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截至2016年年底,世界遗产名录中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52处,遍布世界165个国家,其中自然遗产地203项,世界双遗产35项,其中已有35个国家的49项遗产被列为世界海洋自然遗产。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是多种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当中潜藏着极大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一项世界海洋自然遗产。将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评估标准与海洋价值进行整合,从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栖息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所具有的海洋遗产价值不逊色于其他临海国家。为此,文章从保护我国潜在海洋价值和捍卫我国海洋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申报世界海洋自然遗产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充分理解突出普遍价值(OUV)评估标准、加强对我国海洋遗产价值的调查力度和对潜在海洋遗产价值的挖掘和研究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4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项目启动会暨我国海洋自然遗产潜力区筛选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该项目属于"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由住建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牵头,九个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承担,执行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项目启动会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兆萍研究员主持,海洋自然遗产潜力区筛选专家咨询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蔚东英副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世界喀斯特地区中极具代表性。文章依据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借助申报自然遗产机遇,为实现该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保护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家公园建设的“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原则的提出以及九寨沟的灾后修复引发了学界对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问题的争论。系统梳理自然原真性的概念内涵发展演变,并回顾总结中国自然保护地实践中对自然原真性相关问题的处理。结论认为:自然原真性问题源于是否进行生态恢复的争论,并逐渐演变成生态恢复参照节点应该遵循自然原真性还是历史原真性原则的问题。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推动下,目前国际上用生态完整性概念取代自然原真性的理念进行生态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共识,但在中国的实践中,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公园在处理原真性相关问题时仍然采用了历史原真性原则。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原真性”原则的国际背景,指导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5.
贵南高铁穿越了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环评过程中分析了贵南高铁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独特的美学价值、地球历史与地貌价值等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6.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璇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78-1989
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大威胁。跨国自然遗产将通过促进多边合作,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平衡。  相似文献   

7.
九寨沟是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称号。近年来九寨沟的旅游资源极大地开发,游客逐年增加,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针对九寨沟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相关概念、政策背景和技术难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从功能发挥而言,普遍存在没有保护好、没有服务好、没有经营好等共性问题。国际经验说明,国家公园体制是解决其中多数顶级遗产地管理问题的最佳方式。但各方对国家公园的相关概念认识不统一,对中央要求的体制试点工作理解不到位,相关试点工作存在不针对管理问题、不区别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不聚焦资金机制等共性问题。为此,应根据试点文件,紧扣"统一、规范、高效"做好体制设计,并加强遴选标准、区划方法、资金机制及权属变通控制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确保实现"保护为主、全民公益性优先"的体制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洲河是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重要河流之一。为了解黄洲河水质特征,基于8个样点、7个监测指标、12个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流水质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黄洲河TN超标较严重,TP潜在超标性强。遗产地核心区地表水未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缓冲区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水质最差,枯水期水质最优。丰水期主控因素为TP、NTU和NH3-N;平水期主控因素为CODMn、Chl-a和DO;枯水期主控因素为NH3-N。流域内主要污染形式为农业面源污染;上游和中游缓冲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散养畜禽排泄物排放污染造成了黄洲河泉眼(Y1)、支流交汇点(Y2)点重污染的现状,而且污染会随河流运移,进入自然遗产地核心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大多作为风景名胜区对公众开放.在其发展过程中,楼堂馆所、公路、索道及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损坏,如何及时而合理地修复这种生态破坏,如何及时而合理地修复这种生态破环,成为了当前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景观保护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作为珍贵财富,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重大问题.科学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遗产利用的整体效应视角,结合其自身特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从遗产资源核心价值、质量状况、基础条件3个方面、9大要素、28项评价因子等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建立遗产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6处红山文化典型遗址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international focus on how to facilitate adaptation to droughts in a changing climate, a good deal of adaptation will be enacted at the local level. Focusing on the Yuanyang Terrace of SW China (a very fam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at land use change, dynamic adapt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are the mai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have the important role in adapting to droughts based on methodology of the land use survey, household questionnaire,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panies’ interview. And a new conceptual model of adaptation from the insight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 was proposed in spatial, tempor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It is a good practice to adapt to disaster risk and agri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by tourism development. Adaptive risk management is more important in adapting to disaster risk in order to maintain heritages conservation and local livelihood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3.
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游憩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公园模式被视为一种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融合互促的成熟模式。文章探讨国家公园模式在全球的空间扩散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公益化价值取向是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反而会造成国家公园供给空间的缩小;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关注度和旅游发展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公园的发育与环境关注度不相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④国家公园模式呈全球扩散趋势,空间重心的转移受国家宏观政治背景、 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对保护自然遗迹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自然遗迹资源丰富,但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整个自然保护区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保护覆盖的需求。通过对我国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空缺分析,得出结论:基础地质遗迹大类和地貌景观大类的地质遗迹比例基本平衡,但仍存在保护空缺的类型。在空间分布上,要进一步重视陕甘黄土高原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华东及东部沿海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并确立优先保护区域。最后,在全面分析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用可持续发展眼光审视中国持续高涨的水坝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默  陈超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6):126-132
水坝建设往往忽略了生态影响,轻视了社会问题,高估了经济效益.介绍了国际上对水坝问题认识的最新进展和主要观点,分析了我国水坝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西部建坝热潮不退的原因.从现状来看,中国的已建水坝已使长江流域生态退化,加剧了黄河的断流,加重了淮河水质的恶化等.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国的水坝建设作了一些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魏钰  雷光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820-1832
自然保护事业已经进入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保护阶段,突破传统生物群落保护的要素式思维,从生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和自组织能力等视角系统实施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已基本成为共识。中国经历了长期部门化割裂管理,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开始由分散走向统一,要求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基于集合种群等空间生态学理论,提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仅意味着内部自然空间的完整,更需着眼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战略布局。国家公园只有成为生态地理区的节点并辐射周边区域,有效平衡行政区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完整生态系统的长效保护。目前,国内既有研究在指导全域布局和平衡人地关系方面仍考虑不足,试点过程中还存在管理型技术方法欠缺、空间边界受限于行政边界、未能从全局着眼构建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网络、未充分考虑差异化的人地关系等问题。未来需要着眼大局,有效平衡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的关系、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长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了自然灾害相关损失评估方法和思路,立足于浒苔绿潮的影响对象,以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原则,从海水养殖、滨海旅游、海上交通、工业取排水、灾害应急管理和海洋生态影响几方面构建损失调查与评估方法,为浒苔绿潮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自然灾害给予高度重视,把减灾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考验了中国的经济,旅游业首当其冲,损失惨重。造成如此巨大损失,地震的影响固然不少,但旅游系统缺少一整套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文章分析了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以青城山-都江堰为例,提出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危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