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乌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环境学和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剖析了义乌市区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大量数据计算,对主要环境因子,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作了定性,定量分析。表明目前城区整体生态环境在退化。针对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保护环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城市体系生态环境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环境类型是随城市和区域不断发展而分化的产物,根据广东省城市体系格局,选取主要的十九个城市,确定适当的生态环境参数,对广东省城市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主要类型进行多元统计复合分析,根据生态环境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将广东省城市体系划分为四个类型,为区域规划和城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水体、大气、噪声、酸雨、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等作为生态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山区城市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趋势。同时,还提出了改善该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描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特征。包括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开放性和负荷能力等。分析城市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津河水系的修复对天津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天津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背方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探讨了津河水系的修复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以及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马鞍山市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IDRISI进行GIS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以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综合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了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最后,讨论了GIS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广州城市湿地的景观特点及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广州城市湿地景观特点,对广州市5个不同类型湿地周边的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进行了一年的测定,分析了城市湿地周边的小气候效应.广州市湿地总面积为74 373 hm2,占国土面积的10%,其中老城区的湿地面积为18 400hm2,占老城区国土面积的15.8%.广州市老城区湿地斑块平均密度(以每10 000 hm2面积内拥有的湿地斑块数计)为2.8块,平均距离为3 270 m.气温随着与湿地距离的增大逐渐升高,200 m观测点的年平均气温比水边高0.8℃.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相反,随着与湿地距离的增大而降低,200 m观测点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比水边低2.4%.湿地周围的平均风速(在100 m范围内)随与湿地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市郊湿地与市区内最高温的湿地比,年平均气温低2.7℃,夏季平均气温低1.1 ℃,冬季平均气温低4.1℃.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夏季13:00达到最高,冬季15:00达到最高.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早晨最高,13:00-15:00最低.市郊湿地的日平均相对湿度较市区内湿地高,夏季最大差值达7.5%;冬季最大差值达17.4%.风速的日变化冬季基本呈单峰型,1 d中以11:00的风速较大.夏季13:00风速有所下降,1 d中以15:00-17:00的风速较大.市郊湿地的日平均风速较市区内湿地夏季高30%,冬季高60%.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市行道树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了广州市区行道树的生物群落,生态质量及空间分布特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统计广州市天河观象台近30年的太阳辐射资料和四周郊县同期的日照、云量、湿度、气温资料,建立回归方程,分析广州城市发展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近30年来广州市直接辐射是在不断波动中趋于下降,散射辐射变化较小,总辐射变化趋势与直接辐射一致.根据城乡同期的幅射条件和幅射量的对比指出:广州市的总云量、低云量比周围的郊县站多,日照百分率比四周郊县越少.直接辐射比四周郊县站少6.2%,总辐射比四周郊县站少4.6%,散射辐射占总幅射的比例比四周郊县站大.这与广州市的工业产值增长,人口增加和能源消耗量增多有着同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加Microsoft Visual 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分评价、数据报表和专家支持4种主要功能。应用该系统对沈阳“九五”末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沈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轨道交通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目前的交通状况,对促进城市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城市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仅以天津市地铁1号线为例,从施工期的噪声、振动、扬尘、水土流失等和运营期的推动经济发展、缓解地面交通、改善环境质量等若干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地铁工程对城市生态环境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态建筑及其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建筑的内涵出发,以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绿色生态住区为对象性,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美学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并将绿色生态住区的构建视为生态建筑的观察平台,指出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生态、社会及其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紧密结合天津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优先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从天津市四个生态功能区入手,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即:(1)新建和完善天津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在城市生态区规划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圈;(3)以蓟北山区为代表,建设生态示范县;(4)中部平原区实行生态农业建设与开发;(5)东部滨海地区生态恢复与建立沿海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兰州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兰州市现状条件和河谷带状山地城市的性质,提出了兰州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松嫩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图编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嫩盆地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本文以松嫩盆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化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干旱、洪涝、盐渍化、荒漠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编制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鲜明醒目、层次清晰和规律清楚、具有一定预测功能的生态环境地质图。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态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研究了我国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并提出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津南区传字营村以家庭为开展种,养,加和庭院经济为基础的一体化生态农业建设,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创建了养猪(牛)-沼气-种菜(果)-养鱼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推广和采用无公害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良种化和保护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重庆,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