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孙明  吴彦 《环境科学》2006,27(7):1282-1285
采用多针-板式电极,在70 m3/h烟气流量范围内,研究了水蒸气浓度、烟气流量、电场强度等因素对不饱和水蒸气正直流电晕放电烟气脱硫率的影响以及水蒸气电晕放电对脉冲放电烟气脱硫率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按照NH3∶SO2摩尔比为2∶1添加NH3的条件下,增加水蒸气流量、增强电场强度、减少烟气流量,烟气脱硫率能提高10%,达到60%左右.同时,水蒸气电晕放电能使脉冲放电的烟气脱硫率提高5%左右,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脉冲放电脱硫反应器电极结构采用线-板式电极,正极性窄脉冲高电压供电,试验烟气流量为1000~3000m3/h.主要研究了脉冲放电脱硫的运行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目的是为脉冲放电烟气脱硫工业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的试验结果:烟气中SO2浓度在1000~2000ml/m3范围内,烟气温度在60℃~80℃范围内,氨加入量按摩尔比NH3SO2=2:1加入,能耗3~5 W·h/Nm3,SO2脱除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晕放电下用焦化废水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脉冲电晕放电条件下用武汉钢铁厂的炼焦废水进行了烟气脱硫实验。研究表明焦化废水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 ,实验中超过 85 %的SO2 被脱除 ,脉冲电晕的引入使出口处SO2 的含量进一步降低。在脱除烟气中SO2 的同时 ,脉冲电晕放电使焦化废水中油和酚的含量极大的减少 ,并使超过 99%的氰化物被除去 ,这对解决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微生物失活问题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降低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的难度 ,并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该研究为钢铁企业的烟气脱硫和焦化废水处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超声辐照-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取昆明焦化制气厂的实际焦化废水为处理对象,用水质模型对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初始浓度、曝气方式和声能密度对焦化废水中CODCr的降解效果影响显著.对初始浓度为807mg/L的实际焦化废水,选择空气作为曝气气体,向废水中曝气而不超声时,废水中CODCr降解率仅为4.5%;在声能强度为119.4kW/m2条件下,超声时其降解率可达65%;采用超声辐照-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CODCr,与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相比,废水的CODCr降解率可由单独采用活性污泥法的45%提高至81%;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废水,加活性污泥后,其耗氧速率有明显的降低,说明经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对生物无毒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以湿空气为自由基源物质的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系统,研究了烟气在反应器内的滞留时间、烟气流速和NO浓度对NO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流速的增加会抑制电晕放电的发展,而烟气中NO浓度的增加则使放电变得更加容易.NO的氧化受烟气在反应器内滞留时间的影响较小,而它受烟气流速的影响较大.在2W的输入功率下,当烟气在反应器内的滞留时间从8.5s增加到34.2s时,NO的氧化率只从54.5 %提高到57.6 %.而在1.7W·h/m3的能量密度下,当烟气流速从1.4cm/s增加到6.3cm/s时,NO的氧化率从60.0%减少到38.6%,能量利用率也从20.8g/(kW·h)下降到了13.3g/(kW·h).在湿空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NO初始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本实验中最佳的NO浓度为100×10-6左右.  相似文献   

6.
回收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可  柴明  徐康富  马永亮 《环境科学》2006,27(5):846-849
以氧化镁浆液作为吸收液,对空气与SO2混合气的鼓泡吸收做了全过程的实验观察.测试分析表明,在高效而稳定的脱硫过程中,吸收液的酸化是由HSO3-所致;酸化趋势与SO2水解规律相一致,由初期高pH值下SO32-为主的缓变到低pH值下HSO3-为主的剧变;吸收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不敏感;MgSO3相对高的溶解度和易氧化性及MgSO4良好的水溶性保持了MgO脱硫的高效率(>98%)和高利用率.燃煤烟气脱硫工业试验确认了MgSO4经吸收液循环可提浓至实验温度(40~50℃)下的饱和浓度而不产生有害影响,脱硫率因脱硫活性物质的富集反而提高,从而显示出回收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废大理石粉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了其吸收SO2的传质反应机理.试验了不同液气比(L/G)、吸收浆液pH值和进气SO2浓度等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以下操作条件较为适宜:pH0=5.5~6.5,L/G=3L/m3,a=2%;以上工艺条件下,在进气SO2浓度为1000ml/m3时,脱硫率达60%以上.本文还讨论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典型脱硫工艺对燃煤锅炉烟气颗粒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脱硫是燃煤锅炉的重要除污环节,为探究脱硫工艺对烟气颗粒物的影响,选取4台不同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法、炉内喷钙法、氨法和双碱法)的燃煤锅炉,利用再悬浮采样法和稀释通道采样法分别采集脱硫前后烟气颗粒物样品,并测定颗粒物中的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碳组分.结果表明,脱硫剂对烟气PM2.5的组分构成产生影响,烟气经过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后,PM2.5中的Ca由5.1%提高至24.8%;经过氨法脱硫后,PM2.5中NH4+的质量分数由0.8%提高到7.3%;双碱法脱硫则使烟气PM2.5中Na由0.9%提高到1.7%.湿法和干法脱硫工艺的作用显著不同,湿法脱硫排放颗粒物的离子含量较高,经过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脱硫,PM2.5中SO42-的质量分数分别由2.0%和6.7%提高到9.6%和11.9%,Cl-分别由0.4%和1.2%提高到3.8%和5.2%,而Cr、Pb、Cu、Ti和Mn等重金属经过湿法脱硫出现含量下降;相对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燃煤锅炉排放的PM2.5中富含Al、Si和Fe等地壳元素.湿法脱硫同样对碳组分产生影响,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脱硫后,烟气PM2.5的元素碳EC质量分数分别从6.1%降至0.9%和从3.6%降至0.7%,但是有机碳OC的含量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尚洪山  杨帆  寇元 《环境科学》2003,24(6):68-73
通过浸渍方法,制备了5%~90%(质量分数)担载量Na2CO3/草粉脱硫剂.实验结果表明,较小的草粉粒度(≤0.28mm)和较低的气体流量(40mL/min)有利于SO2脱除,但是脱硫温度(70℃~300℃)对脱硫效果影响不大.利用XRD,SEM,ATR-I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草粉改性Na2CO3脱硫吸附剂的机理.实验证明:改性Na2CO3吸附剂高效脱硫的机理主要在于吸附剂表面结构的无定形态,因而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12.14m2/g)和孔体积(0.093cm3/g).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中试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计了新的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装置,其烟气处理量达3500m3/h.首先进行了进料钙硫比(Ca/S)、过饱和温度对装置脱硫效率影响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脱硫塔内固体颗粒物循环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装置性能的影响.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Ca/S=1.2时,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系统脱硫效率提高15% 左右;脱硫塔内烟气设计流速可以偏高一些.本文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指出了延长脱硫剂有效停留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行设计的针-针式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反应器装置,在脉冲电晕放电作用下利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焦炉的高炉煤气洗涤水进行了烟气脱硫模拟试验,考察了喷淋水种类、循环次数、液气比、电压峰值对SO2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脉冲放电、SO2对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炉煤气洗涤水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2.
飞灰和水在脉冲放电脱硫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脉冲放电脱硫和除尘结合的可行性 ,研究了飞灰和水对脉冲放电脱硫的影响。飞灰对脉冲放电脱硫影响不大 ;水对脉冲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 ,但能显著提高脱硫效果 ,提高能量效率 ;飞灰和水协同作用对脱硫有利 ,不加氨时脱硫率达 1 6 2 % ,添加氨时电晕脱硫率达 30 5% ,总脱硫率 80 2 %。  相似文献   

13.
脉冲电晕放电脱硫产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烟气的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脱除SO2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60℃ ̄70℃,氨硫化学计量比为1:1条件下,(NH4)2SO4含量占脉冲放电脱硫产物含量的80%以上;50%左右的产物吸附于反应器内,其余部分随着尾气排出;提高电压有利于正盐的生成;尾气与反应器中(NH4)2SO4比值也随之增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NH4)2SO的化学平衡常数,得出在氨硫化学计量比1:1,温度60℃ ̄70℃的脉冲烟气  相似文献   

14.
含灰含水烟气的脉冲放电脱除NO和NOx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脉冲放电脱除NO和NOx(NO+NO2)的实验表明,烟气中的飞灰对NOx具有2%-4%的吸附脱除作用,对脉冲放电又有抑制作用,使NO和NOx脱除具有降低的趋势,增加烟气含水量增强了飞灰粒子表面的化学吸附能力,使得在烟气含水量为15%和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小于3W.h/N,^3时,NO和NOx脱除率提高5%-1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V2O5/TiO2催化剂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考察了H2还原温度及其它反应条件对SO2和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还原后所制得的V2O5/TiO2催化剂可以提高脱硫脱硝活性,最佳还原温度为700℃;在450~500℃的烟气温度范围内,该催化剂有较佳的脱硫脱硝活性;在相同反应温度下,空速越大,SO2和NO的脱除率越低;烟气中的氧气可大大提高V2O5/TiO2的脱硫脱硝活性,且氧气体积含量在5%~10%范围内变化时,对SO2和NO脱除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目前气体电离放电脱硫方法存在的等离子源体积庞大、能耗高、以及需要依靠传统脱硫方法的协同作用等问题.拟用小流量高浓度氧活性粒子[O2+、O(1D)、O(3P)、O3]及引发剂HO2-分别注入烟道中,与烟气中H2O反应生成·OH;在无吸收剂、无催化剂及没有其他技术协同作用下,进行·OH氧化脱除大烟气量中的微量SO2并生成H2SO4的实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为30℃,氧活性粒子与SO2摩尔比为3~4时,脱硫率达到94.6%,回收酸液中SO42-浓度达到9.3g/L.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介绍了几种较受重视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脉冲电晕放电气脱硫技术,膜吸收法,微生物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