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含氰废水及其处理方法。介绍了处理含氰废水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测定三种前处理方法消解后水样中汞的浓度,分析了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三种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结合多篇参考文献,从原理和工艺的角度,综述了餐厨垃圾现有的一些处理方法,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指出厌氧消化法处理的优势;重点论述了厌氧消化处理的方法和具体应用,并且展望其厌氧消化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油废永是一种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国内大多数油田对采油废水采用物化和生化技术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采油废水物化处理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包括电化学法处理、吸附法处理、臭氧法处理、絮凝法处理、催化法处理、超声法处理、微波法处理,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采油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研究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染料废水的进展概况。简述了活性炭吸附染料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报道最新的耦合活性炭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指出了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的局限性,简单介绍了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并展望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超声,电,磁,光催化是处理水中污染物的一类新型技术,而且它们与常规生物处理方法的联合使用可实现两种方法的互补和增强.系统介绍了超声-生物处理,电-生物处理,磁-生物处理,光催化-生物处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多氯联苯的处理、处置方法研究新进展,对其处理、处置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所需考虑的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门别类地阐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含油污泥的一些处理处置技术.按回收原油方法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包括了热处理技术、溶剂萃取技术、冻融技术;按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分,包括了含油污泥的建材利用、燃料制作、焦化处理以及作为其它工业原料利用;按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生物法、焚烧、稳定化/固化、填埋等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技术原理与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化学混凝气浮法处理浸润剂污水方法的确定、处理过程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了汉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汉江流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从上游至下游污染状况逐渐上升,主要污染物为COD、TP、NH3-N,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对汉江流域污染源进行了调查:汉江流域面源污染大于点源,排放负荷较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12.
美人蕉根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培养物中添加美人蕉(Canna indica)种植水的方式,研究了美人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 结果表明:①以蒸馏水培养3 d收集获得的美人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20 d后,美人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最高可达64.4%,对照组铜绿微囊藻中ρ(Chla)是种植水的1.98倍. ②美人蕉种植水(根系分泌物)中有乳酸、己二酸、棕榈酸、乙二醇和硬脂酸等10种脂肪酸,其根系提取物中有乳酸、3-儿茶酚乳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等19种物质. ③美人蕉种植水和根系提取物中乳酸含量均最高,美人蕉根系提取物中化合物种类多于种植水,美人蕉种植水中绝大部分化合物在其根系提取物中均可找到. 推断美人蕉自身代谢产生的化感物质释放于水体中,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铜(Ⅱ)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CC(流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和pH值对Cu2+在FCC废催化剂上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并对连续吸附及吸附剂可再生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振荡时间、温度及pH值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Cu2+在FCC废催化剂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易进行,吸附机理是靠静电引力发生交换吸附及化学键力形成羟基络合物而吸附。结果还表明,Cu2+的连续吸附操作可行,吸附剂易于再生。  相似文献   

14.
选矿尾矿综合利用和零排放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有限公司铅锌矿选矿尾矿的处理与利用进行了研究 ,找到了一条解决选矿尾矿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尾矿进行分级处理 ,粗粒尾矿代替水砂用于井下充填打坝 ,细粒尾矿用于井下胶结充填 ,部分全尾矿浓缩脱水后用作水泥辅料 ,从而实现了尾矿固体废物的零排放。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产生了明显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洪季珠江三角洲水系烷基酚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对夏季珠江三角洲河流及珠江口表层水中溶解态的壬基酚(NPs)和辛基酚(O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样品中除珠江正干平洲水道口、沙湾水道口及西江虎跳门处NPs值较高分别达98.84、129.82和164.98 ng/L外,其他地点均为<20~40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NPs含量较低为<10~14ng/L.OP值以澳门内港处最高为8.54ng/L,另外在白鹅潭、沙湾水道口和虎跳门处分别为2.89、2.44、2.12ng/L,其余采样点均低于检测限2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样OP值低于检测限1ng/L.  相似文献   

16.
基于ANSYS仿真的引信振动强化试验夹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引信振动强化试验中,对夹具的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夹具设计理论对夹具所用材料、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所设计的引信夹具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夹具的固有频率,使之能够满足引信强化振动试验的要求。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从而为引信夹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呷村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的含金、稀土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日本黑矿相似.矿床形成于中低温、较低压的环境.成矿溶液为中等盐度、低密度水热体系.铅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硫和锶来自深部岩浆和海水,成矿水介质以大气降水为主,为典型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氨气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现场静态箱试验测试了杭州市某填埋场作业面氨气的释放速率.把静态箱方法得到的氨气释放通量作为Calpuff模型及高斯模型释放源强,对填埋场中氨气的扩散进行了模拟,并将两种方法得出的氨气扩散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由于气温等原因,氨气释放通量8月最强,1月最弱,两者相差达4倍.Calpuff模拟结果表明源强越大,最终扩散距离越远,且氨气浓度在距作业面300~600 m处达到最大.高斯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稳定度较稳定条件下(E级)更有利于氨气的扩散;风速越大,氨气在扩散过程中越易被稀释,最终扩散影响距离越短.大气稳定度为E级条件下,Calpuff模型得出影响距离是高斯模型结果的1.16~1.69倍,高斯模型相对于Calpuff模型低估了该地区氨气扩散的能力.该现场试验和模型模拟的结果对填埋场臭气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光化烟雾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欧美国家和我国对光化烟雾监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对光化烟雾进行研究的方法和要点,并根据目前自动监测发展水平探讨了光化学烟雾监测参数及作用,提出了加强光化烟雾研究和监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