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离子是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干扰因素。当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在2000~8000mg/L时,采用以氯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其干扰产生的化学需氧量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氯离子影响化学需氧量值,用重铬酸钾法的测定值减去氯离子的影响值,得到实际样品的化学需氧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HACH20分钟密封消解分光光度法,对标准样品及实际排放废水进行化学需氧量测定。并与按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测定值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符合分析要求,能够满足生产控制及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开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对实验过程中试剂的纯度、配置的浓度;消解的温度、时间;实际水样的性质;水样取用量;分析者操作滴定过程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由于各种氧化剂种类加入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结果.重铬酸盐法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表水点位中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了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季节性相关关系,总结了三者之间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与化学需氧量的比例系数为0.236,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例系数为0.219.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相关性较好.冬季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的相关关系最好,秋季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5.
化学需氧量作为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是评价水质有机物污染含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化学需氧量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加强化学需氧量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本文依据标准方法,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析了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体底泥的作用和性质,概述了各底泥需氧量(SOD)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并对各底泥需氧量模型作了评价.着重论述了甲烷和氨氧化的底泥需氧量模型的有关情况,并对底泥需氧量模型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对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的消解温度和取样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以提高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8.
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水和废水的重要指数之一,在分析法及其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测定高氯废水CODcr的方法探讨——硫酸汞添加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CODcr来表示。在其测定过程中氯离子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氯离子的干扰,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误差较大,尤其对于高氯低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其干扰更为严重。本文对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不同范围的化学需氧量,对应采用高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低浓度重铬酸钾氧化法来测定,最终确定了一种最直接、简便、准确的方法-硫酸汞添加法来测定高氯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10.
使用DRB200数字式消解器、DR/24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不同的消解时间对测定值的影响,用COD标准溶液对实际样品的测定进行校核试验,其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求全面分析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以实例演示了化学需氧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氯离子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氯化物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常规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其值随水体中盐度增高而升高。当盐度在25‰左右出现极大值;用酸性高锰酸盐法测定时,当盐度大于5‰时,高锰酸盐全部被还原;不同有机物存在,盐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规律不同;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氯离子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时,若不加掩蔽剂,重铬酸钾全部被还原。可见,氯离子的干扰影响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正确测定,特别是含高浓度氯化物而有机物少的水样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标准回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缺点,介绍了几种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为度量,基于假设抽取法,测算工业行业之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关联,分析共同特性和规律,发现隐藏在基础性行业背后的污染物排放源,探索工业行业减排的新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在工业行业之间发生了转移,且产业关联特性基本相似;基础性行业,如造纸、纺织、食品、化学、金属冶炼等,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直接排放最高,但不同行业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服装鞋帽、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设备、通用专用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制造业,虽然直接排放较低,但将大量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转移到基础性工业中,是隐藏的排放源;根据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产业关联特性,抓住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的关键切入点,挖掘减排潜力,制定相适宜的行业减排政策,更有利于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入境断面(肇源断面)内选择监测点,对不同月份的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河流中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变化趋势不同,在夏季时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浓度较高,而氨氮的浓度在1月份较高,粪大肠菌群数量在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污水渗滤工艺——强制通风污水渗滤系统,并对其布水方式、水力负荷、需氧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5 m3/(m2·d)时,采用喷头布水方式能得到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当水力负荷为1 m3/(m2·d)及更大时,喷头布水与穿孔管布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相当;当实际供氧量为计算理论需氧量的80%时,仍能得到与理论曝气量相当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在工程应用中,按照水力负荷的大小,可以采用喷头布水或者穿孔管布水两种方式,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可按理论需氧量的80%来设计该工艺,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7.
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是国家标准方法,采用硫酸银作催化剂,浪费了贵金属银,增加分析成本,不适用于长期、大批量样品分析。本文采用Mn SO4-Cu SO4-KAl(SO4)2协同作为催化剂的新方法,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并应用该催化剂用于实际废水测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评定了化学需氧量(COD)测定装置测量不确定度,包括A类(分光光度原理)以及B类(电化学原理)的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多闸坝河流COD综合衰减系数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在多闸坝河流上,利用枯水期断面化学需氧量同步监测数据测算COD综合衰减系数的方法,用该方法测算河南省辖河流域部分河流COD综合减系数在0.08-0.341/d。并用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20.
1965年,美国Westhold首先提出了需氧量指标法,这是一种快速化学需氧量测定法,其结果能表示出样品中有机物的近似含量,但他又指出,需氧量指标极接近于BOD_5的数值,1971年,Brian L. Goodman在活性污泥手册中也介绍了这一方法,1974年Jeremiah F. Reynolds已提出将ODI值作为废水和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评价参数,1974年,我们在抚顺化纤二厂,结合丙烯腈废水的生化处理对需氧量指标ODI值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