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洪鋆 《环境保护》2013,41(1):68-70
面对快速增长的环境纠纷,我国传统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已力不从心,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重要课题。环境纠纷是指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组织、成员(包括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争议,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相互对立的环境行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环境纠纷也不断增加。据《中国环境年鉴》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环境纠纷保持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一体化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农村环境的污染以及治理.农村环境一直饱受争议,也是我国诸多环境问题中的短板,农村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自然环境,更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若不及时解决还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我...  相似文献   

3.
徐本鑫  黄纬东 《环境保护》2020,48(16):24-29
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的本质是诉讼,其首要功能是解决具有可诉性的行政法律争议。行政法律争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围绕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产生的争议。纳入行政公益诉讼调整范围的行政法律争议,不是行政主体内部行政争议,也不是专业争议或政治争议。行政法律争议的焦点是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理解。为实现行政公益诉讼解决行政法律争议的首要功能,应将是否存在行政法律争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受案条件,将确有需要司法解决的行政法律争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条件,将依据法律法规解决行政法律争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裁判准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争议案件的实证分析,有利于发现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客观存在的问题.在界定争议案件的前提下,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筛选出符合条件的31个案例,并对案例从程序启动的原因、启动的理由、是否改判、改判理由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统计结果反映的突出问题,并加以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5.
易阿丹 《环境科技》2007,20(1):75-77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日本温室气体减排义务需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14%的排放量才能达到议定书规定的目标.日本政府、环境省等提出加速减排的观点和引入环境税的思路设计、税收措施等,然而政府制定的环境税收制度在日本受到很大的争议,实行得并不顺畅.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通过层级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行为、保证公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渠道,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贝 《环境保护》2020,48(15):55-58
从现有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法律规定看,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在承袭《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创设了许多新的概念和责任承担方式,由此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和争议,而这些问题和争议的出现反映了各方在判断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上存在着偏差,应将"环境修复"和"生态环境修复"替换为"恢复原状"、将"恢复环境原状"替换为"恢复原状"、限缩环境侵权责任承担中"恢复原状"的范围,以进一步完善环境侵权的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8.
狭义的司法的涵义是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法院是司法权的唯一主体。随着法学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加强,司法权不再为法院所独断和享有,行政机关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司法权能。在这一趋势下,司法依司法权行使的主体不同就有了法院司法与行政司法之分。法院司法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直接赋予的审判权而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的活动;行政司法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机关赋予的行政权而依法解决争议和纠纷的活动。由此可见,虽然法院司法权与行政司法权的法律渊源不同,前者是审判权的直接体现,而后者则是行政权的扩大和延伸,但是它们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解决争议和纠纷。  相似文献   

9.
10年前,由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制订的<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10年来,行政复议制度日益深入人心,现已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行政监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以经济制度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解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WTO对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贸易的联系日趋紧密,与环境有关的国际贸易争端将越来越多.WTO为解决这类争端做出了有益尝试和不懈努力,并初见成效.该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包括法律渊源、参与争端解决的机构、解决纠纷的程序三个方面,其中解决纠纷的程序包括磋商、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工作、专家小组报告、上诉、复审、仲裁,已有明显的司法化特点.这一机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应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但它使国际贸易法史上有了一个能有效进行国际环境、贸易争端处理的超国家机构,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入世后,更要研究这一机制,利用其规则维护国家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纠纷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灵活高效地处理这些纠纷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之一。我国《仲裁法》颁布施行也有二十余年,仲裁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其具有自愿、高效、灵活、实用方便、公平公正、成本低廉等优点,正逐渐成为诉讼外解决民商事争议最重要和最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环境模型中敏感性分析方法评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陈卫平  涂宏志  彭驰  侯鹰 《环境科学》2017,38(11):4889-4896
模型本身及其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备受争议,科学地认识模型的不确定性并对其进行定量的评价一直是环境模型研究的前沿,也是环境模型构建和应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模型输入参数的变化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了解并简化模型结构、提高参数率定效率、增进模型精度并增加模型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总结了敏感性分析在环境模型中的作用,并对常见的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最后,阐述了敏感性分析在环境模型模拟决策中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双成  郑度  杨勤业 《环境科学》2001,22(6):103-107
近年来,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中的概念界定、系统价值认定及评价模式选择等之类的问题成为相关研究中有争议的议题.鉴于此,对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在肯定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对于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要予以充分估价;②针对目前评价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了整合类型与区域评估的新模式;③在分析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资本价值在空间上流动之后,认为应对价值的积累和流动过程给予充分关注;最后,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信息公开逐渐成为人们了解环境现状,控制解决环境质量问题的有效政策手段.基于此,本文将阐述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台湾“环境基本法”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伴随着争议艰辛出台.该法在结构和内容上均具有明显的特色,它整合了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法两大领域,强调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有所突破,并强化了统一协调的监管体制.但该法内容过于原则,法律责任机制极度缺乏,指导思想存在一定偏差.该法对我们修改环境保护法或制定环境基本法的最大启示是,在体现基本法特色的统合性与作为法律的可操作性之间寻求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7.
兰花 《世界环境》2011,(2):61-63
乌拉圭和阿根廷围绕界河沿岸建立大型纸浆厂引发的争议,因涉及到世界银行、南方共同市场等国际机构,以及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而备受关注。争议围绕乌拉圭单方面修建和运行纸浆厂是否违反了边界水利用条约而展开。国际法院分析了界水利用与环境保护、跨界环境污  相似文献   

18.
沼气发电工程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清洁能源的有效方法,其运行不仅解决了沼气工程中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而且高效率地产生大量电能和热能,为沼气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上海东海啤酒有限公司采用国内刚刚兴起的沼气发电技术,变害为宝,取得了社会、经济、环境的效益三丰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责任保险通过解决环境纠纷、分散风险、为环境侵权人提供风险监控等为环境保护提供服务.在我国开展环境责任保险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环境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我国和美国环境法律体系,在环境修复立法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足以解决我国在环境修复过程中的环境责任、环境修复资金分担及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等实际问题.提出借鉴国内外环境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论述构建我国环境修复法律法规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