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气温与小儿呼吸道疾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杨 《环境科学进展》1999,7(2):141-144
本文研究了北京大气温度的变化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大气温度升高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rs=0.530,p〈0.01,北京冬季小儿呼吸道疾病为小儿疾病发生率的首位,而且呈周期性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航空红外遥感北京下垫面温度资料分析,得到冬季静稳天气下城郊与城市内部不同地表的温度特征,提供一些对城市温度环境研究用常规观测难以得到的资料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北京冬季低空温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81年冬季的低空探测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区与郊区水平及垂直温度的分布,为了解北京的城市效应,进一步开展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提供依据. 一、观测场地及观测方法 1981年11、12月及1982年1月和3月,在北京城区与郊区设点进行了318次温度和风的垂直探测,探测点布局见图1.温度探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区气传花粉季节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北京城区气传花粉季节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为本地区防治花粉症及建设合理城市绿地提供有效资料.研究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北京城区气传花粉含量进行监测,并对花粉含量及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城区的花粉季节起始时间为3月17日~11月10日,持续238 d,占全年天数的65%;全年花粉含量月分布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3~5月,主要花粉为木犀科、杨属、柳属等树木花粉,占全年花粉总量的53%;第二个高峰为8~10月,主要花粉为菊科、藜科及苋科等莠草花粉,占全年花粉总量的26%;2012年度北京城区最具代表性的气传花粉来自于菊科、木犀科及杨柳科,比重之和为40%.结果还表明,秋季气传花粉以致敏性较强的莠草花粉为主,所以北京花粉症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季.北京城区气传花粉含量受气象因素影响较明显,影响最明显的是风速、温度、湿度及降水等气象要素.研究表明,在0~15℃的温度区间内,花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大于15℃,即在18~30℃的范围内时,花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北京城区2012年春秋季的平均温度为17℃,且这两个季节的花粉量占全年的79%,因此春秋季的温度是北京最适宜花粉的散播;根据研究数据分析,当相对湿度在20%~50%或大于70%的时候,气传花粉含量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相对湿度在50%~60%时,气传花粉含量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研究还表明风速在1~3 m·s-1时,易于花粉粒飘散,气传花粉含量较大,但风速超过3 m·s-1时或持续时间较长时,空气中花粉含量值反而较小;雨水会影响花粉的产量和释放,易致空中飘散花粉粒减少.通过研究已经探明了北京城区气传花粉的种类及飘散规律,以及花粉含量和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为进行气传花粉预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热环境的特点,以京沪穗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8和GDEM数据,分别对3个城市的热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北京市进行下垫面分类,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了北京市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海拔高度均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651和0.580。北京、上海和广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热岛主要存在于城市建成区,并由市辖区向外辐散。上海市强热岛面积比例最大,广州市强热岛面积比例最小,热环境优劣顺序为广州、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6.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影响的北京城市热岛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TERRA/MODIS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资料,对2000—2006年北京城市热岛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同期降水量、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变化,分析了该地夏季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成因. 结果表明:北京多年四季热岛分布主要以城区为中心向周边郊区延伸,其中夏季城市热岛最强,春、秋和冬季较弱,这种热岛强度的季节性差异主要与太阳辐射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城市人为热释放等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 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特征为:2005和2006年最显著,热岛中心强度分别为10.54和9.61 ℃;2002和2004年城市热岛最弱,热岛中心强度分别为6.54和7.39 ℃. 2000—2006年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具有明显增强趋势,热岛强度增温率为0.326 ℃/a. 北京夏季降水对城区地表温度影响大于郊区,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城区地表温度来影响城市热岛变化;夏季地表植被和地表反照率变化对地表温度和城市热岛也均有较大影响. 2000年以来,北京郊区夏季地表植被指数增加率远高于城区,受地表植被和地表反照率变化的影响,郊区降温率明显大于城区,致使城郊温差增大,热岛效应加强.   相似文献   

7.
“我在北京长大.小时候北京冬天温度可以低到零下20多摄氏度.可现在呢?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59岁的农业气象专家、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感慨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8.
用MAT—251型同位素气体质谱仪对北京周口店洞穴石笋进行δ(18)O、δ(13)C.δD的稳定同位素的测定,并用α谱仪对石笋进行了铀系不平衡年龄测定。用同位素古温度测温法计算出不同地质年龄的古温度,得出距今8~5万年间该地区古温度的演化规律,并与同期渤海的海平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海平面与古温度变化曲线十分一致,说明该地区8~5万年间海平面的变化主要是由古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底泥氮磷释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水域底泥的理化特征,研究在不同水动力和温度条件下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1)龙形水系底泥理化性质对上覆水水质影响较大;2)随着水动力条件的增加总氮的释放强度增加,总磷在低流速下释放强度最大,中高流速下的释放强度均小于低流速下的释放强度,水动力条件越强氨氮释放强度越小;3)温度对底泥氮释放影响较大,较高温度能明显减小底泥总氮的释放强度,但是高温有助于提高氨氮的释放强度,而温度对底泥总磷释放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地热资源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可缓解北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过科学合理地勘查、设计和施工,在北京小瓦窑村成功完成JR-203地热井的建设施工。该井成井深度3 351 m,日出水量668 m3/d,出水温度48℃,成井效果优于设计要求并具备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通过结合项目区实际热水需求,并考虑JR-203井地热资源潜力,对该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分析。该工作不仅丰富了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创造了显著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并对在北京城区内推广地热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3500m高空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2010年北京地区3500m高空内飞机探测的大气污染物(NOx、SO2 、CO和O3)数据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4~11月期间,NOx、SO2和CO月均值有比较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规律,NOx、SO2 和CO月均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而O3月均值随高度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温度较高月份(7~10月)值较小,而温度较低月份(4~6月、11月)值较大,但O3月均值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5~9月的较大,春秋季4月、10~11月的较小.不同的高度大气污染物浓度白天逐时变化并不一致,其变化率是1500m以下的比1500~3500m的明显高.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区域分布特征是,除城区四环明显较高外,城区正北面、西南面(北京-保定方向)、东南面(北京-天津方向)较高,西北面(北京-张家口方向)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河流底泥上的吸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北京清河底泥对染料化合物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6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pH值、离子强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使吸附量增加,6种染料在底泥上的吸附都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小于1h)和慢吸附(12h以上).  相似文献   

13.
X74 9601074含硫原油的加工与环境保护/王玉翠(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一1995,(3)一57~59 环信X一113X74 9601075在北温带温度范围内埋藏在实验性沙柱中的石油的短期风化速率=Short一term weathering rates。fburied 0115 in experimental sand eolumns overnorth一temperate temperature range[刊,英〕/J.H .Vandermeulen…// Bull.Environ.Contam.Tox-ieol.一1994,53(1)一46~53环信6178X740.1,9601076论炼油厂恶臭防治/张焕皓(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中国石化北京设…  相似文献   

14.
降雨对华北土石山区侧柏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液吸收法(AA法)对北京西部山区不同降雨处理的典型侧柏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做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呼吸测定点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气温和湿度等气象因子。结果表明5 mm、10 mm、20 mm降雨处理对侧柏林土壤呼吸都有促进作用,而50 mm降雨处理以及50 mm频率降雨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研究发现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升高并造成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降低,Q10为1.1左右。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7 cm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对各降雨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的直接效应是最为显著的,其中对土壤呼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光华染织厂对涤棉织物聚乙烯醇浆料的退浆废水,选用芒硝和硼砂作为凝结剂,连续凝结回收处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回收浓度8~15克/升,采用硫酸钠10~12克/升,硼砂1~1.5克/升,pH8.5~9.0,温度40~50℃连续搅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华北地区常规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环境质量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地区1981~2017年冬季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能见度趋势变化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北京及其周边少部分区域的冬季平均能见度经历了上升过程,而其它区域冬季能见度变化趋势则相反,这种反相变化特征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局地差异关系密切;能见度的低频波动变化与冬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见度的高频波动特征则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局地气象要素有关,在华北中部、南部,能见度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在华北北部,能见度同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并不显著,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空调26℃     
单力 《环境》2005,(8):71
如果有一本书专门记录今夏人们生活境遇的话,那么空调26℃应该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关键词。6月26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协同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8家环保组织共同发起“26℃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将公共建筑内的温度上调至26℃,让这个夏季“不太冷”。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的O_3资料,分析对比了中国中东部城市O_3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城市近地面O_3污染问题愈发严重,4年浓度均值南京(105.9μg/m~3)北京(100.7μg/m~3)武汉(92.7μg/m~3)广州(89.4μg/m~3);总超标率北京(19.5%)南京(15.8%)武汉(9.7%)广州(8.9%);O_3污染过程发生总次数北京(37)南京(29)广州(18)武汉(15),且北京、南京臭氧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高于广州和武汉;北京O_3月均值变化呈单峰型,广州呈多峰型,南京、武汉呈双峰型。北京、南京、武汉春夏两季O_3浓度高于秋冬两季,广州为夏秋两季O_3浓度高于春冬两季;北京、广州、南京和武汉O_3日变化在4年内均呈单峰型,各城市O_3浓度在下午15-16时达到峰值,前体物浓度和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是造成城市每年O_3浓度日变化不同的重要原因;随风速、相对湿度增加,4个城市O_3浓度均呈先增后降的特点,当风速4 m/s时,北京、南京O_3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在低湿状态时,4个城市O_3浓度值偏高,当相对湿度70%时,O_3浓度均急剧下降;相比于广州,北京、南京和武汉O_3浓度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其中以北京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核工业部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最近研制成功CD型和SD型两种固态参比电极。CD型固态参比电极可广泛用于pH值、氧化还原电位或离子活度的在线测量,而无需添加参比溶液,其使用温度为130℃,压力特性为980.7×10~4Pa,是国际上同类电极中最高的,从而荣获  相似文献   

20.
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催化还原法是治理氧化氮的一个主要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方法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工业上大规模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试制的非贵金属8209催化剂,已在北京胜利化工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等单位得到应用,8209催化剂是Cu-Cr系催化剂,其反应温度为250—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