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1982年4月,75名地球科学工作者(包括来自美国以外的9个国家的21名科学工作者和几名研究生)在弗古尼亚州谢南多国立公园举行会议,从全球角度讨论了南极板块。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二个大的问题:(1)冈瓦纳大陆解体的原因和意义;(2)自解体以来现代南极板块的演化;(3)古气候、古循环及古生物地理学。冈瓦纳大陆的解体在研究这个超大陆解体的原因和意义之前,首先必须考虑象冈瓦纳这样的大陆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实际上也就是冈瓦纳大陆的复原这个问题。1977年由L.Nicolaysen 召集的《恢复冈瓦纳大陆》专题  相似文献   

2.
酒西盆地位于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和北祁连断裂相交的三角地区,对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早期构造—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酒西盆地红柳峡剖面和火烧沟剖面始新统火烧沟组砂岩碎屑组分类型、形态及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发现大量岩屑、长石和石英颗粒具有明显的变质岩来源特征,认为火烧沟组物源为变质岩。结合酒西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及盆地NW向古水流特征,通过系统分析该盆地周缘可提供物源的高点(阿尔金山、祁连山)区域岩性特征,认为酒西盆地火烧沟组物源来自阿尔金山,推测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的断距应>450km。  相似文献   

3.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塔里木盆地前期构造成果及三维地震资料,指出塔河地区断裂平面样式分为弧形走滑断裂、平行走滑断裂、"X"形共轭剪切断裂,以及左行右阶走滑断裂样式;剖面断裂样式主要可以划分为挤压型、过渡类型以及走滑型。研究表明,古生界下构造亚层的构造变形主要是加里东中期至晚期,特别是中奥陶世晚期在北昆仑洋、阿尔金洋闭合的背景下,盆地北部边界大规模剪切挤压作用控制的,并形成以挤压翻转构造、大型走滑断裂为标志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5.
溧水中生代构造—火山凹陷,西以方山——小丹阳断裂为界,与宁芜火山岩“盆地”紧邻;东隔茅山东侧断裂,与溧阳火山岩“盆地”相望;南、北分别为小丹阳——双牌石断裂和南京——湖熟断裂所控制(图1)。  相似文献   

6.
据地层及其时代、岩相古地理、基性 -超基性岩及蛇绿岩套、花岗岩类、古生物地理区系、古地磁、地球物理、遥感影像及韧性变形变质带等系统分析研究 ,表明康古尔塔格 -黄山深断裂带为晚古生代双向俯冲对接碰撞带。其南为塔里木板块 ,早古生代为库都克阿奇克 -沙泉子俯冲带 ;泥盆纪北移至康古尔塔格 -黄山一带 ,经泥盆 -石炭纪拉张、双向俯冲、对接碰撞 ,二叠纪固结 -裂解演化 ,两者间为觉罗塔格岛弧增生带 ;其北为哈萨克斯坦 -准噶尔板块南缘大南湖岛弧带 ;有基性 -超基性岩、火山岩和中酸性斑 (玢 )岩及铜镍、金和铜钼矿分布 ,中酸性斑 (玢 )岩及铜钼矿呈对称分布 ,进而建立区域构造 -岩浆 -成矿模式 ,进行战略性和战术性成矿预测。千万吨资源量的赤湖 -土屋斑岩型Cu、Mo(Ag)矿的发现 ,验证了这种模式和预测的正确性。对地质构造研究及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球物理参数块体填图并结合地表资料,推断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层下的中深部构造特征:变质基底呈东西向展布,为早元古代华夏板块的一部分。其后,发展为浙西钱塘裂陷槽、华夏古陆和沿海裂隙槽,进而形成巨形花岗岩环、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以及沿NW向深断裂活动的双峰式火山岩。现尚处于脉动式裂解,蠕散的初级阶段。因此,构造活动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8.
湘东北湘阴凹陷控盆断裂特征、盆地性质及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东部湘阴凹陷的北部进行了地表地质调查与研究.凹陷呈NE走向,沉积岩层倾向南东,且自南东往北西倾角变陡.凹陷南段宽、北段窄,其南东边界分别为倾向NW的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两断裂之间以走向NW、倾向南西的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相连接.公田断裂为正断裂,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为右旋平移正断裂,忠防断裂为左行平移正断裂;公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均经历了自韧性→脆性的转变过程.凹陷内部发育NE~NNE向小型同成盆正断裂.上述信息表明:① 湘阴凹陷为箕状断陷盆地;②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的拉张活动控制了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区域N(N)E向左旋走滑应力场对凹陷北段有一定影响;③ 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属横向调整断裂;④ 凹陷发展及其沉积充填,与南东面幕阜山隆起的抬升与剥蚀(包括沉积剥蚀和构造剥蚀)相耦合.结合区域资料,讨论认为湘阴凹陷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受本地区特有的地幔上隆深部构造背景与中国东南部区域张性构造环境的双重制约,并以前者为主;凹陷走向主要受区域NNE向左行走滑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江西北部成矿地质环境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江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沿海前陆推覆冲断带,与扬子、华夏古板块结合带叠加部位。有色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具有“多次成矿叠加、燕山期最强”;“块、带”成矿分区,块体边缘深断裂带聚矿,沿前陆推覆冲断带“向洋”分带;走滑剪切、扭动与推覆构造复合控岩控矿;岩浆多层次造浆、多层次就位成矿;大型矿集区产布环境的偏在性等成矿特征。具有较大的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东南麓有两套薄皮构造,以韧性剪切带为代表的韧性-半韧性薄皮构造和以逆冲推覆为特征的半脆性-脆性薄皮构造.后者可划分出六个一级薄皮层片体,总体上呈倒序迭瓦状结构.地球物理资料等证实大别地体仰冲于扬子地体之上.两者是以缓倾角断裂为边界的斜接碰撞,其南界为郯庐断裂南端、襄广断裂南东段及其间的隐伏拆离断层,主拼贴断裂在地表分枝为数条层滑-逆冲断裂.主体碰撞时代为225-75Ma,最终拼贴时代可延续到33~23Ma.韧性-半韧性薄皮构造形成于碰撞中、晚期,而半脆性-脆性薄皮构造则形成于碰撞末期及后造山期.在扬子地体俯冲过程中,俯冲于大别地体之下的盖层层片体被逐片“铲出”,呈上老下新的迭瓦状结构.广泛发育的薄皮构造调节了地体碰撞拼贴造成的强烈压缩变形.  相似文献   

11.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南古陆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拼贴而成,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江南古陆的变质岩的研究,认为江南古陆大地构造可划分三个Ⅰ级构造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又可进一步划分Ⅱ级构造地层区5个(宜丰-景德镇-歙县构造地层分区、万年构造地层分区、赣东北构造地层分区、怀玉构造地层分区及丰城-鹰潭-龙游构造地层分区);各构造地层分区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双桥山群及周潭岩群仅分别分布在扬子地层区修水-祁门分区及华夏地层区北武夷地层分区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而江南古陆内则发育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渭河盆地断裂系统走滑切错关系,将渭河盆地断裂系统分解为五种断裂运动学体制。第一种是东西向左行走滑运动体制,是秦岭走滑向北的逐级传递,也是导致渭河盆地扩展的重要模式;第二种是北西-南东走滑系是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相对运动体制,可能和鄂尔多斯盆地的挤压蠕散有关系;第三种是口镇右行,六盘山挤压运动体制,可能代表了六盘山造山导致的鄂尔多斯地块相对东移甚至旋转;第四种是东秦岭的南北挤压运动体制,和川东北向秦岭的挤压有关系,导致秦岭北缘断裂的强烈弯折,并维持了华山、崤山的相对隆升状态;第五种是中秦岭动力楔挤压运动,和目前的GPS数据反映的规律一致,代表了目前的渭河盆地整体上呈现挤压汇聚状态。这五种运动学体制可以轮流发生在渭河盆地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体制"轮流值班"的态势,多种运动学机制和动力学模式可以"轮流值班"、"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3.
华东地区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地层分区与板块构造关系的分析,依据华东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主要特点及划分原则.在充分了解现代构造观和基本地质事实基础上,建议将华东地区“晋宁运动二幕”改为“休宁上升‘”;“栏杆运动”和“霍丘运动”改为“栏杆上升”和“霍丘上升”.因为它们不具备造山运动性质。通过对新太古代末蚌埠运动、古元古代末龙川运动、迪口运动,中元古代末凤阳运动、青白田纪内部神功运动的特点分析,认为区内经历了新太古代陆核的生成;占元占代褶皱变质和混合岩化;凤阳运动和神功运动造成了华北古板块、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拼合等演化阶段;并发生了四次造山运动和三次裂陷运动。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是理解中亚构造格局变化的主要机制。随着其远程效应的北移,位于中亚腹地的准噶尔盆地在周边山脉抬升的影响下,南北缘发生构造活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概括如下:古新世,因基底断裂复活,盆地北部开始发生逆冲推覆活动;渐新世末期,博格达山脉恢复隆升,古牧地背斜发生构造变形;中新世以来,盆地南缘逐渐形成了三排构造带;上新世末期—更新世以来,北部基底断裂活动,南缘西段和东段分别形成浅层背斜和断裂。目前,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传播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地质证据来证实它在不同阶段的传播方式以及使盆地发生构造变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由台湾大学地质系主办的海峡两岩地质学术研讨会将于巨995年3月22目一23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研讨会主题是开创中国地质学的新纪元,将围绕古地理变迁、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地构造、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并将对世界地质学家所瞩目的问题进行研讨。会后将进行五天的地质考察。考察路线自台北起绕行台湾一周,涉足包括台湾地质发展史中的许多重要露头,例如中部横贯公路的“太鲁阁峡谷”出露有“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底岩层;东部“海岩山脉”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  相似文献   

16.
寒武—奥陶纪,中国南方发育着一个壮观的大陆斜坡。斜坡规模长约二干多公里、宽几十至几百公里,在其范围内,拥有各种各样的大中小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特别是磷、钒、钡、钼、镍、铜、金、银、锰、石煤和油气。据研究:该斜坡带有八大类沉积物类型即岩崩、滑移、滑塌沉积等和三种横向沉积模式,所谓缓坡、加积型边缘和跌积型边缘,还有四种垂向演化类型,即推进式、后退式、直立式、淹没式。斜坡带的生物群落属台地和盆地的混合型,或者互相渗透的过渡型,此外,尚有一些特有的生物种属和遗迹化石。该斜坡带有沉积单斜构造、重力滑动构造、同沉积断裂构造和隆起构造四种重要的构造形式。 寒武—奥陶纪华南不存在“江南古陆”,应为一长期持续下降的深水斜坡一陆隆环境。华南古大陆边缘曾经历了裂谷作用(?—Z_1)、被动大陆边缘(Z_2—O_1)和闭合造山(O_2—S)三个阶段。作者对斜坡带中的沉积磷矿、重品石矿、石煤矿、锰矿、金银矿化层及油气资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华南古大陆斜坡带是十分有利的成矿域。  相似文献   

17.
<正> 贵州及其邻区主要是NEE向、SN向及NW向三组同生断裂带控制了奥陶纪初至石炭纪末的沉积。古海岸线的变迁与三组断裂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NEE向同生断裂带起着主导作用,从北到南划分出黔北断陷槽地、黔中断隆垣地,黔南断陷槽地及桂北断阵垣地等几个区(图1)。在分区命名上,我们强调了断裂因素,这或许比泛指的“隆起”和“凹陷”  相似文献   

18.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长江中小下游及邻区构造地质图1/100万”(85-901-03)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划分出4种变质基底,结合深部资料确定4个构造—地层地体.讨论了各自组成、历史和相互拼接时代,强调了晚元古代普宁运动在地质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认为晋宁运动Ⅰ幕(1000-900Ma)是杨子区内各地体向崆岭—董岭古陆拼贴的增生期.扬子地块形成;晋宁运动Ⅱ幕(800-700Ma)是华北—扬子—华夏地块对接时代.形成古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为盖层发育阶段。提出中下扬子的“一盖多底”的地壳结构。纵览扬子地块地质发展和演化.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基底发育与古中国大陆形成期;盖层发育与加里东运动;欧亚大陆形成与印支运动;陆缘—板内变形与燕山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论述溧水构造—火山凹陷的火山构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火山构造的成因,重塑本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及火山构造的演化模式。 地质概况 “构造—火山凹陷”,是指那些经历过多期或多旋回区域构造作用和火山活动,具有中央复合隆起,四周为断裂围限的大型凹陷。 溧水构造—火山凹陷(图1)属于长江中下游火山岩带的一部分。东缘以北北东向茅山东侧断裂与“溧阳凹陷”为界,西缘以北北东向方山一小丹阳断裂与“宁芜断裂”陷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上空硫酸盐的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国首次南极考察(1984年11月—1985年3月)在太平洋和南极半岛周围海域收集了31个海洋气溶胶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气溶胶中硫酸盐、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钠离子,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洋气溶胶中非海盐源硫酸盐含量自北纬向南纬明显降低。在北太平洋主要是由于陆源污染源的硫酸盐在风系作用下经长距离传输而进入海洋上空;而在南太平洋,特别是南极半岛海域大气中非海盐源硫酸盐,可能主要来自海洋生物活动的产物。利用通量计算模式,估算了南极半岛海域生物源输入大气的硫通量为0.065gS/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