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辉 《安全》2005,26(1):12-14
1 安全能力建设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基础构成.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本身都与社区紧密相连.社区问题不解决,城市化是一句空话.社区建设的兴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人类安全能力建设离不开社区安全建设的发展,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英楠 《安全》2018,39(11):14-15
目前,我国社区公共安全保障基础薄弱、居民安全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当前这些问题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重要的是社区公共安全反映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社区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它伴随着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发生频度和规模的扩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预防和控制风险、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是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区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引入“安全社区”这一理念至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伴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化与完善已走过10年.据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介绍,截至目前,在协会备案已启动和建设的全国安全社区累计达到1394个,涉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宁夏、陕西、湖南、甘肃、河南、福建等19个省区,占省级行政区的59.4%,覆盖人口1.2亿人左右.企业主导型社区涉及煤炭、石油、石化3个行业.目前我国累计建成266个全国安全社区,有46个安全社区被吸纳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相似文献   

4.
张宇栋  刘奕 《安全》2021,42(6):20-25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求社区应具备更高的风险治理精准化水平.本文通过风险治理环境和突发事件2个维度,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背景,分析社区风险精准治理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揭示技术与制度协同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技术集成以及社区风险精准治理一体化2点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从社区数字模型、数据资源和功能应用3个方面,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实现社区风险治理精准化的技术体系范式.推进社区风险治理精准化,为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7日下午,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记者直奔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希望研究安全社区的专家欧阳梅女士,能够帮助记者解开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间存在的差距等问题的疑惑。我国安全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但要缩短这种差距,就必须要找到差距在哪儿,才能提升我国安全社区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丁辉 《安全》2004,25(6):1-3,12
1社区安全 关于社区的定义有许多,从各个角度、多个层面描述和探讨了社区的形态、特点和本质.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法林顿在1915年出版的<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提出了"社区发展"概念.这一概念把社区视为现代社会的区域性共同体.把"社区"概念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我国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基于比较原理,对比分析中美社区消防安全工作。首先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分析影响社区消防安全的因素,并基于比较安全学研究方法论,提出中美社区消防安全比较研究的维度;其次比较分析2国在消防安全监管、消防标准、消防力量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4个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社区消防工作在消防安全监管、标准的制定、消防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美国消防安全相关经验可供我国社区消防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8.
《安全》2009,30(5):44-45
2008年12月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正式成为国际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在北京举行的命名仪式上,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主席温斯朗先生向协会颁发了证书、证牌和旗帜。自此我国大陆地区国际安全社区建设的推动、合格社区推荐与认证机构的联络、认证过程的策划和组织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责任者。此举将有力推动我国大陆地区安全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9.
公共安全背景下的安全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获得国际安全社区称号以来,我国安全社区创建发展迅猛,其中,国际安全社区就达33个、全国安全社区136个。虽然这些社区都达到了相应的标准,但必须承认,一些安全社区的创建起点较低,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还不是很到位,与人们所需要的"安全"还有一定差距。在公共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国际环境下,如何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安全社区?本文作者从城市公共安全的角度,研究安全社区建设问题,就安全社区的国内外标准、如何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社区,以及在创建安全社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吴博  李伟 《安全》2019,40(4):62-65
为了探求我国中小城市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方法,提升中小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先是探究了我国安全社区创建现状,总结了目前我国安全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小城市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小型城市推进安全社区创建的必要性,最后依照大型一线城市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经验为中小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对中小城市创建安全社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刘洋 《安全》2010,31(6):45-47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需求与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社区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规范,社区建设和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要求。消防工作如何融入社区日常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要求基层作为风险应对主体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运行机制及建设绩效与经验,从“四个转变”阐述了安全社区建设对完善基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促进作用。安全社区蕴含的风险治理理念和机制模式,对我国基层安全风险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社会治安日趋动态变化,犯罪活动日趋智能化的特点,加快高新技术在治安防范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创安,不仅仅是公安部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在科技创安中,应本着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事安全防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应用的创新.根据当前的治安形势与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状况,近阶段亟待研究以下几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张海  田硕  李宁 《安全》2019,40(5):58-61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乡间社区的数量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社区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开始逐渐显露。为了做好社区火灾的预防工作,本文有效的分析社区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把社区视为一个人、机和环境构成的完整系统,建立了社区火灾的瑟利模型,运用瑟利模型分析社区火灾发生、发展、防控过程中人的感知与响应因素,分析了社区火灾产生的部分原因,提出了针对火灾危险发生和释放阶段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发展至今,已受到各部门广泛的重视.城市,作为各地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本地人口持续增长,异地人员大量涌入,形成庞大的流动人口,带来大量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高发,持续增长的城市犯案率等.这是对我们公安部门、交巡警部门的严峻挑战.为提供更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加强警力,加大管理力度之余,一套完善的监控系统能大量缓解城市治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曝气生物滤池(BAF)在小区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小区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分析了实际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并对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城市网格化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安全》2009,30(10):8-11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安全是保障城市平稳、安全、有序运行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安全社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平台3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技术平台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笔者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中预防、预警预报、应急反应和善后处置等环节的技术需求;在平台要素和结构两方面讨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基本形态;系统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功能、要素和结构;初步给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基本架构,对该平台在应急救援、城市防灾、重大危险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社区安全对实现公共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社区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源自于安全管理,对社区安全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安全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还可以为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笔者简要论述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并评价我国实现安全活动的两大创新理论,解释当代人的安全第一公理概念,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与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并根据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中的灾害分散与转移的概念化方式,提出构建安全社区防灾减灾的运行机制及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