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马钢三钢渣厂钢渣为吸收剂,进行了钢渣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的组成成分及反应机理,研究了液气比L/G、浆液浓度μ、pH值等主要参数对钢渣湿法脱硫率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操作,可使钢渣湿法脱硫效率达60%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钢渣作为吸收剂利用喷射鼓泡法进行湿法脱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脱硫前后的组分变化以及脱硫反应机理,研究不同钢渣乳液浓度、喷射管淹没深度下系统的工艺参数,确定系统最佳的反应条件.当钢渣乳液浓度为25%以上,喷射管淹没深度130 mm,pH为6.6~6.8时,系统脱硫效率可达70%以上.钢渣中参与脱硫反应的成分主要为...  相似文献   

3.
旋流板塔价廉脱硫剂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旋流板塔为脱硫塔,对几种价廉吸收剂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传质反应机理,试验了不同液气比(L/G)、吸收液pH值和进气SO2浓度等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传质反应机理,得出了回归方程式,这些吸收剂均来自于工业废料,达到了废治废的效果,价廉脱硫剂的旋流板塔湿法脱硫工艺已用于苏州热电厂35t/h锅炉的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4.
以转炉热泼渣、铸余渣、转炉滚筒渣、铁水脱硫渣、电炉热泼渣和电炉滚筒渣作为吸收剂,进行湿法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微粉的粒径,钢渣微粉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反应机理,研究钢渣微粉种类、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实验结果与经济性因素的情况下,适宜工艺参数是铁水脱硫渣微粉作为吸收剂,采样时间为10 min,液气比为15.0 L/m3,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均为5.0%,其脱硫效率可达66.82%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湍球塔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床层阻力,脱硫效率,CaCO3利用率等因素,试验证明烟气脱硫的效率可达50% ̄85%,是一种简易的烟气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6.
几种碱性废渣脱硫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吸收瓶为实验装置研究了几种碱性废渣的脱硫容量。实验结果表明 ,电石渣、碱渣、废大理石和石灰石的脱硫容量分别为 0 85、0 75 ,0 6 2和 0 5 8gSO2 g脱硫剂。旋流板塔试验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入塔浆液pH值越大 ,液气比L G越大 ,脱硫率η也越高 ;入塔SO2 浓度y0 越高 ,脱硫率η越低。模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对电石渣和碱渣 ,控制浆液pH >7,L G =2~ 3L m3时 ,η可达 6 5 %以上 ;对废大理石和石灰石 ,控制浆液pH为 6 5 ,L G =4~6L m3时 ,η可达 6 0 %以上。从以上结果来看 ,作为脱硫剂 ,电石渣脱硫效果最好 ,碱渣次之 ,最后是废大理石和石灰石。电石渣和碱渣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袁翀  庞旭  薛勇 《环境科技》2007,20(2):27-30
采用我校自主设计研制的水浴脱硫设备,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模拟烟气净化冷态模型试验研究了甲酸,乙酸,已二酸,草酸作为有机添加剂对湿法烟气脱硫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添加剂能减缓脱硫液pH值的降低过程,能在较低的pH值时得到较高的脱硫率.实验结果为有机添加剂在湿法脱硫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废大理石粉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了其吸收SO2的传质反应机理.试验了不同液气比(L/G)、吸收浆液pH值和进气SO2浓度等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以下操作条件较为适宜:pH0=5.5~6.5,L/G=3L/m3,a=2%;以上工艺条件下,在进气SO2浓度为1000ml/m3时,脱硫率达60%以上.本文还讨论了废大理石粉作为脱硫剂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炼钢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钢渣为碳捕获剂,进行了钢渣湿法捕获烟气CO2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的组成成份及反应机理,研究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及反应产物等主要参数对钢渣湿法碳捕获状况的影响。实验证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操作,可使钢渣湿法碳捕获效率达60%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内径300mm的塔内,采用旋涡式压力喷嘴作雾化器,以石灰作为吸收剂进行烟气脱硫模拟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吸收液PH值、吸收浆液浓度、循环浆液停留时间、液气比、空塔气速及进气SOZ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喷雾可获得39%以上的脱硫率,整个试验过程中,喷嘴引起的塔压降很小。此外,还观察了脱硫过程中吸收塔内的结垢情况。通过烟气脱硫模拟试验,为进一步利用喷雾法对国内现有中小型锅炉麻石水膜除尘器的改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钙基湿法烟气脱硫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综合性能优越的旋流板塔为脱硫塔,研究了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的主要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这些参数包括吸收剂、浆液pH值、气流量G、液流量L与气流量G同时增减等;由实验结果得出上要参数对脱硫率影响的回归关联式.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工业装置的设计、操作和运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印染污泥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某两家印染厂的印染污泥焚烧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焚烧设备及烟气处理流程等各方面入手,对各厂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中颗粒物、NOx、SO2、酸性气体(HF、HCl)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各厂现有烟气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布袋除尘的效果较为理想,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使用印染废水作为吸收液的湿法脱硫技术对SO2及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不理想;SNCR对NOx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脱硝技术;焚烧后,大部分重金属最终以飞灰的形式被除尘器去除,但仍有部分重金属如Hg在出口烟气中的浓度仍然很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烟气中的重金属. 此外,基于印染污泥焚烧实例分析,提出适于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旋流板塔技术在常州化工厂热电站新建锅炉采用的具体实例,证明该治理工艺是成功的。肇流板塔技术将碱性废液输入锅炉湿式除尘系统中,对其煤烟气进行脱硫除尘。流出的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经生产性运转证明,该装置及整套处理工艺运行良好,达到国家GB13271-P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石灰石和石灰为脱硫剂的镁强化FGD过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文寿  谭天恩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01-1003,1016
目前石灰石和石灰仍是湿式烟气脱硫(FGD)的2种主要脱硫剂。因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其利用率和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亦有差异。为了分析这种差异,依据旋流板塔镁强化石灰石/石灰FGD实验结果,研究得出了脱硫率等随操作参数变化的拟合方程,计算了不同浆液pH值下石灰石和石灰的利用率,对比分析了相关方程的导数。结果表明,镁强化石灰FGD过程的脱硫率因入口气体SO2浓度的增大而下降的幅度小于镁强化石灰石的过程;在设备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为实现高效净化,镁强化石灰石FGD过程的操作液气比大于镁强化石灰的过程;石灰的利用率随浆液pH值的降低而提高的幅度较小,而在保证脱硫率的前提下,降低操作pH值则可有效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石灰湿法脱硫传质-反应过程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族流板塔作吸收器的石灰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石灰浆液吸收SO2的传质-反应过程,并提出了Ca(OH)2浆液吸收SO2的传质-反应过程机理。本机理认为,总反应速度由气相中SO2的扩散(气相阻力)和液相中Ca(OH)2固体的溶解(包括在液相阻力之内)及扩散控制;同时认为,反应过程可分为气相阻力控制、气液相阻力共同控制、液相阻力控制3个阶段。此外,本机理得到了实验的验证。以上结果将有助于改进石灰湿法烟气脱硫工业装置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17.
The highly active absorbent with oxidization based on fly ash, lime and additive was prepared.Experiments of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using fixture bed and duct injection.The influencial factors for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absorbent were studied. The absorptive capacities of 120.7 mg for SO2 and 43.7 mg for NOx were achieved at a Ca/(S N) molar ratio 1.2,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87% and 76%, while spent absorbent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dry powder.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flue gas treated with this process were shown to be approximately 50℃, and 5%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sm of removal for SO2 and NOx was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dry FGD,this process appears to have lower cost, less complicated configuration and simpler disposal of used absorbent. The valuable references can be provided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by this process. The foreground of application will be vast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8.
FeSO_4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填料塔中进行了FeSO4 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大小 ,得到了实验范围内最有利脱硫的条件。进一步研究了空塔气速、吸收温度和SO2 入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连续运行 ,80min内脱硫率逐渐下降 ,之后脱硫率下降趋缓 ,反应进行到 180min时脱硫率达 5 1.2 % ,吸收液 pH与脱硫率变化几乎同步 ,且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