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田雨  谢强 《四川环境》2012,(Z1):103-107
石漠化是西南岩溶地区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近年来,西南地区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汉源为例,简要介绍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日,通化县人大视察组视察了四棚乡头棚湿地保护、车龄背河垃圾堆放情况、英额布镇打击毁林种参情况、小流域治理工作、蝲蛄河上游流域内涉污染企业拆迁治理情况等多项工作。视察组对蝲蛄河各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污染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完成水源上游内涉污染企业的整治工作,保护通化县人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在工业污染治理达标排放后,影响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原因,提出了开发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恢复小流域水体功能的有效措施,是深化环境工作,实现污染控制方式的转变,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采用了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西石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对策,认为导致广西石漠化加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更有人为的;其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释放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大整治力度、执行财政补偿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潍坊市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小流域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了现阶段开展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与对策.全面总结了潍坊市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山丘区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生态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丹  王益谦 《四川环境》2006,25(6):110-112,118
我国的小流域治理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实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阐述生态经济的概念,指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小流域的特点探讨了在小流域建设生态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岩溶生态现状为背景,选取影响石漠化主要的地形、植被、坡度和土壤4个自然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将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敏感.从结果看,研究区的石漠化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从空间上看,呈现连续不规则的条带状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中部等区域.  相似文献   

8.
采用GIS技术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石漠化发生及演变分布、岩性、地貌、区域经济等时空特征,并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石漠化发生、演变与碳酸盐岩岩性密切相关;其发生及加剧区域主要分布在较适宜人类活动的峰丛洼地、峰林洼地中;石漠化发生和演变程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反相关。因此,石漠化治理必须根据石漠化发生和演变的区域、岩性和地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的程度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小流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5。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多发,耕地相对贫瘠,投入高回报低,经济欠发达。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小流域,绝大部分自然灾害源于小流域。因此,对小流域区域的治理,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多规融合形成系统综合治理,坚持水土保持耕作标本兼治,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国家层面战略布局开展示范工程,小流域不仅可以有效治理,还可以再造良田。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山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经济—社会的连续、稳步、协调发展,其意义在于持久和永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势,以达到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的目的,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2建议山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①解决经济开发的滞后性.追求近、远期效益的兼容性和持续性.目前在小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只注重生态效益,大搞生态建设.而忽视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造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影响了治理的积极性,不利于巩固、完善和提高治理成果。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