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国权 《环境》2005,(Z1):98-99
进行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确定析对拟建项目的风险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环节的分析结论,影响着项目的减少灾害的防范对策,甚至直接影响着项目能否允许建设.目前,在我国对于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来确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对建设项目要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名录(试行)中,以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的要求是:建筑面积大于6万m^2或占地面积大于3万m^2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需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筑面积在2万m^2至6万m^2之间或占地面在1万m^2至3万m^2之间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化工项目因存在环境风险大,评价要求高等特点,成为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难度较大的一类。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工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风险评价三个专题尤显重要。通过逐步分析工艺流程、细致计算物料平衡实现有序而深入的工程分析;通过合理分类、技术经济论证来确定合理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通过分析项目特征风险因素制定高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高效、准确地做好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泽 《环境》2006,(3):34-35
2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从即日起对9省11家布设在江河水边的环境问题突出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27个投资共约4500亿元的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10个投资共约290亿元的违法建设项目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某甲醇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近年来纳入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补充。文中以医院建设项目为实例,通过对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及危害分析,提出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的具体方法,探讨了医院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特别强调了降低风险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建设的项目环境管理上存在的,未将总量控制作为管理核心,与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承载能力相脱节,环境影响总全水平不高,以及 缺乏一定力度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环境可承受为核心,以排污总量控制为目标,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篱手,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切实控制新污染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为贯彻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切实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和生态破坏,渭南市政府决定,确定2002年为渭南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年”。市政府近期制定了《渭南市2002年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年”活动,旨在通过“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年”活动,落实全国第五次环保工作会议和全省第七次环保工程会议精神,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水平,严肃查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保一票否决,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9.
有关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家化工石化行业建设项目加强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规定,结合化工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特点及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反思化工石化项目评价及评估工作,重点从环境风险评价方面,对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与防范的后评估,从严建设项目技术评估与环境管理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7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新闻界通报,松花江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行动已告完成:结果显示,被排查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45%为重大风险源。这次排查的项目总投资近10152亿元人民币,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潘岳说,中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将无法遏制突发性环境事故的激增势头。  相似文献   

11.
化工石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石化项目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既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所需物资,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潜在的威胁——它极易引起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化工石化项目一般都较为复杂,因此,对于此类建设项目,应特别重视其环境风险评价,使之对环境的危害得以避免或是减至最小。在我国,甲苯二异氰酸酯项目在化工石化行业属于较新的项目,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项目为例来进一步对化工石化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探讨,使之向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险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且风险分析不够深入。本文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油膜动力学模型及统计学等理论,明确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源强、事故概率、溢油油膜影响范围、风险应急时间以及水厂吸水口关闭时间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河道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3.
China encourages the demonstration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projects. In an effort to identify gap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of carbon dioxide (CO2) geological storage in China,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ncise overview of potential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HSE) risk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CO2 geological storage in Australi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USA),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the United Kingdom (UK).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experience of Shenhua Ordos Coal-to-Liquid (CTL) Project and PetroChina Jilin Oil Field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is subsequently analyzed in light of our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aps in current EIA guideline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CO2 geological storage projects are identifi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no specific environmental risk regulations suitable for CO2 storage in China, and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CCS technology, which presents a challenge to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risk. One major challenge is the overestimation or underestimation of this risk on the part of the enterprise, and another is a lack of applicable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ectors to supervise the risk throughout CCS projects. Therefore,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for China to formul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hat includ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andatory monitoring scheme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plans, and related issues.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固体废物产生呈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的状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随着风险意识的加强,准确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已经成为确定固体废物管控目标、边界、优先序的重要基础. 由于固体废物的特性复杂、处理链条长、流动过程受区域发展特征的影响,其环境风险呈现风险因子多元、空间异质性强、不确定性高、易产生长期累积性风险等规律. 现有的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估大多基于源项分析,针对特定环节或设施开展定量或半定量的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缺乏对全过程的系统性分析,无法从全局及区域上综合评估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水平. 因此,本文提出固体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环境风险评估框架,包括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路径梳理及特征识别、风险因子及其释放转运过程辨析、受体的最大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评估、基于多评价指标的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的量化,以期为实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精细化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外部成本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GREAT-E模型对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给GDP、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等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环节分别进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是全生命周期的煤炭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也只导致GDP出现0.15%左右的轻微下降.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将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从高耗能行业向低耗能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在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通过征收环境相关税费能够更直接地刺激生产部门的环境行为调整,降低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量,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长江岳阳段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根据2008-2012年长江岳阳段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江岳阳段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总健康风险在1.64×10-5~2.25×10-5a-1之间,平均为1.91×10-5a-1,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对照水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长江岳阳段水环境健康风险为较低健康风险;化学致癌物质健康风险AsCd、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非致癌物质健康风险氟化物CuNH3-NZn、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总健康风险主要来自化学致癌物质,其中As为主要风险污染物,因此化学致癌物质尤其是As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重视环境保护规划 ,严把项目引进关 ,控制乡镇工业污染 ,增大环境保护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严格环境管理是实现苏州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8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展开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纺织印染、水泥建材、制浆造纸、电镀等重污染类项目逐渐减少,大型市政类或公共事业类项目急剧增多。1989-2000年间,验收监测项目数量逐年以翻番态势增长。上海环境监测系统和行业监测站的项目负责人培训工作大力促进了区、县和行业环境监测人员验收监测水平的提升。废水、废气监测能力由常规污染因子向有机污染因子扩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有力提高了验收监测项目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准。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飞灰熔渣的健康风险评价与豁免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垃圾焚烧飞灰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的分析,对取自上海的垃圾焚烧飞灰及其处理后的熔渣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原灰对儿童与成人的暴露危险指数分别为84.79和38.76,远大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1),因此上海原灰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非致癌风险;而经过高温熔融处理之后的飞灰熔渣对儿童与成人的暴露危险指数分别为0.160和0 073 3,危险指数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小,可以进行豁免,可按照一般废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节约指数”,对云南省的能源状况进行了区域对比和行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属于能源节约利用程度较低的省份;绝大多数州市的能源绩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呈不断下降趋势;在各个行业中,采矿业和制造业的节约程度最低;目前的科技投入对区域产值单耗、节约指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