原理,以及目前常见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接着阐述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对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排污口水质监测、地表水监测和水库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水体污染和变化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排污口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排污口的规范建设,对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排污口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内容,并对目前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开展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对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的目的、内容,并对目前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水质预测的实时性和直观性,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利用Fortran建立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在Visual Studi-o.net语言环境下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嵌入胶州湾水质预测模型,开发出胶州湾水质预测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Fortran模型与GIS的集成。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水质预测与预测结果的可视化,显著增强了水质预测的直观性,提高了环境管理效率。探讨了Fortran模型运行出来的结果最终以等值线和流速场的形式在GIS平台的可视化等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可视化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试验设计的一套新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生物质吸附塔和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并且各指标均达到了城市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做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2.
和布克赛尔县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利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国家有关标准,对和布克赛尔县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价。选择县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污口、和什托洛盖镇生活污水排污口及和什托洛盖镇水泥厂排污口为研究对象,各排污口年污水排污量计算以日排污量乘以年排污天数;废污水中某污染物年排放量计算以排污口监测废污水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乘以一年的排放天数。根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污染物排放折存量排序法、污染物超标排序法对各个排污口排污等现状和主要污染物概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二维水动力水环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杭州湾河口地区多种水功能区并存情况下余姚污水厂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CODMn、NH3-N、TP的包络范围、平面分布特征和对各水功能区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染物单增量正常排放时,污染带形态沿水流方向呈瘦长型;等浓度污染带包络面积大潮大于小潮,最大值显著大于平均值,事故工况污染面积大于正常工况;叠加其他污染源和环境本底正常排放时,排放口混合区面积为0.20 km2,满足要求;根据多功能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满足最严格的水质管理目标,对海洋功能区划、一类海水功能区划水质类别管理目标未产生影响。研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典型性,研究成果可以为潮汐河口的排污口选址论证,水环境影响模拟等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现代高效的监管模式,已经纳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文章以大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准确度较高,总体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现代高效的监管模式,已经纳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文章以大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准确度较高,总体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对南京典型工业企业雨排及清下水排口水质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摸清排放现状,分析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要求环境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雨污分流的监管,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以南京为例,加大对工业企业雨排和清下水排口的监测管理力度,把工业企业雨排和清下水排口纳入正常的监测计划,对出现超标以及雨排或清下水排口排放量超过40吨/天的工业企业应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最终倒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质管理信息系统(WQMIS)与一般的水质信息系统(WQIS)不同,它既是各种水质信息的数据库,又是为水质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可以定义为:由人、机组成的,进行水质数据贮存、转换、加工并利用所转换的信息来进行水质评价、模拟、预测、控制和规划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美  相似文献   

18.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型生物群落变化与水质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FU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和直接采水法对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样品采集,研究该处理系统中微型生物群落动态,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监测影响系统处理效能的主要菌群,同时结合水质的理化指标对处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系统中共检出微型生物48种,其中鞭毛虫8种,肉足虫5种,纤毛虫25种,后生动物2种,藻类8种。各个采样点环境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池离排污口距离的增加原生动物的种类随之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大。经常大量出现的有肋盾纤虫(Aspidisca-costata)和小球藻(Chlorella)、广缘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FISH实验得到的细菌资料显示处理系统中,进水菌量大于出水菌量,这与原生动物变化规律相反,表明出水水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源地保护与城镇发展矛盾较为突出。在现有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下,仅对排污口控制,不足以保障水源地安全。在污染物排放破坏水源地环境的表象下,水源地城镇的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是影响水源地安全的本质原因,而相关的管控措施十分缺乏。低冲击发展模式是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有利于保障水的健康循环,减轻水污染及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是从根本上保护水源地安全的规划途径之一。因此,水源地保护应在全流域视角下,采取低冲击发展模式对建设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20.
数学模拟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被广泛应用,为了系统总结相关技术,本文回顾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数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活性污泥模型(ASM)与机器学习(ML)在水质预测及参数工况优化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探究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及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GHG)、出水质量(EQI)和运行成本(OCI)的权衡问题;归纳了数学模拟技术在实现污水厂能量自给与资源回收的应用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模拟技术能准确预测出水水质、快速优化工艺参数、权衡温室气体排放、出水水质与运行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资源回收效率等.因此,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指导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优化以及管理,为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