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婚姻的成立,亦称结婚,是建立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包括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凡欠缺结婚要件的婚姻是无效婚姻或得撤销婚姻,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主体特征,将污染转嫁分为涉外污染转嫁和内部污染转嫁。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分别就这三种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责任分担,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婚姻的成立,亦称结婚,是建立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包括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凡欠缺结婚要件的婚姻是无效婚姻或得撤销婚姻,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环境民事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其构成要件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犯罪构成要件有很大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在环境犯罪中,犯罪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其次,大多数环境犯罪是过失犯罪,其过失将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来确定,即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以力图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没有,应认定过失成立;再次,环境犯罪之客观要件主要指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联系。在确定犯罪行为时,利益衡量原则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具体、明确的因果联系难以证明,因果关系必须采用推定因果关系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票据的伪造、变造和涂销等影响票据效力的票据瑕疵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进行了诠释。主要分析了:1.票据伪造对于不同的当事人在票据法和民法上产生的法律后果;2.变造不同的票据记载事项在票据法和民法上产生的法律后果。对票据伪造、变造的刑事法律后果及票据涂销在票据法、民法上产生的法律后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李水生吴志良(深圳市环保局法规处,深圳518006)(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武汉430072)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危害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环境保护中认识到,必须将危害环境的行为纳入犯罪领域,运用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环境法中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用归责原则进行了简要论述 ,以使人们能正确地认识环境法上的民事责任 ,及时地调处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的民事纠纷 ,准确地追究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实施者的民事责任 ,保护被害者的合法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学理论一般认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在“行为的违法性”这一点上目前有不同的认识,但分歧主要发生在对“违法”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上,外延判断上并无本质区别。本文将损害事实分为环境污染和致人损害两个阶段,违法行为只要已经造成环境污染,即使尚未致人损害,无论从法学的角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都应认为构成环境侵权。  相似文献   

10.
杨兴 《环境》2001,(6):30-31
新刑法以专节的形式增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其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8条)被作为重要的罪种首次确定下来。该罪的确立,对遏制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状况,统一和完善惩治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体制,加速我国刑法和国际刑法的接轨,更好地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刑法关于该罪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给司法机关正确地定罪量刑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为准确地界定该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笔者就新刑法的相关规定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11.
李剑 《环境保护》2013,(21):43-45
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日益体现在法律具体制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反垄断法中的环境豁免问题,并具体分析了环境豁免的构成要件,以便为环保理念在反垄断法中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实践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探讨了对环境造成严重恶果的行为,应设立“污染环境罪”来调整人们行为的最后法律手段的必要性,并就污染环境罪的基本特征及与其它法律责任的区别作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在我国刑法中应专条补充设立“污染环境罪”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略论环境侵权行为及其救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侵权行为与通常侵权行为在概念、性质上有很大区别,其构成要件以致害行为、危害事实、致害行为与危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为内容.致害行为的认定不受行为的“合法性”限制.环境侵权行为的救济方式有预防性方式和补救性方式两类.救济途径包括行政救济、司法救济和自力救济三类.自力救济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上尚须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4.
章分析了法学界对于“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不同主张,提出了在“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应包括“行为的违法性”,对“行政合法性”能否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作了简要论述,就如何完善“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5.
梅凤乔  敖琦 《环境保护》2022,(23):44-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生态环境损害事实、行为的违法性、因果关系及其举证等方面对《民法典》相关规定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仍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要从法律角度界定生态环境损害,并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生态环境损害予以明确;二是对应当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违法行为予以适当限定;三是规定对违法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之间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并对因果关系举证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与协调,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张睿峰  徐平 《环境保护》2022,50(9):61-67
行政犯同时具备行政不法和刑事不法,其违法性的判断在学术界存在量的差异说、质的差异说和质量差异说3种观点。为更全面地分析行政犯与一般行政违法以及前置行政法规的关系,应当根据行为是否危害刑法保护的核心利益分别适用量的差异说和质的差异说。涉林犯罪作为典型的行政犯,其侵害的法益非刑法保护的核心利益,应适用量的差异说作为违法性判断的理论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和保护的需求,我国于2020年第三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新《森林法》改变了部分涉林犯罪的认定和处罚,这些罪名包括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盗伐、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为适应新《森林法》,确保法律的一致性,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清理,确保各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运作。  相似文献   

17.
侵权行为抗辩事由是由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派生出来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对其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在学界已逐渐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韩哲  关振海 《环境保护》2012,(11):52-53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日益扩张,行政权力的日益扩大,国家纷纷将严重违反环境管理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出于立法技术的考量,很多国家使用空白刑法规范来界定环境犯罪.“这种空白构成规定的违法行为,必须通过‘补充’法规中规定的对应受刑罚处罚行为的完全的表述,才能完整地构成.”这种补充空白刑法中空白部分的规范通常被称作补充规范或空白规范.本文主要探讨补充规范的识别及其与环境犯罪构成要件已有内容的衔接,进而完整地评价环境刑法规范,正确认定环境犯罪.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所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突出问题,并日趋严重.本文针对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成立要件和责任承担形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侵权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最热门的话题,其中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免责事由,民事救济和诉讼时效是其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