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制定大爆破安全规程的必要性 建国后,大爆破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在采矿、水电、交通、铁道等行业被广泛应用。1956年,在西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次药量为万吨级的露天剥离大爆破。1971年,在西南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总装药量为10162.22t的露天大爆破,爆破方量为114×10~7m~3。近40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60余次定向爆破筑坝。1960年,广东南水水电站定向爆破筑坝,总装药量1394t,上坝方量105  相似文献   

2.
1975年1月,广东某露天矿在铜室大爆破中发生了一次迟爆事故。这次爆破采用92.4.4铵油炸药,阜新十二厂产的过期电雷管(据称拒爆率70%)。两个药室(药量分别为1.8吨和0.6吨)和80个地脚孔同时起爆。药室用4个电雷管并联起爆,并在炸药周围加5个火雷管助爆。起爆后,1.8吨药室拒爆,但经过约20分钟,人员前往检查时,又突然爆炸。事故发生后,为查明迟爆原因,曾用同批电雷管和炸药进行试验,证明这些雷管不能起爆炸药,但能使炸药爆燃,产生棕色烟雾。  相似文献   

3.
1976年,东北某矿在井下大爆破装药过程中,发生了一次炸药燃烧引起严重的炮烟中毒事故。这次大爆破是在深孔阶段强制崩落法采场进行的,使用Ⅰ号铵油炸药药卷,总药量17.7吨。该采场分上、下两层凿岩峒室,当下层峒室药卷叠放至20层(约高1.5米)时,因悬挂的电石灯突然落到药堆后面,将底部药卷点燃。经扒倒药堆,用棉工作服扑打及用炮泥覆盖,均无济于事。约5~7分钟,该峒室的3.5吨炸药便全部烧  相似文献   

4.
铁矿开采工艺的改进与合理地采用井下大爆破方法有直接关系。这种大爆破总装药量达500t以上,同时崩落的矿石体积超过40~50万m~3。爆破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距装药点5~10m的余压为6200kPa以上,传播速度为3000m/s以上。当分支巷道网的矿井产量很大时,存在连通地表的有效崩落带,因此,紧挨回采区有时需要安设固定式通风装置,这给采区大爆破时通风装量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在保护固定式通风装置免受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影响方面,“西伯利亚”和“联盟”矿联合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刘春贵是邯邢矿山局玉石洼铁矿一采区的采矿班长,41岁。今年6月25日凌晨,他带领两名工人在井下240米水平从事采矿作业。1时30分,当放完第二排炮,出了几车矿石后,他们发现2号斗川上部一块重约10几吨的大矿块将矿石全部挡住了,矿石下不来,耙矿作业无法进行。为了保证当班作业正常进行,青年工人周延平准备对“大块”实施二次爆破。他谨慎地将3公斤炸药与雷管绑扎在一起,然后用一根4米多长的竹竿,小心翼翼地将药包顶到“大块”上。正当他探头选择爆破位置时。几块浮碴从他头部上空4石米高处掉了下来,“膨”的一声,一块碗口大的矿石砸在周、延平…  相似文献   

6.
1991年3月4日,我矿一坑在一次总装药量为5t的落矿大爆破中发生拒爆事故。这次大爆破系采用非电微差导爆管加导爆索网路,母线由两个采场各引出2根导爆索顺向并拢组成。起爆方法,使用2发8~#工业火雷管各连接一根8m长导火索,并将起爆雷管用绝缘胶布缠包数层于距母线末端0.5m处  相似文献   

7.
爆破荷载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的损伤控制是边坡工程界的难题,为了探讨顺层边坡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特性,开展4次现场爆破试验,采用超声波技术获取边坡爆破前后不同位置的声速变化,以声速降低率10%作为损伤临界线,完成单、多次爆破作用下坡体损伤特征分析,建立单、多次药量与损伤范围关系式,并利用3DEC软件数值分析边坡损伤破坏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损伤范围随起爆药量的增大而增加,多次爆破作用下,坡体可能出现损伤度的累积,但损伤增量并非线性变化;因数值模拟仅考虑岩层节理,忽略了裂隙的影响,数值分析的损伤范围略小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8.
118.如何确定爆破地震安全距离?答:确定爆破地震安全距离,首先要知道被保护对象的允许振动速度,然后根据下式计算安全距离。R=(?) (49)式中 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毫秒爆破或秒差爆破为最大一段的药量,kg;V—被保护对象的允许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9.
李红杰 《安全》1999,20(1):11-13
0 引言 硐室爆破(又称大爆破)是将大量炸药装入硐室或巷道中进行爆破的方法.它具有一次爆破力量大、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在矿山、铁路、交通、水电、建工等部门土石方集中的开控工程中应用广泛.我国是进行硐室爆破最多的国家之一,万吨级炸药的爆破已有2次,千吨级的10余次,百吨级的达100余次[1].百吨炸药量以下的爆破次数就更多了.由于硐室爆破一次装填起爆的炸药量很大,所以施工中的危险胜也很大,特别是装填作业这一环节,要完成大批量炸药的搬运与装填,实现起爆装置与炸药的结合,一旦出现差错,将会形成意外爆炸及爆破失控等事故,对爆破作业人员及爆区周围居民、建筑等将会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对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比较,为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提供依据.首先对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和灰色关联矩阵的计算进行分析,然后以岩体完整性系数为标准,将爆破地震波传播途径的地质条件进行量化并分为5类,以距离、总药量、单段最大药量、段数、微差延时、爆破方向、高程差、地质条件为相关因素变量,以峰值振速、主振频率、持续时间为系统特征变量,并从爆破试验结果中选取9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进行灰色关联矩阵计算.结果表明, 影响爆破地震效应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距离、单段最大药量、总药量、微差延时、爆破方向、高程差、段数、地质条件,距离和单段最大药量起决定性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降低单段最大药量、选择合适微差延时、调整爆破方向和改变地质条件4项降低峰值振速的措施.在爆破验证试验中采取了降低单段最大药量,调整爆破方向和改变地质条件3项措施.测试结果表明, 采取措施后监测点A点和B点的峰值振速分别降低了12.16%和15.15%,主振频率和持续时间略微减小,降振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答:地面爆破器材库,单一库房最大容许贮存量为200吨;井下爆破器材库(洞室式)单个洞室炸药贮存量不得超过2吨;矿山临时性地面爆破器材库,炸药最大贮存量为10吨。  相似文献   

12.
地下开采矿山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按现行规定是分别按工作面作业人数、瓦斯涌出量、一次爆破炸药量(稀释炮烟)和风速这四个方面进行计算,取其最大值。但释稀炮烟的风量,计算公式多样,而且不同的公式计算结果也相差甚远,较为常用的公式计算出的数值大多偏大。延期电雷管的出现和巷道全断面一次爆破施工工艺的应用,因一次爆破药量较大而使得问题更为突出,岩巷最甚。特别是按1986年版《〈煤  相似文献   

13.
煤矿超深孔大药量爆破震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煤矿井下超深孔大药量爆破震动对巷道及支护结构造成危害,通过现场爆破震动监测分析,获得了煤矿井下综采遇硬岩超深孔大药量松动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采用HHT方法对震动信号进行分解,研究信号的频谱特性和能量分布.结果表明,超深孔松动爆破震动的持续时间为150 ms左右,震动速度三方向分量中测点与爆源连线的径向分量最大,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以内的低频区,随频率分布可分成若干个“子频带”,峰值出现在频率17.75 Hz,存在爆破震动对支护结构和工作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根据衰减规律,反算出该场地超深孔爆破的单段最大药量;分析了爆破时出现巷帮岩石崩落和飞石的原因,提出施工时应控制单段最大药量和加强爆破炮孔周围防护,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隧道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隧道爆破方案,降低爆破振动危害,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振动速度、主振频率和振动持续时间作为系统特征变量,确定总药量、最大段药量、掏槽孔最大段药量、雷管段数、爆心距、最小延期间隔时间、临空面数等作为相关因素变量;再结合厦门某隧道爆破实测数据,进行灰色关联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和优势分析,得到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其中准优因素为爆心距,可控准优因素为雷管段数和掏槽眼最大段药量;最后对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测点爆破振速由1.2 cm/s减小到0.74 cm/s,降振率达38.3%。结果表明,采用GRA确定爆破振动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爆破振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建隧道爆破开挖有可能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的损伤。以湖南益阳亮轩公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LS-DYNA模拟了邻近隧道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了最大段装药量对隧道迎爆面震动速度的影响,模拟了最大段装药量为6 kg、24 kg、96 kg时迎爆侧的震动速度。结果表明,震动速度随最大段药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速趋于平缓。当最大段装药量为270 kg时,爆破效率最高。最后提出了一些控制爆破震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3月10日,冶金部发出《关于矿山爆破必须采用一次点火的通知》。 通知中说:1979年冶金矿山井下因放炮发生死亡事故30次,死亡41人,伤26人。其中因单点火爆破造成的有19次。今年以来,单点火爆破造成的事故还在发生。1月19日攀矿第三井巷公司在宁南隧道口爆破,因未采用一次点火发生事故,死1人,伤1人。2月3日水口山柏坊铜矿在平巷掘进中21个炮眼未采用一次点火,用单点火,只点了15炮就响了,炸死1人,重伤1人。 通知中重申,在矿山爆破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安全暂行规定》。所有冶金矿山从接文日起一律采用一次点火爆破法,禁止…  相似文献   

17.
为判断爆破振动与损伤作用下层状岩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层状围岩失稳特征建立隧道力学模型,考虑爆破损伤和振动效应,构建层状围岩隧道系统总势能方程和突变失稳判据,分析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并以沪昆高铁湖南段姚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层状围岩隧道发生突变失稳的充要条件是满足分岔集方程,即当突变特征值Δ≤0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失稳;爆破累积效应造成围岩刚度不断降低,爆破药量增加提高爆破振动效应,这些均导致层状围岩失稳概率增加;实际隧道失稳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情况、监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失稳判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爆破安全距离与投资的关系我国的石灰石矿均为山坡露天矿。在新建石灰石矿的基建概算中,征地费约占10%,征地范围大都按爆破境界线来确定。爆破境界线的安全距离,依爆破方法而不同,有的取200m,有的取300m,还有取400m的,因而征地费也不尽相同。我矿开采境界占地1199亩,如果爆破安全距离按200m计算,爆破境界内占地面积约2500亩,是矿山开采境界的2.1倍;按400m计算,则占地约4000亩,是采矿境界的3.3倍。后者比前者投资要增加720万元。而且,取400m作为安全距离确定爆破境界,将要导致怀北  相似文献   

19.
大爆破后的炮烟检测,是认定工作面是否安全,生产作业可否恢复的依据。过去按炮响3h后进行检测,且检测面要求较宽,涉及几个中段,占用时间较长。某次大爆破,检测点数10个,耗时近2h,又一次大爆破,检测点数14个,耗时近3h,加上炮响到检测前的3h,以及炮烟检测结束后的汇报,发复产通知等,几乎占去一个作业班次的时间。笔者曾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了一些探讨,现籍本文就教于同仁,望予指正。1 排烟效果与通风 据资料介绍,炮烟的排除效率,主要取决于巷道风流速度,而与炮烟的初始浓度关系不大。某矿有2次大爆破,1次用药量7.37t,起爆4h10min后检测扒巷漏斗,CO浓度尚高于400ppm;另一次用药量7.38t,起爆2个多小时后,检测扒巷漏斗,已没有CO检出。2次大爆破的用药量相近,按说炮烟初始浓度应该相当,而炮烟排除效率竟如此不同,就在于两处的通风状况不一样。后者通风效果很好,大爆破前多次检测,粉尘浓度都在1.0mg/m~3以下。后者则没有这样的通风条件。  相似文献   

20.
1992年6月9日,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雷击引起的早爆事故。这次爆破施工的爆破量为15万m~3,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电雷管微差起爆,总药量为124t。6月7日开始预装药,6月8日装药完毕,6月9日上午开始联母线,当时为阴天,中午开始下小雨,此时母线已联完,到下午2时许,忽然天空出现一个闪电炸雷,随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